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鸦片战争(二),人数占优的清军为何反被英军“以多打少”

悠然修 2024-07-01 19:13:23

不少人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些疑惑,为何坐拥八十万军队的大清败于人数不足两万的英国远征军?是双方兵力被虚构?还是清英军队之间的装备差大到可以无视人数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爆发到结束(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投入的兵力数量一直在变化。大致情况如下:

1840年6月,到达广州外海的英军有海军3000人、陆军4000人。当年10月至1841年1月,经过几次小规模补充,海陆军人数分别上升至3700人、5000人。此后全年英军人数都没有大的变化。

1842年5月英军开始加大增援,至6月初达到峰值,陆军12000余人,海军6000余人(包括医疗、测量等辅助船只人员)。

大清方面虽然军队总数有八十万众(八旗20万、绿营60万),但实际投入作战的主要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驻军。这四省八旗、绿营合计约22万人,再加上其它各省派出的3.8万援军,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总计为25.8万人。

虽然账面上清军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实际交战中却大多是英军在以多打少。

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7.5),清军实际投入兵力为1000余人,英军方面参战的海陆军总计近3000人。

沙角之战(1841.1.7),清军投入的兵力约为1000人,英军方面陆军1461人,海军11艘战舰(近2000人)。

虎门之战(1841.2.26)清军兵力约为8000人,参战英军为海军战舰10艘,陆军人数不详(37团和26、49团分遣队)。虽然大部分军史学家认为此战英军人数少于清军,但考虑到清军分守于各炮台,主动进攻的英军在局部还是能形成以多打少。

广州之战(1841.5.22),此时广州有本省驻军一万人、外省援军1.6万人。参战英军为海军战舰12艘,陆军2755人。清军据坚城并以多打少,不过也就坚持了5日就败退求和了。

厦门之战(1841.8.26),清军兵力为5000余人。英军为海军14艘战舰,陆军2519人,总体人数大致与清军相当。

第二次定海之战(1841.10.1),清军为2600名本地守军和3200人外省援军。英军投入兵力为海军战舰8艘,登陆作战陆军两个纵队约3000人,英军人数少于清军。

镇海之战(1841.10.10),参战清军约5000人(含收拢的定海400溃兵)。英国方面为海军11艘战舰,陆军三个纵队共2300人,总数大致和清军相当。

浙东之战(1842.3.10),此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规模最大的主动进攻。宁波方向投入2300人、镇海方面投入1900人、定海方向人数不详(估计也是2000人左右)。除此之外清军在梅墟、曹江、长溪岭准备了总数7250人的三支预备队(战斗力不高)。

英军方面参与防御的军队为海军10艘战舰,陆军2000余人。除此之外英军还派出一支1200人的队伍主动进攻长溪岭,以调动清军降低防守压力。

乍浦之战(1842.5.18),驻防乍浦的清军总数为7000人。组织进攻的英军为海军战舰11艘(约2000人),陆军三个纵队共2210人,英军数量要少于清军。

吴淞之战(1842.6.16),此战清军投入的防御总兵力近8000人。英军为海军战舰11艘,登陆陆军人数不详,估计不超过3000人。虽然英军人数处于劣势,但其进攻的重点吴淞西炮台仅有一千名守军,英军实际还是在以多打少。

镇江之战(1842.7.21),开战时城中有旗兵1600人,城外有广西、江西、湖北三省援军2800余人。此战是英军陆军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参战部队涉及四个旅总计6997人。而且刚开战驻防城外的援军就逃往新丰镇,所以此战也是英军以多打少最厉害的一次。

以上11场战斗差不多涵盖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全程,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原本处于数量绝对劣势的英军,反而更加“不讲武德”,以多打少的次数还要多于清军。这是为什么呢?

清军之所以难以集中兵力应对英军,首要的原因是清军的组织效率太差。

大清的军队规模虽然庞大,但分散驻守于130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更要命的是还没有一支集中且机动能力强的骨干部队。清军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驻防京师的京师八旗和巡捕五营。这支部队总数虽近十万,但却难以调出。他们除了有守卫京师之责,还承担着京师地面巡防、治安维护、皇宫、陵寝勤务等等繁多职责。整个鸦片战争中,别说调动甚至不见朝廷调动他们的设想。

二,由将军、都统统辖并驻防于各地的驻防八旗。这类部队虽然集中,但规模普遍不大,能超过四千的都不多。它们除了执行日常官府勤务、守城(满城)之责外,还有个不明说的职责,替朝廷看守地方府县乃至督抚。

所以清廷也不怎么随便调动它们,鸦片战争期间除了被战争直接波及的驻防八旗,朝廷调入战区的外省八旗驻军并不多。

三,各省督抚直辖的督标、抚标。这类部队日常除了负责保卫各省高级官员安全外,主要就作为省级府衙的勤务使用,并参与省城的治安巡防。由其职责可以看出它类似驻防京师的巡捕五营,已经脱离军队范畴更倾向于府衙差役,这战斗力自然不高。

而且他们作为督抚等省级官员的主要辅助、侍从来源,地方大员们也不怎么愿意将他们调派出去。

四,驻防各地的清军(绿营)。这是清军的主力,但它的特点是非常不集中。这部分清军虽然按照营、协、镇来编制,但却以营为最大单位驻防各地。如果不是大城或者要害之地,还会被分得更散,一些哨卡往往只派驻几名清军。如湖南镇筸镇将一协官兵(4107人),“分布汛塘六十七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九处”。

注:清制一镇13000人左右,下辖两协、两标(马标和炮标)、两营(工兵和辎重)。一协编制约4000人,下辖两标。一标编制约2000人,下辖三营。每营官兵约660人,营下又可细分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14人。

这么分散不仅导致清军的调集效率非常低,也意味着不可能按照账面数量去召集清军。原因并不是缺编空饷,而是清军被分得这么散的原因。

军队拆得这么“小”,显然不是为了执行军事任务,而是为了弥补基层府衙人员不足的问题。古代县级官府的编制非常小,一个县令手下往往只有几个县丞、教授和十几个差役,但需要管理数万乃至数十万民众。所以清廷把军队拆分的很小,然后散布各地,让他们充当“警察”协助官府管理地方。

因此各地驻军不能依照账面数字调动,不然地方府县会因缺乏管理人员而陷入瘫痪。这也是八十万清军只能派出二十五万参战的原因之一。也是沿海各省与英军作战时,参战人数远少于编制的主要原因。大量清军在执行军事以外的任务。

至于清廷为什么要这么搞,篇幅原因就不展开讨论了,主要是降低朝廷运营开支和降低军队的威胁(外省如果数万军队聚集在一起,皇帝会睡不着觉)。

除了自身落后的军事体制导致清军难以集中力量,英军超越清军一个时代的军事技能也迫使清军分散开来。

在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前后,不论清廷上下承认与否,清军既没有和英军海上交锋的能力,也没有决战外海的念想。再在加上英国战略目的清晰(以战迫和)没有抢占地盘、深入大清内陆的想法,英军也由此掌握了机动优势和战争先手权。

通过海路,英军可以主动选择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攻击大清。呆在陆上的清军能怎么办呢?如果兵力集中防御广州,英军去打吴淞怎么应对?分一半去长江口防御,英军去攻打宁波又该如何应对?再分兵去宁波,那厦门呢?

所以清军不得不将一部分军队分散于沿海各要地防御,留一部分用于调动策应。但这种应对更像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因为英军不仅能集中兵力轻松实现以多打少,甚至还可以“放风筝”折磨消耗清军。而鸦片战争实际呈现的也就是这样的场景。

3 阅读:77
悠然修

悠然修

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