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搁置的延迟退休又旧话重提:读懂了十六个字后可以长吁一口气

宛丝听涛 2024-03-02 14:00:47

本文较长,分别从十四五纲要中关于延迟退休的十六字原则,哪些人愿意延迟,哪些人又不愿意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各有哪些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对关注延迟退休的人群有所帮助。

最近,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又冲上热搜,源于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其中提到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从去年三月的大会后,延迟退休的话题少有提及,一度被认为是争议较大,需要反复论证,大概率会被搁置一段时间,没料到时隔近一年后,这个热了又冷的话题再度成为热门。

其实关于延迟的退休的话题讨论了很多年,网上也曝过很多似是而非的方案,包括各种渐进退休的时间表,而官方关于延迟退休的关键词并不多,最有权威的表述只有十六个字,出现在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五章第三节中明确指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这些内容人社部相关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曾提及,是到目前为止最权威的声音。尽管最终方案没有出台,但是仔细解读一下,这十六个头字实际上已描述了延迟退休方案的路线图。

十六个字内涵丰富,勾勒了事关退休延迟的总体框架和构想,既然出现在十四规划及二○三五年的远景目标纲要中,未来关于延迟退休的具体规定不会超越这个框架。

关于小步调整

小步调整顾名思义,就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进行调整,不会一次性大幅度地进行调整,更不会一步调整到位。

延迟退休的调整目标年龄如果是男女都延长到65岁,那么就一年延迟0.5年,也就是6个月,或略短或略长,不会一下子一步到位马上实行65岁退休,这样既可兼顾调整后退休职工的承受能力,又能保持政策调整前后的退休政策规定能够有效衔接。

小步调整实施起来,改革的坡度小,阻力消化难度小,尤其是退休职工能够承受。假如2025年元月份男性60岁、女性55岁退休,2026年实施延长6个月,也就是2026年6月就可以退休,前后也就几个月,在等待退休期就度过了,压力不大。

关于弹性实施

弹性实施可以说是延迟退休最具人性化的规定,这种延迟是弹性的延迟,并非刚性规定,弹性既可是退休人群对象的选择,如工作强度小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可以选择延迟退休,劳动强度大,社保缴费压力大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继续选择按现行规定年龄退休,男性可以选择按现行规定年龄退休,退休时间早5年的女性可以选择与男性同龄退休。

在退休年龄的弹性上,退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退休的具体年龄,比如可选择一次到位65岁退休,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在60岁至65岁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也可以选择按现行规划的年龄申请退休。

弹性实施的规定,将选择权交给退休人员,由将要退休的人员自主决定延迟多少时间,这样实施起来难度就小顺利得多了。

关于分类推进

分类推进,既可以从地区上进行分类,退休年龄可以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较大,特别是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高原地区退休年年龄可以略早或者继续按现行退休年龄规定退休。

分类推进,还可以从行业上进行分类,不同行业之间,有的行业劳动强度较大,如矿山、高空、冶炼及其他劳动强度大,体力透支多的行业,另一些是强度较轻的室内轻体力劳动,平时休息体力能快速恢复及时补充体力的行业。

分类推进,也可以从性别上进行分类,男女之间由于生理各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差异,延长退休年龄,会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拿捏合适的方案和年龄,不会不分行业,地区进行“一刀切”式的延长,会“分类推进”

关于统筹兼顾

延迟退休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的人群和 利益,既要考虑不同人群的核心关切,又要考虑延迟的可操作性,因而肯定会统筹兼顾。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会引起一些法律关系的产生和终止,同时时间延长也会引起一些新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也要衔接好,配套好。

例如与现行退休年龄规定相吻合的执业资格制度一般也是到60岁终止,如房地产估价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继续注册的最大年龄也是60岁,那么延长退休年龄后,这些执业资格注册的年龄需不需要相应延长执业年龄?如果不需要延长,会造成这一部分人力 资源的极大浪费,延长的话,就需要统筹兼顾出台一系列这方面的规定。

还有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方案,退休金的计算和领取方式有无变化,如何引导70后80后对职业规划进行调整等,退休年龄延长后老人照顾年轻人的小孩子时间变少,托幼事业需不需作出一些相应的规定,现行的休假制度如何进行调整,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好,也可以区分轻重缓急与延长方案同步出台,或相继陆续出台,不太会“单兵突进”,规定延长就马上延长不考虑相应的保障机制。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延长退休

