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撑腰,石破茂向普京索要领土,不到24小时,俄开出谈判条件

友鸿阅览趣事 2025-02-13 05:10:4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月7日一大早,日本首相石破茂面带笑容地站在白宫前。刚刚结束的美日首脑会谈中,双方共同宣布美日关系将迎来"黄金时代"。

随后便在"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全国大会"上抛出扫墓活动提议,试图重启日俄交流。但俄罗斯驻日本大使诺兹德列夫的回应却令东京措手不及。

在这场牵涉美日俄三国的外交拉锯战中,每一步棋都暗藏玄机,每一句表态都意味深长。这场始于二战的领土争端,为何在今天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美日联手,新"黄金时代"的野心暗流

虽然这次会晤仅有半小时,但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却在国际间引起轩然大波。声明中提到的美日关系"黄金时代",这一雄心勃勃的名称立即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黄金时代"这个词并不陌生。在三年前的就职演说中,特朗普就曾经用这个词来描绘自己的施政蓝图。

然而随后的政策走向却让世界大吃一惊——他接连对丹麦格陵兰岛、加拿大领土以及巴拿马运河提出主权要求,展露出不断扩张的野心。如今,这个词再次出现在美日联合声明中,背后的含义引人深思。

在前往白宫之前,石破茂就已经把主要目标锁定在《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上。他希望美国能继续承诺该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这一诉求背后反映出日本对扩大领土范围的渴望。

而在与特朗普会面的前一天晚上,石破茂还通过视频参加了"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全国大会"。在这场活动中,他对日俄领土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表达了遗憾之情,并强调日本政府将坚持解决争议岛屿主权问题。这种态度表明,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并不打算做出让步。

对此,俄方对此反应激烈。俄罗斯驻日大使诺兹德列夫当天晚上就通过媒体表态,称石破茂的说法不切实际。他强调,只要日本继续站在西方阵营对抗俄罗斯,日俄间的对话就无从谈起。

回溯历史,1956年苏联曾经提出过部分让步方案,同意在签订和平条约后将齿舞群岛和色丹岛移交给日本。但这个方案却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当时威胁日本说,如果接受苏联的部分归还方案,将会影响冲绳岛回归日本主权的进程。

就这样,日本陷入了两难境地。最终导致日俄至今未能签署和平条约,双方关系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更是每况愈下。日本追随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使得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回顾这一系列事件,联系美日"新时代"宣言与领土争端的同步出现,不难看出其中深层的历史渊源。

历史的北方四岛争端

在北太平洋的浪涛中,北方四岛静静地矗立着。

这片被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的土地,曾经是阿伊努人世代生活的家园。岛上的原住民过着以捕鱼为生的简单生活,对远方逐渐逼近的两个帝国毫无察觉。

1800年代初期,俄国的勘探船队顺着库页岛南下,发现了这片蕴含丰富渔业和矿产资源的群岛。远东的寒风中,俄国水手们看到了开发这片处女地的无限可能。

与此同时,日本德川幕府也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当时的日本正实行锁国政策,虾夷地(今北海道)仅仅通过松前藩与幕府保持着松散的朝贡关系。在这片遥远的北方边陲,松前藩的商人们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压榨着当地居民。

俄国船队的频繁出现打破了这片海域的宁静。幕府突然意识到国防危机,开始加强对虾夷地的控制。

俄国最初只想与日本通商,看中了这里丰富的资源。幕府的拒绝了他们,于是俄国单方面宣布对千岛群岛的主权。

为了抢在俄国之前确立统治,幕府在择捉岛上建立了行政机构。两个帝国的势力在这片群岛上遭遇,仅隔一条水道遥遥相望。

双方都试图拉拢当地的阿伊努人,俄国提供火器和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幕府则通过"御救交易"确保贸易公平,并帮助开垦荒地。

19世纪50年代,两国签订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以择捉海峡为界,北方四岛正式划入日本版图。这份条约为日后的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不久后两国很快又为库页岛争夺不休。这片原本属于清朝的土地,因为清政府的疏于管理,成为日俄角力的新战场。在库页岛上,日本商人和俄国移民也争夺着渔业资源和森林资源。

