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下连分到深圳,想退伍装病不出工,指导员找来改变了我的人生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4-12-28 03:50:26

口述:何利华,整理:拾点

81年新训结束后,我和新兵班十余位战友分到了广州军区,来到了深圳,正好赶上深圳电子大厦的建设,生活条件艰苦、前途未卜,加之施工难度大,出现了畏难情绪,那会又年轻,承受能力差,焦虑的心情和压力让我萌生了退伍的想法。

为此,之后几天就装病不出工,事后指导员(姓邓,70年的兵)出于对我身体的关心,几番找我了解情况,和我谈心,正是在邓指导员的帮助和开导下,让我转变了态度,也因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是80年冬参的军,说起参军,还有一段故事。

我出生浙江临海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再苦再难也要供我们上学,我小时候成绩还不错,不过读到小学初中阶段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两年初中都是半工半读的状态完成的,不过我成绩还算拔尖,初中毕业后还很幸运进入了农机技校就读。

后来高考恢复了,我报名参加了78年的高考,说起来,我在全县还算不错的,当时全县80多人参加了统考,语文、数学我考得最好,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读书时,没上过几节物理、化学课,英语更是也没人教,最后没能考上大学。

当时,家里鼓励我去复读,可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加之我自己心里对高考有些阴影,害怕复读后再次落榜。

可又不好意思和家里人说明,父母又一直劝说我去复读,这让我很是心烦,最终在1980年冬得知部队来征兵,我毅然报名了参军,想换个环境,也想到部队去历练历练。

毕竟当兵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最终父母也同意了我决定。很幸运,我之后顺利通过了体检,记得出发那天,虽然天气很冷,但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天还没亮,我便早早起来,吃过早餐后就告别家人和乡亲,和其他几个战友赶往县人武部集合,简单的欢送仪式后,我们便登上了大客车,来到了海门巷和来自台州各县的数百名新兵会合,随后,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客轮。

也不知道具体要去哪,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最后来到了上海,到达时已是中午,我们到上海兵站吃过午饭后,又换乘了客轮,之后漫游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数天,最终轮船在大停靠在了大连港。

原以为到了驻地,结果下了船,又登上了闷罐火车,直至傍晚时分,列车才停靠站,一看汤岗子车站,不知道是哪,一问才知来到了鞍山,之后又徒步走了好几公里,来到了新训驻地。

接连几天的奔波,在路上没有舒舒服服地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个好觉,最初当兵的那种激动劲磨掉了不少,第一次感受到当兵的不容易。

不过当晚的一顿大白菜炖猪肉吃的是真香,那种感觉难以言表,至今难忘。

晚上我和几个老乡战友还意犹未尽,要是天天能吃上这么一顿就好了,结果,第二天一早,应当是打回了原形,端上来的是“红彤彤”的大米饭,我们南方兵哪里见过,惊呼道:怎么米饭是红色的?

班长是北方人,见我们咋咋呼呼的,便说道:一个个都少见多怪啥,这是二米饭(高粱掺杂大米),养人,吃了长得高大强壮!

装上一碗,好家伙,真吃不惯,有点难以下咽,但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浇点米汤,皱着眉头强迫自己吃。

不过还真如班长所说,这二米饭真的养人,刚入伍时我的体重刚达标,50公斤,三个月后结果增加了10公斤。

而说起新兵连的生活,也是记忆深刻。

在北方最难熬的就是天气,当时正值冬天,鞍山的冬天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阳光简直像奢侈品,气温长期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在南方,最多也就零下几度,是真的冷。

整天在雪地里摸爬滚打,往往一天下来,衣衫湿透,双手冻僵,相比队列、投弹等训练,最让我们难受的是操枪训练,因为操枪训练时,是不让戴手套的,每当双手接触到枪管时,总有一种被枪管吸住,要把手皮吸走的感觉。

许多人手上长满冻疮,又痒又痛,滋味真不好受。

不过,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为了集体荣誉,刻苦锻炼,最终也是闯过一关又一关。

很快,三个月的新训就要结束了,我们也都经受住了严格的训练,成了一名合格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也从当初的互不相识到互帮互学,到成为情同手足的战友。

以至于在新训下连队时,大家都依依不舍,互赠笔记本,互赠相片,个个眼泪汪汪,难舍难分,那场景,虽然过去40多年了,至今仍难以忘记。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很快,下老连队的日子很快来临。

记得那天,我们接到命令全排战士打好背包道在操场上集合,等待点名分配,结果几个班都点完了,并上了大卡车,到了我们班就点了两个,分兵的首长便说道:“其余的都先回营房等候分配通知!”

我和班上10来个战友当时就蒙了,后来才知,我们这个新兵连要抽一部分要到广州军区,我们成为了其中的“幸运儿”,说实话,当时还有些高兴,因为可以不用留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了,再也不用吃难以下咽的红高粱米和地窖里的咸萝卜和大白菜了!

