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快过年了,本来是阖家欢乐、齐家团聚的好日子,可到了闺蜜那里却成了忧愁
我问她为什么
她告诉我:“每到了过年,一大帮攀比的人就出现了,特别是我大哥一家子,每次过年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女儿考了多少分,以至于我女儿最讨厌看到他们”
私底下我们谈论这些话时,闺蜜也愁眉不展,总是责怪女儿玻璃心,别人说点什么就承受不了
事实上,包括我们成年人在内,能坦然接受缺点的,又有多少呢
孩子内心不够强大,也并非是他们本身玻璃心严重,而是家庭环境造就了性格缺陷
想要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那有些话就要尽早叮嘱了:
01
让孩子有安全感的话
有安全感的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内心的力量会更强大,特别是有父母撑腰的孩子,也会成长得更优秀一些
认识一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是招人喜欢的可爱性格,可前段时间却收到了她妈妈的求助
真相原来是小女孩本身长得稀罕人,每次路过邻居家门口时都会被热情地抱一下、再亲一下,有时候还防不胜防地来一句:“你妈妈不要你了,跟阿姨回家吧”
虽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但心里面听了还是不舒服,特别是孩子听了这些话后内心变得特别脆弱了,每次都是脚跟脚地跟着妈妈,仿佛妈妈一离开,下一秒就会被抛弃了
还有一个女孩,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妈妈
本以为妈妈会安慰她,为她撑腰,可妈妈不是说“小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正常得很”,就是指责:“为什么那个孩子就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肯定是你先招惹别人了”
本来还抱以期望的眼神,也瞬间落寞起来,自此不管发什么样的事情都只字不提了
…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
不管是别人说的“你妈妈不要你了”的玩笑话,还是“你先招惹别人”的不信任,都给孩子内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与阴影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自然也无法真正地乐观开朗
想让孩子内心变得更有安全感,那父母就要成为孩子的底气,并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内心力量
比如:
孩子被开玩笑时,告诉Ta:“妈妈连自己都可以不要,但绝对不会不要我生的宝贝,因为你是我的全部呀”
孩子遇到困难时,告诉Ta:“不要怕,只要是你需要帮助,那爸爸妈妈永远都会在你身边,为你撑腰的”
孩子做错了事时,告诉Ta:“尽管你做错了事情,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犯错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承担错误并纠正问题,就已经胜过了很多人”
孩子烦躁反抗时,告诉Ta:“你的伤心妈妈理解,可是妈妈心里也不太好受,过来我们一起抱抱”
02
让孩子有创造力的话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保护兴趣、快乐、还有创造力,才能养出一个内心能量强大的孩子”
事实确实如此,成绩只是孩子学历上的一个数字,健全内心、和充满美好快乐的记忆,才是幸福人生最基础的配置
刚放寒假那几天,朋友那刚上初一的女儿就暴跳如雷地对她大声控诉:
“我都累一个学期了,好不容易放假,我就不能好好玩几天吗?我不就是想看会小说,怎么就不行了”
“我是个人,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凭什么限制我的自由,凭什么让我必须听你的”
讲真的,兰妈和大女儿之前也经常陷入这样激烈争吵
我说的话她不爱听,她说的话我也不爱听,两个人更是一言不合就争吵不休
直到某一天,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她崩溃地诉苦说:“我实在是被逼得喘不过气了,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呢”
听完这番哭求,内心突然被刺痛了一番,也瞬间醒悟过来:“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保持对学习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一旦过多过度的压迫使孩子产生了厌学兴趣,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说,想要养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那就要让孩子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创造力、与热爱活力
比如:
想听听孩子的心声时,问问Ta:“我可听听你的想法吗?我需要征求你的意见”
希望孩子大胆讲话时,问问Ta:“你的声音很好听,我好喜欢听你讲讲故事”
希望孩子积极学习时,问问Ta:“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写作业,妈妈好想跟你一块学习新的知识”
希望孩子保持创造力时,问问Ta:“你的意见是什么?这样的想法很有创意哦,如果能运用在生活中就更棒了”
03
让孩子更加自信的话
有人说,养出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才是一段教育里最大的成功
讲真的,这句话我特别认可
还没有过年,表姐就把她那多年没有回家的闺女提前送回老家
大概是多年没见面吧,七大姑八大姨对孩子也特别热情,特别是小姨和二姨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哎呦,这才多长时间没见面呀,你都胖成这样了”
本以为听到这样的话,表姐女儿会玻璃心严重,没想到人家姑娘乐观开朗,还当场礼貌地回应说:“谢谢小姨和二姨的关心,我妈妈说了,胖人有福,她也喜欢我胖嘟嘟的样子,如果真的瘦成猴子一样了,说不准大风一吹,我就被吹跑了,那么你们就见不到如此可爱的我了”
就这样,大姑娘刚回家几天,就凭借她那高智商的讲话方式,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看着刚回家就备受宠爱的丫头,我从内心深处发出羡慕的声音,也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能养出如此乐观开朗的孩子
