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
一个28岁的上海姑娘被公司开除,原因令人啼笑皆非,竟然是一个“死亡微笑”的表情引起的矛盾?就是一个微笑的表情,很多70后、60后都不明白,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微笑而已,用这个表情包应该是表达友好,怎么会因为它产生矛盾呢?在微信刚刚普及时,它确实只表达了友善的微笑,但如今,这个表情包早就变味了。
其下垂的白眼就好像在蔑视和嘲讽,嘴角的弧度也很平淡,就像一个人在阴阳怪气地假笑。在网上冲浪已久的90、00、10后,早就把这个表情包当做生气时的大杀招,一经使用威力无穷。这个上海姑娘就是因为看见了同事在群里发给她的“死亡微笑”而大怒,随后在有客户的公司大群里对同事言语粗鲁,极尽辱骂,最后闹大了,被公司辞退处理。姑娘不服气,提出了仲裁和诉讼,这下连60后的法官也摸不着头脑了。最后,因为这个表情确实只有明面上“友善”的意思,姑娘的诉讼毫无悬念地败诉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网络用语和表情包的含义早就变了,快来看看这些微信“潜规则”,你中招了吗?一、不要问“在吗”从“QQ时期”流传下来的网络习惯,至今仍然在被一些社交模式没有更新换代的人使用着。一旦想要给别人发消息,就要问一句:“在吗?”这是因为,以前的QQ都需要挂在电脑上刷等级,挂机时间越长等级越高;这就导致发消息的人不知道对面在不在电脑前,或者是不是本人在挂机。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发消息,很有可能让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窥探,发一句“在吗”试探,就是很有必要的了。而当今时代,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不依赖手机的人几乎没有,每隔几分钟都要看一下手机有没有新消息,那更是年轻人的常态。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种没有实际内容,纯粹浪费时间的开场方式。当有人问你“在吗”,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如果你看不到消息,就根本不会回复对方;那看到了消息,就只有“在”可以回答了。其次的原因就是,“在吗”背后代表的意义。因为能问出这种话的人,一般都是要有求于你,因此心怀愧疚和忐忑,才发这样的消息来试探。我们根本不知道“在吗”后面代表的是什么事,因此会有一种失去掌控感的焦虑。这里要介绍一个概念叫做心理舒适区,即人们所熟悉和习惯的一种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就比如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日积月累做着打包的工作,已经熟练地可以闭着眼睛工作了,结果突然有一天被换到了拆包线上,那这个工人心里肯定是恐慌的。当我们失去对环境的掌控感,就会暂时远离心理舒适区,产生焦虑和不确定感。所以,有事说事,别问“在吗”。二、不要随便打语音有人说:“微信语音和电话不是一个性质吗?微信语音还省了话费,为什么连微信语音都不能轻易打了?”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一定需要对话来沟通清楚,那么无论是微信语音还是电话都没有问题,但这里要说的是那种,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打语音,甚至不接时还连打几个语音的行为。微信语音和电话最大的区别就是,微信语音是以网络为基础,网络信号不好时很容易出现断联、通话卡顿等问题。微信语音的收音和电话也不同,电话更加稳定,对于环境音的影响更小:收环境音少、传播声音也小,不至于暴露隐私。微信语音就不一样了,打一个语音恨不得方圆八百里所有人都能听见你的电话内容,声音关小一些吧,连自己都听不到了;想避开别人走到外面去打吧,网又没了。这种低下的信息接收效率、以及不确定性,让很多当代年轻人逐渐舍弃了通过微信语音日常交流,而是更多地选择了高效明晰的文字交流。所以,当你想要打去一个微信语音,请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再行拨打。三、不要发语音方阵这种情况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他们不会打字,有的虽然会,但是觉得发语音更加方便。但是他们又不能清楚明白地讲完一件事,而是要啰啰嗦嗦,讲个十几条,年轻人打开手机一看,一块块60秒的语音方阵,只会感觉天都塌了,一条也不想点开。语音消息需要逐条听取,其间夹杂着很多口水话和语气词,远不如文字那样,快速扫视就可以捕捉关键信息,发语音在年轻人看来会大大降低沟通效率。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超限效应”,是指当接收的刺激过多、过强或者时间过久时,个体会感到极其不耐烦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反抗行为。例如,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批评一次,孩子会愧疚不安;但是如果家长反复提起,反复批评,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当你向对方发出“语音条轰炸”,显得好像有大事发生时,对方耐心点开一条一条听完,发现只是一件文字里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小事,下次你再这样轰炸,就没人肯认真听完了。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老年人没有打字的能力,所以很多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并不会表现在明面上,他们仍然不愿意去听语音方阵,而是会合理利用“语音转文字”功能。时代日新月异,各种各样我们所熟知的事物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社交平台这个大世界里,我们每个人既可以是规则的遵守者,也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一切规则,都要有一个相同的前提: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让自己尽可能舒适。我们也期待着,随着社交媒体不断发展,未来的各个群体都能够自由而公平地表达自己,创造出一个更和谐的网上交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