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5年春节假期刚结束,美国海军LHA6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编队现身琉球海水域,搭载超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F-35B隐身战机。同期卡尔·文森号航母结束南海巡航转向苏禄海,形成两栖突击群与航母打击群双线布局。

美媒《新闻周刊》称该部署达到"72小时战备状态",五角大楼同步披露30年耗资1万亿美元的造舰计划,包括68艘核潜艇与130艘无人战舰。
两大舰队同时向这一敏感区域集结,美军的这场所谓"维持现状"的目的下,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双舰队协同出击,F-35C首次部署这次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动作大得出奇。一边是携带5000名美军的三艘大型两栖作战舰艇迫近中国,另一边是威名赫赫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也驶入相关海域。
细看美军此次部署的阵容,不难发现这绝非普通的例行巡航。LHA6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打击群不但完成了5000名美军的大规模部署,还打破常规,首次在该海域搭载了F-35B闪电II战斗机。

这款被称为"空中猛兽"的五代机具备垂直起降能力,能在各类两栖攻击舰上灵活作战,大大提升了美军在该区域的打击能力。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这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打击群配备了最新型的F-35C舰载机,这也是F-35C首次如此大规模地部署到该区域。
别小看这个字母从B变成C的区别,F-35C经过专门改装,不但翼展更大,还增加了折叠翼设计,载油量也比F-35B提升了40%,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都有显著提升。
两支特混舰队看似各自为战,实则暗藏玄机。从战略态势图上看,"美利坚"号编队扼守宫古海峡要冲,其F-35B机群作战范围可覆盖台海北翼;而"卡尔·文森"号编队在南海的机动巡航,则对巴士海峡形成有效监控。这种"南北钳形"部署,恰似在亚太关键水道布下天罗地网。

而且美军此次部署的战力配置也相当讲究。圣地亚哥号和拉舍尔号两栖船坞登陆舰不但能运送大量部队和装备,还能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这两艘军舰配合美利坚号的F-35B战机,再加上卡尔·文森号的F-35C舰载机群,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海空立体作战体系。
从时间节点来看,选择在农历新年期间完成此次战略机动,不仅避开了地区国家常态化的战备值班,更可利用节日期间相对松懈的监控环境完成兵力集结。
美国五角大楼显然是精心挑选了这个时机,通过两支强大舰队的同时现身,向整个亚太地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部署背后,美军还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项庞大的扩军计划。相比当前的部署规模,这个计划的野心可要大得多了。两支舰队的协同行动或许只是一个开始,美军究竟在酝酿着什么样的大手笔?
美万亿美元大手笔持续扩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未来30年,美国海军将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用于扩充舰队。
到2054年,美国海军将把舰艇数量从目前的295艘扩充到390艘,外加130艘无人军舰。每年400亿美元的造船预算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投入高出近一半,这样的投入力度就连美国国会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并且每年国会还得额外拨款几十亿的美元用做更新海军军费。

这场扩军计划的重点之一是航空母舰编队的现代化升级。美军计划在未来陆续建造6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用于替换现役的尼米兹级。
福特级不仅采用了电磁弹射和先进阻拦系统,每天的舰载机出动率能达到180至220架次,其发电量更是尼米兹级的三倍。这种全面的性能提升将为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带来新的战略优势。
不过,美军的野心并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在未来三年内,美国海军将全面退役现役的1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取而代之的是51艘全新的驱逐舰。美军显然不满足于简单的以旧换新,这批新型驱逐舰将采用最新的作战系统和武器装备,大幅提升美军的远程打击能力。

计划也同样考虑了水下力量的提升。美军计划在这30年内建造59艘核潜艇,平均每年要建造两艘。这些新型核潜艇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泵喷推进系统和全电推进技术,还能在整个服役期内无需更换核燃料。单艘核潜艇就能携带128枚核弹头,这种强大威慑力足以让任何对手胆颤。
但这个庞大的扩军计划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人从哪里来?军事海运司令部正在绞尽脑汁把配员率提升到95%。按照现有计划,美军希望在9月前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将超期换班时间从7天减少到0天。
4,500个岗位需要5,500名海员轮换,这意味着每个岗位要配备1.27名海员。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美军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包括提高岸上休假累积率,实施4个月出海加2个月休息的轮换计划。
未来几十年,美国造船厂需要建造比过去10年多得多的军舰。光是核动力潜艇的生产速度就需要大幅提高。