直到有一次聊天,我问她“你眼中的妈妈是什么样”时,她却告诉我:
“我的妈妈,我觉得她是全天下最好的妈妈,不管我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做了什么事情,她都会很认真地夸奖我”
“记忆中很深刻的一次,我考试没考好,考了三十几分,回家后不敢告诉她,结果妈妈发现我的情绪低落后,直接幽默地开口说:是谁养出这么多愁善感的女儿呀,晚上可得好好问问你的爸爸妈妈了”
“说完这番话,我噗呲一笑,然后直接告诉她考试没考好的事情,妈妈听后没有变脸,更没有露出失望的眼神,反而鼓励我、支持我,我的学习才因此得到了飞速的进展”
也是听完这些话,我才彻底明白了,表姐为什么会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女儿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表姐是一个懂得夸赞、也懂得肯定孩子的母亲,她深知孩子内心强大的力量,也给予了孩子丰厚的内心力量
我们想要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也是如此,平时尽可能地多一些语言方面的认可和正面评价,对孩子自我肯定的认知唤醒,可是大有帮助
一旦孩子重获信心,恢复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干劲与动力,那就没有什么能轻易波动孩子了
04
让孩子受人欢迎的话
高情商,有的时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为人社交养分
楼上邻居家有一个10岁小男孩,长得特别帅气干净,性格看上去也阳光开朗、没有一点大闹天宫的头疼劲儿
有一个周末,我带女儿去他家里做客,打开门的正是小男孩本人
看到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迎进门后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帮妈妈主动打下手,整个人看起来绅士又勤快
后来,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时也特别会照顾其他孩子,大家都喜欢跟他一起玩,也比较喜欢黏他,整个的人缘好、孩子王形象,简直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也本以为如此优秀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直到和邻居聊天间才弄清楚,好孩子的身后一直都站着一个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就拿几个孩子在一起争夺玩具来说
有一次生日聚会,男孩刚到手的生日玩具还没有捂热乎,就被小伙伴转手抢走
本以为邻居作为东家,会把自己的儿子教训一顿,然后再强硬让孩子交出玩具
可没想到,面对小朋友之间的争吵打闹,她并没有敷衍、更没有草草了事的态度去批评指责
只见,她首先问清楚缘由,然后又用幽默的口吻说:“看来我儿子受欢迎程度真的不赖呀,一个小玩具还人见人爱呀,可玩具也是有自己的小主人,大家再怎么喜欢也得征求下小主人的意见,你们说对不对呀”
如此幽默又高情商的发言,很快就让一场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开始了谈笑风生
记得姑妈家的小孙子串串,4岁了,身上的问题特别多
不管是家里人,还是亲朋好友来访,见面从来不喊人,到了外面也只会惹是生非,经常和小伙伴们大打出手,如果被家人制止后还不服气地朝着别人吐口水
平时在家里也是如此,动不动就情绪化,只要有一点不高兴就大吵大闹,乱扔东西砸人,然后还对奶奶和妈妈又抓又饶
再后来,姑妈从一名育儿专家那里寻得方法,每当孩子要乱发脾气时就幽默地打断说:“哎呦,宝贝的声音好大呀,奶奶听着好害怕,快来抱抱奶奶,求安慰”
于是,本来还一触即发的争吵矛盾,瞬间就成了骨肉至亲的形影不离
这就是所谓的高情商
父母用高情商对话和孩子沟通,孩子也会见精学精,自然而然地习得了高情商的处事能力,并适应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王
05
让孩子认真学习的话
遇到一位妈妈,和青春期叛逆女儿谈起“为什么要好好读书”时,她选择用自己的经历和孩子聊天说:
闺女啊,你以为妈妈让你好好读书的意义是什么?不只是考出好成绩、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而是提高你的知识眼界、让你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就拿你即将进入中学三年学习来说,如果你有幸考上了好的高中,那就代表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门槛,可如果你中考失败,那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接下来也会早早进入社会,别以为这是好事哦,虽然你可以早一些打工挣钱,可大学文凭、和初中文凭的薪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看爸爸和舅舅就知道,舅舅大学毕业,一个月拿着月入三万的工资,而你的爸爸初中毕业,每个月只拿着六七千的工资,爸爸想要给你买一个好点的手机,就需要把一个月的工资都花完,舅舅的工资却可以轻轻松松买2、3部手机
再看看你每次拿着零花钱出去买东西,是不是担心自己手里的钱会花光,也会跑好几个商店去看看价格再对比一下呢
所以呀,学历就是你实现人生价值的敲门砖,你学到的知识越多,自身的含金量也会越高,未来就是你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你
大概也是这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聊天方式吧,之前还一说话就嫌烦的浮躁心态,也在有方式的沟通下变得越来越和谐稳定了
再想想每年到了过年,很多家庭都为了沟通问题和孩子闹得不欢而散,我更加确信了沟通方式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学习方面进步缓慢、和同龄孩子相差比较大的娃,我们更要多一些耐心去慢慢激发孩子的读书认知觉醒
和孩子聊他们喜欢听的话题,然后再用己身的例子去慢慢感化孩子,当孩子能听进你的话了,对学习自然也就慢慢进入激进、认真、和自觉的态度
那么,关于希望孩子内心变得强大的一些话,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叮嘱与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