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褚时健追悼会:现场千人送别,马静芬当众表白“来生还要嫁”

历史不惧孤 2024-02-19 20:36:10

2019年,褚时健走完了跌宕起伏的91年人生旅程。

在追悼会上,现场千人送别。

他的妻子马静芬眼含热泪,哽咽道:

“我记得曾经有人问我来生要如何过,我的答案是,来生还要嫁给褚时健。”

褚时健生前,亦曾深情款款地表示:

“我自己目前为止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陪伴我近60年的老伴儿马静芬。”

在场熟知这对夫妇经历的人,纷纷泪目。

褚时健的一生如同过山车一般,经历了生死离别,荣辱兴衰,大起大落。

当他的命运如一叶扁舟在风浪中颠簸时,妻子马静芬始终守在身边不离不弃。

那么,这对恩爱夫妻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

褚时健又是如何在人生低谷中触底反弹,东山再起的呢?

01

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父母爱情》?

富家小姐安杰因为不想跳舞,被领导教训了一番。

无奈之下,她只能随便给自己找个舞搭子,谁知邂逅了未来的丈夫——海军军官江德福。

这个开头,很像马静芬与褚时健的故事开头。

20世纪30年代的马静芬一家

马静芬是银行家的千金小姐,1932年出生于繁华的上海。

抗战爆发时,马家坐着专机从上海迁至昆明,可见其家庭的显赫。

后排正中为马静芬

1950年,18岁的马静芬厌烦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决定参军去。

几年后,她从部队退伍,并被分配到昆明附近的呈贡县中心小学教书。

在解放初期,许多国家单位都贴心地安排周末舞会,让有文艺特长的年轻姑娘教首长们跳舞,还借此促成了不少革命姻缘。

马静芬就像《父母爱情》里的安杰一样,每逢周末都要出席舞会。

但她希望周末能够回家陪伴父母,因此常常请假。

校长非常不满,在干部视察工作时,屡次提及马静芬的“我行我素”:

“这个马静芬最不听话、最不守规矩!”

而这位视察的干部,正是褚时健。

褚时健

褚时健,1928年出生于云南玉溪华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父亲早逝,作为长子的他,年纪轻轻便扛起了养活母亲和五个弟妹的重担。

21岁那年,褚时健加入了云南武装边纵游击队。

解放后,他被整编到地方政府工作,常常到玉溪地区的各个县,从各个方面考察下一级单位和个人的工作。

后排左二为褚时健

当褚时健来到呈贡县中心小学,校长口中最不听话的“马静芬”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把马静芬调来调去,想看看马静芬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

结果,他发现自己对这个年轻姑娘的好评越来越多:

“很努力,很认真,聪明,有想法。”

“做事说话利落爽快,而且原则性很强。”

一番考察下来,褚时健对马静芬产生了好感。

于是,他约她去城郊散步。

而马静芬对褚时健的工作评价很高:

“这个领导实事求是,说话都在道理上,而且不啰唆。”

因此,她大大方方地赴约了。

褚时健夫妇与女儿

02

1955年10月20日,褚时健和马静芬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这年,他27岁,她23岁。

婚姻的初期,这对夫妻矛盾重重。

马静芬,自幼在富贵之家长大,她对于爱情和生活有着浪漫的憧憬。

而褚时健,自少年时期起便为生计四处奔波,他习惯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知道怎么体贴妻子。

多年后,马静芬提起褚时健当年的粗心,依然有些无奈:

“我怀女儿的时候想吃鱼,我让他去帮我买条鱼,他竟叫我去食堂吃!”