可没曾想这是“刚逃出虎口,又进了狼窝。”

1981年3月中旬,我们这些分到广州军区的新兵到沈阳集合坐闷罐车南下,记得当时离开东北时,个个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绒衣绒裤,一路上衣服一件一件地脱,到了广州时,就穿一件衬衣都不觉得冷了,气候宜人,结果在广州站没下车,一问得知,我们要去的是深圳。

之前听说过深圳被设定为经济特区,大力发展,原以为特区会比较繁荣了吧!结果,等我们到了深圳,看到眼前的一幕,我和战友们都有些吃惊,经济特区竟然如此荒凉!

看看如今繁华的深圳,如今的年轻一代或许做梦也想不到,当时这里只是几个小山坡,林间只有几条村民上山砍柴时踩出的羊肠小道,放眼望去都是一丛丛一人多高的茅草。

生活条件可想而知有多艰苦。

当时我们到达深圳时市委大楼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工程,我们也参与了一些项目。

市委大楼建成后,被深圳市政府评为优质工程,工程兵在深圳打响了“第一炮”。

紧接着又拿到了承建的电子大厦项目,我们这批来的新兵刚好赶上大厦的建设。

建设深圳电子大厦,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由于是当时国内第一幢完全自行设计、自主施工的高层建筑,在建设之初,受到了国内外高度关注。

当时就有国外人不敢相信我国,尤其是部队有这样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能力。

这也成为了工程兵的荣誉之战,无疑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指挥所当时要求我们18个月完成20层电子大厦主体竣工任务,可想而知施工有多艰苦。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既快速又有序进行,部队精心研制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详细制定技术保证措施。

当时为了满足建设需要,部队还建立了采石场,生产块石及各种规格的碎石和石粉,当时基建工程兵所承建的所有工程的石料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可那时不同今日,那会缺乏施工机具,,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施工工艺都相对落后,主要靠人力,我们顶着烈日,用铁锤、泥抹子、刮灰刀等简单工具进行施工,水泥、石头就靠肩挑人扛。

在时间紧、任务重、雨水多、机械化程度低、生活条件差,超负荷的工作,加之当时也年轻,我和另外几个新兵战友一样,出现了畏难情绪,萌生了退伍的想法,当时我就称自己生病了,不参加施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人生中的贵人邓指导员及时出现了。

邓指导员,是70年的兵,山东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工干部,他不仅关注连队指战员的工作,也十分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情绪。

他很快发现了有我们几个人的情况,于是一个个去拜访,摸清我们真实的想法,希望能解决我们的困难,引导我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当时邓指导员是完全出于对我身体的关心,几番上门找我沟通的,这让我感到很是愧疚,真在指导员真诚的关怀下,我也和他吐露了心声。

邓指导员得知后并没有批评我,和我说起了当时工程兵面临的形势、军人的职责和担当,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下,我慢慢转变了思想,决定回去上班。

之后,为了鼓舞士气,副营长还特地下来工地,带着大家一起对施工方案进行梳理,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时不断安抚大家,让大家放下焦虑的心情和压力。

大家也一个个士气高涨,我也深受触动,安下了心参加工作,在之后表现也愈发积极,邓指导员得知我的转变,及时给予我表扬,让我愈发充满干劲。

就如邓指导员说的那样,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努力下,困难很快得到解决,施工进度也随之跟了上来。

在全连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我们提前2个月完成20层电子大厦主体结构竣工任务,创造了早期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奇迹。

而随着深圳电子大厦建成,之后逐渐兴起华强北电子商业圈,从而带动了深圳电子工商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华强北成为了深圳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深圳电子大厦就醒目地耸立在华强北电子一条街的街口。

想到自己也曾为此贡献过一份力量,一股自豪感从心中油然而生。

经历这次施工任务后,我也完成了一次蜕变,愈发成熟稳重起来,工作也更踏实了,3年的军营生涯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到了1983年,中央军委百万大裁军的号召,我们驻扎在深圳的两万基建工程兵从部队集体就地转业到地方,继续参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

当时我进入刚成立的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被分配到部队仓库负责保卫工作。

三年军旅生活的锤炼,于我受益匪浅,为之后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时,我又重新燃起了学习知识、上大学的梦想。

1983年,我负责仓库保卫、装卸工作期间,常常是边站岗边学习,天道酬勤,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深圳电大,进修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在之后的每天工地、学校、宿舍三点一线来回奔波,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可彼时的我已不是当初那个入伍的新兵,以苦为乐,日子也很充实。

后来工程处领导了解到我的情况,特别关照,让我改做政工干事,这样学习时间更充裕了,最后我在干部科宣传干事的岗位上完成了大学学业。

后我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参与了东海购物广场、东海社区公园、东海十八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工程的建设,为深圳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如今,我已经退休数年,每当我们在路过这些建筑时,颇为自豪,而相比于这些,更让我引以为豪的是作为深圳“拓荒牛”的身份,虽然我仅仅是万千中的一员,单拿出来无足轻重,但相信我们当年的故事,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故而,每每念及此,十分感谢邓指导员当初的引导和帮助(我们之后也成为了肝胆相照的朋友),当然也很感谢深圳给我们提供了奋斗的广阔天地!所以说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往往一个选择就是一个全然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来源于口述,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引导,勿对号入座。文章为原创,全网监控,请勿洗稿搬运!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0 阅读:1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