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陈明仁和孙立人,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两位不但都是国军名将,而且还有两大相同之处。
第一:都不受蒋介石待见。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天子门生中的佼佼者。比如惠州之战中,就是陈明仁第一个冲上城头,让在后面指挥的蒋介石,一下子就关注到了这位可塑之才,言称: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的一面旗帜。
按常理分析,自此陈明仁的前途理应一片坦途了。可事实却是,陈明仁在惠州之战中闪了一下光后就迅速暗淡。当他再次发出耀眼光芒时,竟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平之战。
且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陈明仁虽打赢了四平之战,哪料却遭到蒋介石和陈诚的排挤和打压,以至于从功臣到罪人转变之快,至今都让人目瞪口呆……陈明仁为何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蒋介石不待见他。
再说孙立人,他并非黄埔弟子,而是一位留洋派,手握含金量满满的洋文凭,大放异彩在远征军时期,一时风头无双。奈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也就哑火了。
杜聿明不喜欢他,蒋介石更是不待见,出局东北战场后,就被踢到台湾替蒋介石去操练所谓的新兵去了。等蒋介石败逃到台湾后,孙立人才迎来了春天,哪料随着蒋介石坐稳,孙立人的苦日子也就来了,为何如此?
一则理念啥的,跟蒋介石完全不同。二则孙立人手握重兵,蒋介石坐稳后必然要拿回兵权。三则就是孙立人跟美方的关系太好,让蒋介石有了危机感。
总之吧,孙立人成了绊脚石。于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所谓兵变,孙立人就稀里糊涂的成了第二个“少帅”,遭蒋介石软禁。所谓:卿非嫡系,必须消失。孙立人在蒋介石手下,其实就一直都是这待遇。
第二:都非常能打。这点就不多说了,两人都有经典战例。笔者只探讨一下,这两位名将的风格。笔者认为,陈明仁更接近“悍将”,顽强且凶猛。这点在四平之战中就有了体现,“先登”惠州,也是如此。
至于孙立人,则明显有股“智将”风采。即,孙立人更长于谋略,抓战机很出色,这点从其成名战“仁安羌大捷”也能看出。总之两人是国军方面公认的,非常能打的名将。
所以,倘若这两位名将能被蒋介石重用,那真就能给咱解放军制造出不少麻烦——起码比孙元良这位“飞将军”要强许多。
说完陈明仁和孙立人的两大相同之处后,那么这两位名将,谁更胜一筹呢?这就要从如下这两方面说起了,所谓:两方面比较过后,根本就没在同一档次。
其一:战绩方面的比较
只要涉及到对比,就必须要有战绩——也就是用成绩说话。而对于如陈明仁和孙立人这种名将来言,所谓的成绩,其实就是两人的经典战例的分析比较。须知能成为经典,必须要满足三点。
一则是对手强悍或同级别,二则是过程极端,也就是或一爽到底,或惊心动魄,三则是属于胜利者。
陈明仁的经典战例,毫无疑问就是四平之战,对手是谁?笔者不说都知道。过程更是惊心动魄。以至于此战过后,直接让四野(东北民主联军)产生了心理阴影。
哪怕后来在锦州战役的总结中,都出现了这样的话:锦州守敌虽多,但无坚强骨干,故不能像四平一样进行逐屋逐堡的顽强抵抗……潜台词就是,范汉杰虽也是黄埔一期生,之所以败得那么快和彻底,就在于他没有陈明仁那样的“硬骨头”。
这就是经典战例的威力。而所谓的名将,必须要有经典战例,让对手输得无话可说,还非常佩服。这同时也是为啥,咱毛主席给予陈明仁那么高评价的原因。
更是当陈明仁打赢四平之战,反被蒋介石遗弃后,白崇禧那么迫不及待的,就把陈明仁拉入自己“桂系”的原因。因此站在这个角度来言,陈明仁等于一下获得了至少三位重量级人物的高度认可。
所以,笔者一直都搞不懂蒋介石,如陈明仁这么牛的名将,又是他学生,他竟然那么豪横的敢舍弃,他不失败谁失败?
那么孙立人的经典战例是啥?自然是仁安羌大捷了!这一战的意义,跟陈明仁的四平之战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级别上。
仁安羌大捷明显不如四平之战,这点从参战人数就看出来了。仁安羌大捷中日寇是三千人马,孙立人投入的是一个团,即刘放吾113团,一千多的人马。
四平之战(三战四平或四平攻坚战),有说双方投入了30万人马,还有说是40万人民的,总之是十万量级以上!这一看就知道,根本没在同一档次。
之所以仁安羌大捷那么著名,一则在于有拉胯的英军为陪衬。二则是中国远征军是以少胜多战败日寇,所谓太出人意料了——其实说白了就是装备问题。
即咱远征军的装备一旦上来了,日寇就嘚瑟不起来。之所以国内抗战打得那么艰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装备问题——日寇三八大盖,你老套筒,咋打?
日寇迫击炮、山炮,我们是土炮,咋对轰?李云龙搞来意大利炮,够牛吧,可惜就两发炮弹……
千万不要误会笔者踩一个捧一个,笔者算哪根葱,可没这个胆量,仅是分析探讨。毕竟有时候“意义”是大于“实际”的,这点懂得都懂,并非是贬低孙立人的仁安羌大捷。
其二:影响力方面的比较
战绩有形的,影响力却是无形的。所谓一个主实,一个主虚,如此才全面。因为名将的等级,跟影响力是成正比的。
有人说,这一看就是孙立人碾压陈明仁,毕竟孙立人被美国和英国都授勋的。但笔者却要唱个反调,因为笔者认为,陈明仁远比孙立人更有影响力。
其一:陈明仁也是远征军,恐怕知道这点的不多吧?渡怒江,克松山,督战龙陵,血战龙山……陈明仁在远征军时期的战绩,可不比孙立人、廖耀湘等差。
之所以陈明仁在远征军时期不出名,似乎没啥影响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四平之战”更经典。即,论远征军时期,陈明仁是不输孙立人的。
其二:“黄埔一期的一幕旗帜”影响力大不大?四平之战的影响力大不大?陈明仁起义影响力大不大?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影响力大不大……
所以,陈明仁的影响力是立体的,孙立人的影响力,更主要集中在远征军时期,这样一对比,显然两人就又没在同一档次……
孙立人军事水平比陈明仁差,政治头脑更没法比。
李白加陈明仁王耀武加上彭总,周公坐镇,天下可定
将在摧城拔寨一战成名,帅在战略定输赢非一战胜负可比。
都是国军中的人才可惜都比较有主见,老蒋需要的是狗,这两位做不到,特别是孙立人是福吉立亚军事学院毕业的,早期是宋子文税警总团的,根本不属于老蒋。老蒋需要的是杜聿明这类听话的将军。
孙立人打富仗,强调火力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