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但短短48小时内,墨西哥和加拿大就通过承诺加强边境管控而获得豁免,独留中国承受关税压力。美国总统却显得不以为意,甚至公开表示"不急着与中国对话"。
关税大棒挥向中国,芬太尼争端只是表象,特朗普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
虚晃一枪?墨加逃过关税“大棒”距离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大限仅剩48小时,白宫内部一片紧张气氛。白宫幕僚长苏茜·怀尔斯正在与汽车企业代表进行电话会议,暗示可能会给予汽车行业关税豁免。
仅仅一小时后,特朗普就在椭圆形办公室推翻了这一说法,坚持要对两国商品全面征收25%关税。
到了周一,特朗普又一次改变主意,同意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措施推迟30天。这种反复无常的决策虽然让市场一片混乱,但细究背后的政治博弈,却能发现特朗普的精心布局。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为避免关税打击,都拿出了实质性让步。墨西哥承诺部署国民警卫队加强边境管控,这比其外交官一周前提出的方案更具诚意。
加拿大则推出了价值13亿加元的边境计划,用新直升机、技术和人员强化边境管理,增加资源阻止芬太尼流动。
特朗普团队内部对关税政策也有分歧。斯蒂芬·米勒担心过度刺激墨西哥可能影响两国在移民问题上的合作,财政部长贝森特则主张循序渐进提高关税。但特朗普选择了最激进的方案,用最大的压力逼迫邻国让步。

从结果来看,特朗普的策略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威胁性关税,他成功推动两个邻国在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上做出让步。这种谈判手法与他在商场上的作风如出一辙:开出最严厉的条件,在对手让步后适时放松,既达到目的又不会把事情做绝。
整个过程中,白宫的态度看似摇摆不定,实则暗藏玄机。当怀尔斯向汽车企业暗示可能给予豁免时,实际上是在为特朗普的强硬立场做铺垫。而特朗普随后的强硬表态,又为最终的让步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美国企业界对关税政策的反应也十分的反感。汽车供应商协会MEMA的首席执行官比尔·朗警告说,即使只是关税威胁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但特朗普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警告,他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利用关税杠杆获取政治筹码上。
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特朗普谈判策略的一部分,让对手无法准确判断他的底线在哪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损害美国与盟友的长期关系。

但对特朗普来说,只要能达到当前的政治目标,这些风险似乎都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也显示出他的施政风格:大胆冒险,以结果为导向,不拘泥于传统外交规范。
全方位施压除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关税外,美方还叫停了针对800美元以下商品的"低值商品"免税优惠。
表面理由说是遏制芬太尼流入,但实际打击面远超毒品问题。取消“小额包裹”豁免政策直接瞄准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命门。长期以来,Shein和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正是利用这一政策,将数以万计的低价商品直接发往美国消费者,规避了高额关税。

跨境电商行业专家预测,这些企业原本就在薄利多销的模式下运营,现在不得不在涨价损失市场和接受更低利润之间做出艰难选择。这可能迫使中国跨境电商加速向精品化、品牌化转型。
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展开了多层次反制。从能源领域对美国天然气、煤炭加征10%-15%关税,到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再到针对美国农机具和大马力汽车实施惩罚性关税。但这些措施似乎并未影响特朗普的决心,他反而暗示10%关税只是“开场白”。
从美国的角度看,这轮关税行动的真正目的可能是重塑全球供应链。特朗普上任不到两周就开启新一轮对华施压,显示出他要延续第一任期贸易战策略的决心。芬太尼问题成为了一个突破口,但背后隐藏的是打压中国制造业、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的战略意图。

