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打不过粟裕情有可原,为啥却还惨败给韩先楚?三点原因很现实

冰烟评历史 2024-03-05 10:18:37

薛岳在国军内绝对属于能打的名将,同时也是“旧式军人”的代表人物。何为“旧式军人”?概括说来就两条。

其一:成名很早,高光时刻几乎都在解放战争之前。薛岳就是这类,抗战期间的无敌般存在“老虎仔”,长沙战役时期连败日寇,干掉了十万头鬼子兵(据其晚年回忆所说),堪称国军第一人。

其二:在解放战争时期,却打出了“反差”。即,解放战争时期很拉胯,尤其跟高光时刻想一比简直没眼看——是不是薛岳也这样?

同理,不仅国军内有这种现象,咱这边也是存在的,由此还一下子成全了傅作义的无敌。可横行华北的傅作义,却愣是怕“头戴狗皮帽子”的四野……

那么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说来说去,笔者认为就是学习能力出了大问题。用书面上的说就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不足。不信?可以举个例子。

刘伯承之所以能当一辈子的“军神”,就是得益于此。以至于连王耀武都赞叹。那是国共谈判期间,王耀武曾跟陈毅会面,就当着陈毅的面表示过:你们共军的高级指挥官,如刘伯承等总是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探讨问题等等。

而我们国军就是那一套,一如既往的在报刊上吹牛、注水。至于将领们则都忙着溜须拍马和升官发财——所谓学习?学习个屁!李云龙的这句名言,放在国军将领上,才是最合适的。

所以,薛岳的悲哀就在于此。在解放战争时期,坐镇最关键的徐州,一度也曾威风八面连战连胜。可当粟裕出手后,薛岳的噩梦就来了,因为薛岳根本就打不过粟裕,哪怕手握优势兵力,哪怕装备精锐,也遭到粟裕碾压,最终被蒋介石撤职了。

按理说,薛岳打不过粟裕,尚且情有可原。毕竟粟裕那是妥妥的“名将收割机”,可问题是当薛岳复出镇守海南岛时,他却还惨败给了韩先楚,那么莫非薛岳真打不过韩先楚吗?笔者认为,就在于如下这三点原因,都很现实。

其一:伯陵防线不是天炉战术

薛岳之所以抗战期间打得那么出色,用他的话说就是发明了所谓的“天炉战法”。那么天炉战法核心是啥?就是必须手握一支能打的“王牌军”。

因为天炉战法,就是一种后退诱敌,聚而围歼的防守反击战,这就决定了必须保证“炉心”(长沙城)不被击穿。而李玉堂的泰山军(第10军),王耀武的74军,就是这“炉心”。

现在是不是明白了,为啥泰山军和74军——日后的整编74师那么有名了吧?那真是经过“地狱之火”,淬炼出来的部队。

再看薛岳守海南岛时的伯陵防线,是不是也是防守战?按理说,这应是薛岳的看家本领,那么为啥却被韩先楚碾压了?就在于此刻的薛岳找不到“炉心部队”。

在没有炉心部队的情况下,就只能“据险硬刚”,等于是炉心在外,一旦外部被击破,那就扯犊子了。再说明白些就是,薛岳吹破天的伯陵防线,就是没有主心骨,丧失了灵魂的防线,外强中干。

在这种模式下,自然就抵挡不住我军悍将,韩先楚的旋风攻击了。也许有人会说,这纯属薛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笔者却认为,这就是薛岳无法适应时代的明证。

须知海南岛战役之前,曾发生过金门战役,让胡琏成了名。所以薛岳就开始学习胡琏的战法。比如金门战役时国军(胡琏)的总方针就是,在海陆空配合下的立体“海岸歼敌”方针。

薛岳的伯陵防线也是这套路,所谓“炉火在外”战术。但问题是,韩先楚岂能再重蹈金门覆辙?

说白了薛岳之败,根源还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否则也不会那么狂吹“伯陵防线”,结果他吹得越响,败得就越惨。若清醒一点,薛岳也不会那么吹嘘了。

其二:士气是个大问题

薛岳在抗战期间打得那么好,在于当时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涨。因此薛岳能有序且顺利的调动部队。可解放战争时期,就不一样了。

蒋介石早在1944年时,就开始疯狂扩军了,甚至为此不惜注水。比如老的新一军(郑洞国是军长)分裂为:新一军(孙立人是军长)和新六军(廖耀湘是军长),一下子注水成了两大王牌。

如此一来数量是有了,但精锐度和内部凝聚力必然下降。这就导致了当解放战争时期到来后,国军成分复杂,良莠不齐,战斗意志根本没法跟抗战时期相比。毕竟,抗战完后都想过安稳日子,可蒋介石却挑起内战,兵士为谁而战?

薛岳就曾为这事头疼,如跟粟裕作战时,他就把王牌部队一字排开,中间掺杂些杂牌部队,所谓能有个照应,结果却被粟裕直接击穿。以至于后来粟裕,还发展成了“老子打得就是精锐”,把整编74师直接吃掉。

粟裕的厉害就在这,学习能力太强悍,因为很快就又学会了,攻坚战或攻城战(济南战役),所谓一日千里。薛岳这种旧式军人,如何抵挡得住?

至于蒋介石他就一直活在“军阀混战时期”。用白崇禧的话说就是,妥妥“步枪指挥官”,更故步自封。

自上而下,即没解决为谁而战问题,精锐又都丧失,所以当薛岳守海南岛时,士气就成了大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好,国军自上而下几乎都被打得斗志全无,躲在海南岛上无非是残喘。

可偏偏此刻,薛岳的对手却又是旋风司令韩先楚,在这种态势下,别说薛岳了就是白崇禧指挥,也是必败无疑。

一则手无核心部队,二则士气低落。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现实,这就引出了第三点现实原因。

其三:琼崖纵队的优势

海南岛不是金门,因为上面还有咱的部队,这就是琼崖纵队。你别管这支部队能打不能打,只要海南岛内部有这样一股力量,就足够薛岳头大的。

所以,薛岳为了防止琼崖纵队配合韩先楚,就不得不分兵防守,已成其心腹大患。因为伯陵防线是“炉心在外”,若外有攻击,内有配合,所谓内外开花,啥防线都架不住。

事实也是如此,当韩先楚率队打上去后,就有自己人接应,这可是爽到飞的感觉。对薛岳来言,则是疼入骨的难受。

说来说去,薛岳惨败给韩先楚,败得无话可说,毕竟这三大现实原因,他一个都解决不了,就只能最终败逃至台湾去了……当然,以上也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权当抛砖引玉了。

0 阅读:242

冰烟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