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群主要是:

灵活就业人员,这部分人群也就是慢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人群,总体来说就业不稳定,相当一部分没有固定工作,他们不愿意延长退休源于两个压力:

一是社保缴费压力,按现行社保缴费规定,灵活就业人员按照社平工资的的20%缴费,这还只是养老保险这一部分,即使按照社平工资的最低档60%档缴费,一年的缴费就是近万元,若按照社平工资缴费则养老保险费用一年就超过1万元了,这对于靠打零工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确实有相当大的压力。企业职工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养老保险缴费中单位应缴的部分,由单位承担,个人只需承担8%,压力相对较轻,20%的缴费比例中单位缴纳的部分由个人缴纳压力较大。

二是工作很难找,存量灵活就业人员中除极少数是大中专毕业生外,绝大部分是原来企业改制后的下岗人员,以及新增未就业人员,年龄越大工作越难找。机关事业单位超过35岁就无法再报考,企业也将这个年龄作为招工的年龄门槛,只有一些重体力活,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岗位才会接纳一些年龄略大的就业人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活儿想干体力也跟不上,力不从心。

工作难找,社保缴费年年增加,每晚退休一年意味着少数拿一年养老金,多缴纳一年费用,这少进多出加在一起,一年最少就是三至五万元的费用(养老金就按月平3500元算的话,少拿一年就是42000元),这个账谁不会算呢,所以延迟退休的话灵活就业人员权益受影响最大,他们当然不愿意延迟退休。

除了灵活就业人员外,重体力活劳动者也不愿意延迟退休,在岗时劳动强度大,体力透支过多,再延长的话精力跟不上,等到真正退休后,享受退休生活的时间变短。

哪些人群愿意延迟退休

客观地说,各个阶层和职业人群中既有愿意延迟退休的人,也有不愿意延迟退休的人。总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中愿意延迟退休的人还是占多数。

这部分愿延迟退休的人,不愁另行找工作,缴费压力相对较轻,上上班有比较规律的生活约束,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尽管退休后可以有大把的时间享受生活,而事实证明,很多退休人员退休后人体衰老得特别快,一下子从有规律和约束的生活回到自由散慢的状态,其实对身体并没有多大好处。除非爱好多,退休后闲不下来的人有事可干。

对于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尤其是医生、律师、会计师,特别是女性,55岁左右正是职业的成熟期和黄金期,这个年龄段退休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其实,对于女性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早些年就有一个各地自行掌握的规定,对于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任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女性干部,可以按60岁退休办理,只不过不是强制执行,如果本人有延迟退休到60周岁的意愿,单位工作有需要,年满60周岁的女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基本都留岗了,当然本人不愿意延迟的话,还是按现行退休年龄退休,规定的用词是”可以“,而不是”应当“或”必须“。

延迟退休各有哪些利弊

延迟退休无论对哪个人群来说,有利的方面就是养老金增加,每多缴费一年缴费系数及个人账户余额都会有相应的增加,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来说,受益最大。除了养老金外还有两笔隐形的账可以算一算。

一是住房公积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不是到手工资,而是上年度收入,平均按月收入全口径13000元(包括社保缴费等)计算,月单位缴存(比例是12%)的部分近1600元,一年就是20000元,晚退5年静态公积金收入可以多拿10万元。

二是工资收入多,养老金肯定比工资少,在岗时工资收入与养老金相比平均要多3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同年龄段职工在岗工资比养老金月多出3000元以上,这样一年就是36000元。

仅仅上面两笔账一算,晚退一年就可多拿5万元以上,对于靠工资收入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人群来说,晚退休一年可以多些收入,又可以有规律地打发时间,这么说来延迟退休不见得是坏事,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抵触情绪普遍少得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同样的事情对其他就业人群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多重复了。

当然角度站高一点的话,普遍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来说,抚养比降低养老金支付压力大,每延迟一年就可减少不少养老金的支付。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的。

至于不利的方面,享受退休后休息的时间减少,钱再多还是要有时间来消费,不能用于消费的钱也只是一个数字,每晚退休一年,意味着少休息365天,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

还有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早退休一年就可早上岸一年,少一年的风险,毕竟现在平稳地退休安享晚年也是对职业生涯的一个圆满总结。

0 阅读:0
宛丝听涛

宛丝听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