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艰难曲折,生命仿佛一叶漂泊的孤舟,在岁月的长河中跌宕起伏,不断地遭遇狂风巨浪,不停地穿越险滩暗礁,却又坚定地相信可以冲破迷雾,迎来曙光。
每一次挫折,都将化作前行的动力;每一场雨雪,也会激励心中的斗志。古代一位诗人就曾带着伤痛,昂首迈向前路,并用诗句谱写生命华章。下面一起欣赏其佳作:

晚望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经旬不出户,小立柳烟中。
新水鸭头绿,斜阳牛背红。
家家望明月,物物待春风。
世外龙钟叟,因之叹化工。
裴景福在光绪年间登进士第,不久便授户部主事,此后又曾在广东多个地区担任知县。诗人晚年返回故园,过着悠闲的退隐生活。
裴景福曾亲眼目睹晚清时期的剧烈动荡,同情很多百姓背井离乡,悲戚自己经历过的一段贬谪生涯,心中时常感慨万千。
作者有一天傍晚独自走出户外,伫立在柳烟斜照的暮色里,一时间心潮翻涌,于是即兴抒写了生命与时空的深层对话。

篇含蓄地表明诗人的苦闷心境,当这位"经旬不出户"的高士推开窗扉,目光穿透的不仅是傍晚的氤氲,更是历史巨变前夕的一份焦虑。闭门十日,既指诗人主动与纷扰的乱世进行隔绝,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放逐。
作者刻意疏离尘嚣,然后“小立柳烟中”,勇敢迈出的这一步,瞬间成为才子重新审视世界的起点。烟霭模糊了远近,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暗示着诗人从尘世纷扰中暂时脱离,进入到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同时也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堪为名句,颇有唐人风韵。诗人将春天新涨的河水比作鸭头的绿色,那种鲜嫩、澄澈的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可以感受河水的清凉与灵动,春天的蓬勃气息也立刻就扑面而来。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牛背上,也映照出温暖而鲜艳的红色。
鸭头绿的水色是春日生命的萌动,牛背红的残照则是暮色沉降的象征。一绿一红,形成了冷暖色调的碰撞;一冷一暖,体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水的流动与牛的静立,构成了动静相宜、和谐美妙的画面。

颈联看似平常,其实蕴含深意。"家家望明月"表达出一种集体期待,却以"物物待春风"的拟人化表达,将时光从线性延伸转换为不断的盼望,从而注入了一份生命的律动。
细细品味,明月代表对美好过往的眷恋,春风则象征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诗人生逢乱世,又历尽坎坷,他与广大的贫苦百姓们一样,急切地盼望着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最后两句中,作者自称"世外龙钟叟",他仿佛一位游离于尘世之外的观察者,保持着对人间的疏离,又承载着对苍生的关怀。当诗人将目光从万物收束到自身,忽然就显示出有限人生与无边宇宙的冲突。"叹化工"的结语,正是作者礼赞造物主的精妙安排,也是对人生苦短的怅然喟叹。
晚清才子的五律,颇有唐人风韵,描绘出春日傍晚的绝美画卷。起首的柳烟具有一份朦胧意味,为后续的哲理沉思铺设氛围。鸭头绿的色彩与斜阳红的余晖并置,让生命的鲜活与时光的残照,形成了微妙的互衬。
最后"负平生"之叹并非颓丧,恰是诗人在勘破功名幻象后的精神觉醒。而今读者穿越百年烟云,有幸欣赏到这首诗作,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回响,也让人情不自禁地为才子的佳作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