但美国的造船业经过多年发展后产能却并未随之提升。目前美国只有几家造船厂具备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这些造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30年。如何在短期内提升造船能力,成了美军扩军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面对如此多的挑战,美军依然坚持推进这个庞大的扩军计划,显然是有其战略考量。美军的盟友们也没闲着,日本已经开始为维持美军在亚太的存在做准备。
美日同盟加强,局势生变上个月2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开议日发表施政演说,其核心内容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石破茂在长达40分钟的演说中多次提及"日本正面临战后最严峻的安全挑战",这种高频度的危机表述并非偶然。这番表态背后,折射出日本在复杂地缘格局中的战略考量。
观察其近期外交轨迹可见端倪:就职后首访选择印尼和马来西亚,外相岩屋毅同期访华,防卫大臣高市早苗则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

并且这位上任仅三个月的自民党领导人还在本月6日访美,与特朗普政府就维持美军在亚太军事存在展开磋商。
这一系列动作看似分散,实则构成日本"多维度安保网络"的拼图——在强化美日同盟主轴的框架下,通过"美日韩"三边机制巩固东北亚支点,借"四方安全对话"深化印太布局,同时以东南亚为突破口拓展战略纵深。
美军对此作出实质性回应。1月26日,排水量10万吨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重返横须贺基地,这艘曾于2008-2015年常驻日本的"海上堡垒",此次搭载着第147攻击战斗机中队的F-35C隐身战机。
该中队在进驻前已参与美日韩"自由边缘"联合军演,三国共出动7艘战舰、20余架军机及7000余名官兵,在东海展开反潜、防空和电子战演练。
美军选择在国会演说后72小时内完成部署,既是对日方诉求的即时回应,也是对地区潜在对手的战略威慑。

同期抵达横须贺的"普雷布尔"号驱逐舰,配备了60千瓦HELIOS激光武器系统。这种定向能武器可在数秒内烧穿无人机蒙皮,有效应对蜂群式攻击。
结合驻日美军计划在2025年前部署中程导弹的传闻,可见美军正在构建涵盖传统打击力量与前沿技术的立体防御体系。
但石破茂政府的国内根基并不稳固。自民党因"政治献金回扣门"在去年10月众院选举中痛失38席,目前仅靠公明党支持维持执政。随着夏季参院选举临近,内阁支持率已跌破35%的警戒线。
这种政治脆弱性为美日同盟深化蒙上阴影——若自民党失去参院控制权,石破茂推动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修订及防卫费增额计划恐将受阻。

为此我国海军也开始了积极应对,1月29日,西安舰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菲律宾海,枣庄舰同时通过对马海峡,形成对日本列岛的"双向包抄"。日本海自紧急出动P-1巡逻机实施跟踪,空中对峙距离最近时不足5海里。地区安全态势复杂性正持续加大。
与此同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访问泰国基地,这是俄海军近年首次在南海进行港口访问。多方力量在敏感区域的联动,使得西太平洋的战略博弈呈现立体化特征。
结语我们正见证着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重大转变。这种复合型安全困境正催生新型战略互动模式,既包含传统军事博弈,又涉及太空、网络、电磁等新兴领域的能力竞逐。
美军选择通过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展示实力,无疑将给地区局势带来深远影响。随着各方势力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日益频繁,一场新的地区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这场牵动全球的战略博弈,最终将走向何方?
参考信源
1.美国新闻周刊 2025 年 1 月 14 日 海军扩张计划可能耗资超过 1 万亿美元
https://www.newsweek.com/us-navy-expansion-1-trillion-dollars-congressional-budget-office-2014078
2.环球网 2025-01-10 为实现“30年造舰计划”,美国要砸1万亿美元重振海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816200644531850&wfr=spider&for=pc
3.美国之音 2025年1月24日 日本首相: 准备为维持美军在亚太存在而与特朗普进行艰难的谈判
https://www.voachinese.com/a/japan-s-leader-says-he-s-preparing-for-tough-negotiations-with-trump-on-maintaining-us-presence-20250124/7948802.html
4.上观新闻 2025-02-06 石破茂启程访美,“特朗普2.0”时代的日美关系怎么走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855760.html
5.观察者网 美国海军未来30年造舰计划,还得再花一万多亿 舰队扩张挑战重重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111/4785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