1956年,两人的女儿褚映群出生。

褚时健也不懂得帮忙带孩子,马静芬心中的怨言愈发深重,她认为丈夫对自己“不关心,不体贴,不爱、不管。”

在情绪的驱使下,她甚至还提出过离婚: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如果你愿意,就起草一个离婚协议,我会毫不犹豫地签字。

不过,这些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在接下来的大风大浪中,很快就变得不算事了。

褚时健夫妇与一双儿女

两年后,30岁的褚时健因为同情“右派”,被打成“右派”,继而下放农场。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马静芬毅然抱着女儿,前去陪伴丈夫。

“我想得很明白,一家人怎么都要在一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马静芬身上的忠诚、忍耐、吃苦等美好品质,让褚时健感佩终生。

“她一个城里长大的小姐,抱着娃娃就过来了。什么叫患难夫妻,我是体会到了。有妻子和女儿在农场一直陪着我,我的日子好过多了,条件不管再差,不管别人把我打到多低,我们的家庭还在,互相之间就有安慰,比其他人要好了很多倍。这就是我那时候人生信念的最大保证了。”

褚时健全家福

03

1979年,51岁的褚时健得到平反,并担任了玉溪卷烟厂的厂长。

在此之前,褚时健曾在曼蚌糖厂担任副厂长,并在第一年就帮助糖厂扭亏为盈,展现出非凡的商业天赋。

曼蚌糖厂是地方小型企业,玉溪卷烟厂是国家大型企业,格局不同世面不同。

但褚时健有信心把烟厂搞好:

“做法上,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企业的职能是什么,不就是赢利嘛。我的宗旨从来都是要赢利,我走到哪里,无论大的烟厂还是小的糖厂,我都努力要赚钱。”

褚时健

最终,褚时健以17年之功,打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他将玉溪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

然而,盛极必衰。

1996年,他因贪被调查。

马静芬与一双儿女

事发之后,褚时健的妻子、妻妹、妻弟、外甥均被收审,女儿狱中自杀身亡,儿子远避国外,名副其实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999年,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

褚时健

04

2001年,褚时健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被减刑至有期徒刑17年;

2001年5年,褚时健因糖尿病到了严重阶段,保外就医,回到玉溪家中与妻子马静芬重聚。

这时,一个叫任新民的人,前来报恩了。

多年前,任新民带着大营街大队的建筑队,给玉溪卷烟厂修宿舍,不仅效率高,而且保证质量。

这让褚时健很是欣赏,决定以后厂里的房子都让他修建,两人因此成为互相欣赏的忘年交。

因为对任新民的信任,褚时健还在大营街的三个村,扶持了滤嘴棒厂、水松纸厂和铝箔纸厂。

多年后,大营街成为富裕安定的“云南第一村”。

因此,任新民一心要报答褚时健:

“在我看来,褚时健出手扶持,让大营街改天换地,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以前他在烟厂,要报答他的人太多,他也不需要。现在他遇到了难处,正是我们表达心意的时候。”

褚时健夫妇

任新民极力邀请褚时健夫妇,搬到大营街度过晚年。

褚时健答应了,带着妻子住进大营街一幢两层楼的别墅。

然而,他没有就此休息。

身上的疾病,让褚时健急切地想找点事做、找到新的精神支柱:

“如果闲下来,我会病得更严重。我十几岁在家乡时就帮着母亲谋生,从那时起,我就没有闲下来过,更没有混过日子。”

马静芬考虑到现实,也支持丈夫:

“我们要吃饭,要养活外孙女,只靠我的退休工资支撑全家人过活怎么行?我们不能坐吃山空。”

于是,褚时健与马静芬决心在云南玉溪的哀牢山,承包荒山,种冰糖橙。

褚时健夫妇

那么,创业的资金从哪儿来呢?

大营街一些老朋友,听说褚时健要租地种橙子,主动来问褚时健:

“厂长,需要就开口,我们拿得出来。”

褚时健说:

“事情我有把握搞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那些朋友赶紧说:

“什么时候都可以,赚了钱就还,赚不到钱就不还了。这个不是问题,先把地拿下来。”

最终,褚时健承包了2400亩荒山,投入了1850万元的资金。

到了2007年,他就全部还清。

“种橙这件事,我2002年正式开始搞时,借了1000多万元钱,到2007年的时候就全部还清了。”

褚时健

05

那么,褚时健究竟是怎么东山再起的呢?