1875年,双方签订条约,日本用库页岛南部换取了千岛群岛的控制权。这在当时看来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随着明治维新的深入,日本的国力快速增长,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口和奉天展开激烈争夺。

战争结束后,胜利的日本通过《朴茨茅斯条约》重新获得了库页岛南部。至此,日本同时控制着北方四岛、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二战期间,为了专注于对付德国,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随着德国战败,苏联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日本。

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英美为了确保苏联对日作战,承诺将日本在这些岛屿上的权益转交给苏联。

但美国对协定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认为苏联只享有战时占领权。苏联则坚持协定赋予的完整权利,将这些岛屿编入"南萨哈林州"。

紧接着,美国主导签订的《旧金山和约》在没有苏联参与的情况下生效,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苏联开始寻求与日本单独谈判,并在1956年同意归还色丹岛和齿舞群岛。

但这个承诺因为日本追随美国建立军事同盟而最终流产。冷战的阴影笼罩着这片群岛,这场领土争端也就不了了之。

这段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纷争,直到当克里米亚危机在2014年爆发时,这个历史难题又一次被日本抛出来谈。

克里米亚危机后的当前困局

2014年3月,克里米亚被俄国宣布单方面吞并。美国随即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并向盟友发出明确信号。在华盛顿的压力下,日本最终选择了追随美国的制裁政策。

可在台面下,日本外交官们还在积极活动。他们秘密造访莫斯科,试图向俄方解释日本的立场。这种小心翼翼的平衡外交,反映出日本在美俄之间的为难处境。

俄罗斯并不接受日方解释。俄军战机开始在日本周边空域盘旋,军舰也频频在争议岛屿附近现身。这些举动无疑带有威慑意味。

面对俄罗斯的施压,日本政府采取了隐忍的态度。毕竟,北方四岛问题始终是日本外交中的一个心结。

在危机爆发前,日俄关系还处在一个相对缓和的阶段。双方都在谈论经济合作,俄罗斯也暗示可以就岛屿问题进行谈判。日本企业开始在远东地区投资,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攀升。

但在日本加入对俄制裁后,两国的经济往来急剧萎缩。在过去三年中,日本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25轮制裁措施。每一轮制裁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切断着两国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纽带。

莫斯科方面的反应也愈发强硬。俄罗斯驻日本大使诺兹德列夫多次通过媒体发声,指责日本的制裁行为"非法"。

他强调,只要日本继续追随西方的对俄制裁路线,和平条约谈判就无法展开。这种表态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领土问题已经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

如今石破茂政府提出通过扫墓活动重启对话的提议,试图在人文层面打开局面。这一提议的背后,体现出日本对改善关系的期待。

但诺兹德列夫直言这种提议"不切实际",并重申了2022年3月的立场:除非日方能以友好态度,否则和平条约谈判无法进行。

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方立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理边界。对俄罗斯而言,这些岛屿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前沿阵地,还蕴含着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

岛屿周边海域的渔获量占据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份额,地下的矿藏也为俄罗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而对日本来说,这些岛屿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领土意义。它们象征着二战后日本未能完全解决的历史问题,也成为了日本民族情感的寄托。每年的"北方领土日"活动,都会激起日本民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场领土争端已然成为大国博弈的缩影。随着石破茂抛出扫墓活动的提议,以及俄方开出明确的谈判条件,这个延续近80年的历史难题,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参考信源:

1.凤凰网资讯 2025年2月10日 美日将缔造“黄金时代”?日本向俄索要“北方领土”,俄大使拒绝

https://news.ifeng.com/c/8grE9ITPdBb

2.澎湃网 2020-05-09 北方四岛之争:日本为什么抢不过俄罗斯?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305902

3.东网 2025年2月8日 斥日本伙西方反俄 俄大使:无法谈判和约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0208/bkn-20250208110011895-0208_00992_001_cn.html?view=d



0 阅读:0
友鸿阅览趣事

友鸿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