在生活中,或许你也遇到过以下的情景:
过年回家时,亲戚齐聚一堂,闲聊时有人问起你:“现在在哪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去外地旅游时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十分健谈:“来我们这旅游啊,你是做什么的啊?做你们这行一个月能拿多少啊?”
刚认识的朋友听说你目前所处的行业前景不错,十分羡慕:“你工作三年了,存款肯定不少吧,是不是该考虑买房买车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回答呢?有人或许会实话实说,将自己行业的前景利弊、个人薪资、未来计划全部和盘托出。也有人守口如瓶,不愿意向他人透漏一丝一毫。其实,聪明的人会这样回答,也不伤害他人,也不尴尬!刚好够生活当别人问到你的薪资水平,最好的回答是:“刚好够生活。”口语化一点,就是:“我花钱大手大脚的,也就刚好够我自己用。”如果他人进一步追问,那就挑个你们当地的薪资平均水平,再往下压一点。让别人知道你有稳定的收入,不至于太看不起你,也不能让他人太过于看得起你,因为这样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遇到陌生人比如外省的出租车司机、公寓管家、民宿老板这样的角色,问起你的工资水平或者工作状态,请一定要把自己说的越惨越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指出:当个体在失去对自己的客观认知时,就会倾向于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人们倾向于和他人比较自己的地位、成就、财富等等,而以上列举出的社会角色都是和你的行程息息相关的人群。
如果他们心胸豁达,听到你的工资水平可能会夸一句;如果他们心胸狭隘,因此而心生嫉妒、甚至产生罪恶的想法,对你的人身造成伤害,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最近,我就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博主分享自己的经历:她和一个女性朋友半夜聚完餐打车回家,出租车司机看两个女孩打扮精致,这么晚了还打车,就不怀好意地问她们是不是在做夜场工作,还说这附近很多做类似工作的小姑娘。
司机言语间十分不尊重,说到最后还问她们多少钱一晚。朋友十分气愤,当即就要和司机吵起来。博主连忙拉住她,和司机说:自己的丈夫出轨了,不仅转移了家里的财产,还和小三有了个三岁大的孩子,她们今晚就是去抓小三的。紧接着博主就在车上一通哭诉,抱怨丈夫对自己有多不好,司机有些尴尬,紧接着就开始劝她,之后直到下车,司机也没再说过那些侮辱人的话语。这就是“幸福者退让原则”,出门在外一定要牢记。在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如果你自己是家庭美满,生活幸福的人,就不要斤斤计较那些侮辱的话和微小的冲突。因为你也不知道,对面到底是和你一样的正常人,还是没有家人朋友,生活没有任何美好的亡命徒。有些人在发生冲突时本着“人争一口气”的想法,咄咄逼人,奋力反击,这时如果你真的遇到亡命徒,对面有可能就会不顾一切,要和你拼个生死,那就不是得不偿失了,简直是伤敌一百,自损一万。请记得,“我命贵,我先退。”当遇到有人打听你的生活状态,恶意揣测你的私生活,不用问,一定是生活不幸福的人。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炫耀,如有必要,一定要把自己说的越惨越好,避免矛盾激化,也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我喜欢享受除了遇到陌生人询问,我们面对的最多的情况就是不太熟的亲戚和朋友了。这种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编的太过,不然很容易就会穿帮。可以给自己“立人设”。当亲戚朋友问起,实在避免不了,就说自己“喜欢享受”。“我经常去看电影逛街做美甲,根本存不下来钱,我爸妈一直让我有规划,但我还是月光。”“买房买车?不存在的,要是没有父母帮衬,我过得肯定还不如现在,哪有多余的钱买房买车?”“别看我进了大厂,但是规矩也多,加班也多。我平时有时间都在家里打游戏,前段时间刚配了个两万多的电脑,打打游戏放松心情嘛。”这样虚荣、乐于享受、窝囊、对未来没有规划的人设,就是亲戚朋友们最喜欢听到的。除了你的父母,没人会真心为你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当你取得了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那么他人第一反应一定是嫉妒。凭什么Ta可以?凭什么我不行?不要觉得这是阴谋论,网上有着不少人分享这样的案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公务员公示期到处炫耀,结果被人举报,好事变坏事的案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人们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群建立联系,如果你和周围的人差距过大,可能会使周围人群感到你和他们不同,从而影响到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存款,不买房车当被问到有没有存下钱时,年轻人一定要说:“刚入社会,哪来的存款,不问我爸妈要点就不错了。”中年人可以说:“孩子上学压力太大了,这不前段时间刚报的一对一,填进去一万多;家里老太太最近腰不好,还要看中医,有存款也禁不住花呀。”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对不熟的人傻乎乎地交底。置办动产或不动产时,旁人没有发现就不要声张,等到落实后再庆祝,旁人就算再眼红也钻不了空子了。有些人认为:“都是亲戚朋友,大家总不能害我吧。”别人问起一个月多少工资,能存下多少,老老实实就说出去了。转头人家上门来借钱,和你哭穷卖惨,让你看在这么多年亲戚朋友的份上,先把自己的事放一放,帮衬一下,你怎么办?若是拒绝,人家说你无情无义,明明有能力也不愿意帮忙;若是答应,这钱散出去就不一定能收回来,到时候还钱,还得你上人家的门去求爷爷告奶奶。孔子崇尚周礼,有一次和弟子们游历到洛阳,到了周王祭祀先祖的太庙前,被一尊人像吸引视线。只见这尊人像的嘴巴上贴着三张封条,人像背后还刻有“古之慎言人也”几个字。孔子于是教导弟子们:你们要记住这句话,做人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严格要求自己,不会因为话多招致灾祸。这就是成语“三缄其口”的出处,对于现代人的我们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一定要精通语言的艺术,尤其是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要保存好自己的秘密,切记不要轻易和他人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