2002年,褚时健成立新平金泰果品公司,并为冰糖橙取了一个品牌名:“云冠”。

多年来经营企业的经验,让他深知:

第一、无论是什么时代,生产型企业的命脉都是产品质量;

第二、无论是什么行业,产品质量都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把控的。

因此,褚时健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由于产品过得了关,前几年的销售靠朋友帮忙,这个几十吨、那个几百吨地团购,慢慢就消化掉了。

褚时健夫妇

然而,褚时健夫妇明白,这样的销售模式不能长久。

当时,褚时健管生产,马静芬管销售,她带着橙子四处参加展销会,吃了不少苦。

一天,她想出一个主意,提议打“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横幅。

褚时健起初不同意,他想低调点,但马静芬坚持。

横幅一打出,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好奇心,大家纷纷抢购!

毕竟,“烟王”褚时健的名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渐渐地,“褚橙”的名字被叫开了,“云冠”反而被渐渐淡化。

2008年,褚时健的外孙女圆圆和外孙女婿李亚鑫,从国外留学归来,开始抓褚橙的销售。

两个年轻人为褚橙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产量开始飞速增长。

2012年,一家叫“本来生活”的电商网站(主营生鲜果蔬),希望跟褚时健合作。

外孙女婿李亚鑫,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北上广的经济模式要先内地一步,电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褚橙通过电商进入一线城市,说不定是个好开头。”

之后,“本来生活”的创始人喻华峰、这位曾经的媒体运营人,用互联网思维,对褚橙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包装——

➢品牌定位:

褚时健种的冰糖橙

➢广告语: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

➢褚橙卖点:

励志橙

➢文案:

85年跌宕人生,75岁再次创业,耕耘十载,结出2400亩累累硕果和24∶1的甜酸比,逆袭的喜悦,是中国人欣赏的甜。

与此同时,喻华峰团队还写了几篇宣传文章《褚橙进京》《褚橙借电商入京》,并请微博大V王石、韩寒等意见领袖转发。

因为产品人格化和营销故事化,褚橙迅速走红!

褚时健夫妇

褚橙的意义也随之超出产品本身,变成了一个老人永不放弃、不服输的励志精神,受到年轻人的热切追捧。

很多人默默地订购一两箱,一是感奋于八旬老人褚时健的创业励志,二是品味一下哀牢山的甘甜与苦涩。

拿网友的话来说就是:

“这哪是吃橙,这是品人生!”

可见,褚橙的成功,带有极大的互联网时代特征。

2014年,褚橙的销售额为1亿多,纯利润为7071万元。

褚时健也凭借卖橙成为亿万富翁,一代“烟王”再次变身为“橙王”。

褚时健夫妇

06

从褚时健决定种橙的那一刻起,马静芬便从丈夫的背后走到了他的身旁,成为与他并肩而立的战友。

在褚橙火了之后,当地政府提议把褚橙基地作为县里的新农业示范点,打造一个“褚橙庄园”。

褚时健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妻子马静芬。

褚时健夫妇

2013年,81岁的马静芬,开始修建打造占地3500平方米的褚橙庄园。

她从设计图纸到建材选择、到组织人马,全部亲力亲为地监督和操心。

“老头子把它交给我了,我就要把它做好!”

马静芬与董明珠

马静芬总是在人生关键时候表现出大家风范,这次也不例外。

在她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淑德,也有现代女性的独立自强。

后来,马静芬和董明珠一起登台领奖,成为“中国商界女性领袖50人”之一。

褚橙庄园建好后,吸引了无数渴望成功的中年人和年轻人前来参观学习。

其中,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也登门拜访褚时健。

他希望从褚时健夫妇身上,加持到触到人生低点后的强势反弹力。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对于外界的关注,褚时健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他表示:

“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时有多少褒扬,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会说上一句:

‘褚时健这个人,还是做了一些事’。”

褚时健夫妇与重外孙

2019年,褚时健因病去世,享年91岁。

他的追悼会,在玉溪殡仪馆举行。

多年来,无论褚时健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马静芬始终陪伴在他身边。

如今,到了告别的时刻了。

马静芬含着眼泪,真挚地说:

“我记得曾经有人问我来生要如何过,我的答案是,来生还要嫁给褚时健。”

参考书籍:《褚时健传》——周桦

0 阅读:0
历史不惧孤

历史不惧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