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季节,我们经常可以在草地或路边看到蒲公英,但很少有人知道,不起眼的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蒲公英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本草纲目》中记载,蒲公英具有“乌须发,壮筋骨”的作用。
近年来,中草药提取物的研究为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现代医学也表明,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以及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对于皮肤瘙痒、热毒重的糖尿病患者, 有止痒活血之效。
有研究表明,蒲公英多糖在体外可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和α-糖苷酶活性。α-糖苷酶是食物中淀粉、寡糖和双糖水解为单糖的必需酶,而只有单糖才可从肠道吸收入血。α-糖苷酶活性被抑制,因此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生成,调节糖代谢,从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同样的,研究者用蒲公英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连续给药7天,结果发现可降低大鼠餐后血糖水平。而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显示,蒲公英水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胰岛素和GIR均无影响,表明其在不升高胰岛素、不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前提下降低大鼠餐后血糖,推测蒲公英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可能是减少了肠道吸收葡萄糖入血的缘故,进而,研究者将Caco-2细胞培养在Transwell聚碳酸酯膜上,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是否具有抑制麦芽糖水解和 (或) 抑制葡萄糖转运的作用,结果显示,蒲公英水提取物降低正常大鼠和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的作用与抑制小肠内麦芽糖水解和葡萄糖吸收有关。
由于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蒲公英也常被用于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蒲公英的嫩苗营养价值较高,吃法也很多,用开水焯烫后,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食用蒲公英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初春的四五月份,将新鲜的蒲公英摘取下来制作成干茶,平时直接泡水喝。
温馨提示:蒲公英性寒,体质寒的患者不能食用蒲公英,这类患者的身体不易发热,体质相对较差,若是再食用寒性的蒲公英可能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同时,对蒲公英过敏的患者也不适合食用蒲公英。
蒲公英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和机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糖友们可在咨询医生后,酌情食用,切不可盲目自行食用。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小编也知道糖尿病用药需咨询医生,还发这些乱七八糟信息。你知道很对老人会道听途说乱用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