并且白宫方面还将这轮关税定性为“禁毒战”而非“贸易战”,但从实际影响看,这显然是一场全方位的经济博弈。特朗普政府不仅打击传统制造业,还通过取消小额包裹豁免切断中国企业绕过关税的通道,同时暗示未来可能对钢铁、铝、半导体和药品等战略物资加征额外关税。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全方位压力将带来深远影响。过去依赖价格优势的经营模式可能难以为继,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但这种转型并非易事,需要时间积累和大量投入。而美国方面已经表明,如果中方不做出实质性让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限制措施出台。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强硬立场,也反映出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转变。不同于过去主要聚焦贸易逆差,现在的重点已转向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这种转变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推动产业链的重新分布。
关税“大棒”正在重构贸易格局北美贸易格局的震荡还未平息,欧洲就开始为下一轮冲击未雨绸缪。德国总理朔尔茨表态,欧盟必要时将以关税还击关税,但同时强调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对双方都更有利。这种既要表现强硬又不想撕破脸的态度,反映出欧洲在面对特朗普时的两难处境。

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商品贸易存在1558亿欧元的逆差。这个数字可能成为特朗普下一步采取行动的借口。不过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反而拥有1040亿欧元的顺差,这种复杂的经贸关系让双方都必须谨慎行事。
但英国成了例外,他暗示已经脱欧的英国可能不会成为关税目标,似乎在试图通过差异化对待来分化欧洲国家的统一立场,打造对自己有利的贸易新秩序。这种策略已经在欧盟内部引发争议,一些国家开始考虑是否要在对美贸易问题上采取独立立场。
“关税大棒”没过几天,全球产业链就经历剧烈震荡。以汽车业为例,底特律的组装工厂严重依托加墨两国的配件供应,一旦关税切断供应渠道,生产线恐将停摆。
对中国跨境电商而言,这更是一场生存挑战,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将从根本上颠覆其现有运营模式。

这种压力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加速转型。传统的铺货模式可能难以为继,企业必须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但这种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长期积累,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有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一年内可能有三分之一的跨境电商面临出局。
其他国家已经在研究类似措施,针对跨境电商设置新的贸易壁垒。这种趋势将推动全球贸易格局向区域化、本地化方向发展。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供应链,考虑在不同区域建立生产基地。
这场关税战争中,能源产品成为重要筹码。美国对加拿大石油征收10%关税,加拿大则威胁对美国煤炭和天然气加征报复性关税。这种能源领域的博弈可能推高全球能源价格,影响经济复苏。

中国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美国考虑将部分中国电商平台列入“强迫劳动”黑名单。这些措施表明,贸易战正在向数字经济领域蔓延,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
“贸易战没有赢家,站在一旁大笑的只会是对手。”但在特朗普看来,关税就是谈判的筹码,通过制造压力来获取让步。这种思维方式正在改变全球贸易规则,推动经济秩序重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各方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但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全球化进程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区域性贸易集团可能取代单一的全球市场,企业必须适应这个新常态。
参考信源:
1.华尔街见闻 2025-02-06 美国小包关税调整,如何影响跨境电商?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40449
2.华尔街日报 2025年2月4日 特朗普关税政策急转弯,背后发生了什么?
https://cn.wsj.com/articles/%E7%89%B9%E6%9C%97%E6%99%AE%E5%85%B3%E7%A8%8E%E6%94%BF%E7%AD%96%E6%80%A5%E8%BD%AC%E5%BC%AF-%E8%83%8C%E5%90%8E%E5%8F%91%E7%94%9F%E4%BA%86%E4%BB%80%E4%B9%88-7ad3f975?reflink=desktopwebshare_permalink
3.美国之音 2025年2月4日 特朗普对墨加中加征关税后,欧洲为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目标做准备
https://www.voachinese.com/a/europe-braces-for-trump-trade-tariffs-as-levies-on-canada-mexico-china-roil-markets-20250203/7960820.html
4.中国新闻网 http://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10363006.shtml
特朗普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
5.人民日报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8149959-500006072772?utm_source=%E5%A4%B4%E6%9D%A1%E5%8F%B7&promote=true
特朗普: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
6.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2025-02/04/content_117694580.shtml
特朗普:对加拿大加征关税措施暂缓30天实施
7.极目新闻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Id=0&contentType=5&contentId=2364957&uik=PHUSNUk4&share_plat=qq&sec=332498c3
美国加征25%关税,加拿大和墨西哥“以牙还牙”,欧盟表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