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到绝境,必有转机

一只有深度的社会虫 2020-06-27 23:48:17

独善其身,兼善天下!

1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蓝天白云;

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积水,艰难绝望。

王阳明属于前一种人。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岁时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

然而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人生的一场大雨,一场生死攸关的特大暴雨倾盆而下。

他因为出于义愤,上书皇帝言政,触怒宦官刘瑾,被打四十廷杖,贬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而设立的中转站,驿丞是驿站的小官,不入品级。王阳明离开京城后,刘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随,想寻找机会加害。

王阳明在钱塘江边抛下衣物,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途中又遇上飓风,一日夜间被大风刮到福建边境。

上岸后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夜晚去敲一座寺院的门,要求借宿,被一个和尚拒之门外。他只好找了一个无人管理的小庙,靠着香案睡觉。

半夜里,突然来了一只老虎,绕着走廊大声吼叫,却没有进去。

第二天清晨,那和尚想他一定被老虎吃了,却发现王阳明安然酣睡,喊他才醒。

和尚吃惊地说:“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否则怎么会没事儿呢?”就请他进寺。在寺里,王阳明遇到了一个曾经与他有一面之缘的道士。

道士为王阳明卜了一卦,得“明夷”卦,告诉他“君子利艰贞,晦可明”,意思是君子只要坚守自己的贞操,就能度过艰难,黑暗终会过去,光明终会到来。

王阳明决定先到南京探望父亲,再赴任贵州,离开时在寺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

其中一句是“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把所遭遇的凶险艰难看成是天空中的浮云。

2

到了龙场驿站,困难重重,没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又不通,因为水土不服,不久随从们都病倒了……

王阳明生火做饭,照顾生病的随从,并且唱歌给他们解闷;开荒种地,与当地的居民交流沟通,并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

在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不忘时常静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呢?”

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彻大悟,“圣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王阳明“心学”就此诞生,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时间一久,当地居民与王阳明的关系非常融洽,为他建造了“龙岗书院”,四周学子纷纷前来求教……这一切,为他日后得以迅速复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王阳明在“大雨过后”,选择了“抬头看天”。

这种朴实的智慧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在无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静的心态,默默地努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等待机会的到来。

“居易”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俟命”绝对不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消极心态,而是一种达观坦然的智慧。

“抬头看天”的王阳明终于得以悟道,“独善其身”之后,当然要“兼善天下”,他在龙岗书院赋诗云:“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他能感觉到,在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中,自己内心的力量正逐渐强大起来,龙场这个小地方是不能拘束住他的。

果然不久之后,王阳明就告别了龙场,踏上了辉煌而充满传奇的人生之路。

可见,“大雨过后,抬头看天”的智慧,是一种隐忍等待的韧劲,是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

是在不得已的境遇中,通过反求自身,以心去参悟生命,从而使内心无比强大,又慈悲善良。

3

人到绝境,出现转机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

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来后弥漫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无常的生活将绝境横亘在你的面前,也是把你置于人生转机的悬崖!

是粉身碎骨还是奇迹生还?是飞珠溅玉还是化险为安?绝境之中的你处于什么样的心态,都将决定最后的结局。

所以,请你相信,也请你珍惜“置身绝境”的转机,只有直面困难,锤炼自己,才会涌现新的智慧,绝境也就转为佳境。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不要低头看地,而是抬头看天,就会发现全新的天空!

0 阅读:0
一只有深度的社会虫

一只有深度的社会虫

夜深人静,点一盏灯。思考社会反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