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面纱揭开了,有人争相出手,有人不齿抄袭,不知道你怎么评价呢?欢迎把你的观点在评论区告诉我。
出道即巅峰的热闹过去了,我认为小米要真想造车成功,面前至少还有三座大山要翻。
第一座大山,是集团内部的财务压力。
新玩家造车,一定要做好先亏几年的准备。目前国内除了理想,还没有哪家新势力实现了盈利,都是亏本赚吆喝。去年,累计拿下350亿元融资的威马关门了;今年年初,有中东土豪站台的高合又是雷声阵阵。
小米SU7一定也是赔本赚吆喝,基础版21.59万,雷军说即便定价到24.59万也得亏,这话我信了。所以SU7卖得越好,小米亏得就越多。
有同学要说,小米汽车背后有集团撑腰,家大业大呀。这就是我想说的,其实小米的主业并不乐观,从2022年起,小米营收连续负增长,去年手机业务收入1575亿,同比减少5.8%,平均售价也下降了2.7%。
现在手机大厂都在拼AI手机,三星S24已经卖爆了;苹果也砍掉汽车专注AI去了,华为本身就有大模型,反观小米,现在还拿不出来足以一战的武器。
如果主业持续萎缩,小米汽车还有多大的底气呢?
小米造车的第二座大山,是白热化竞争的赛道。
在雷军宣布造车的2021年,新能源车还是朝阳行业,销量一年增长145%,特斯拉、比亚迪、小鹏、蔚来的股价也都在历史高位。但是到去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下降到37.9%,今年2月甚至不增反降了9.2%。除了理想,主流新能源车企股价都已大幅下跌。整个赛道进入高度内卷的阶段。
尤其是瞄准新中产的20-30万元区间,更是贴身肉搏,刀刀见红。
小鹏P7、智界S7、特斯拉model 3、极氪007,都是技术卷王兼价格屠夫,小米SU7想把他们PK下去,自己得先掉一层皮。
就拿极氪007比比吧,论轴距速度续航,两款车互有胜负、差别不大,但是极氪007起步价只有20.99万。消费者会怎么选呢?
小米造车的第三座大山,是不易掌控的供应链。
作为工艺最复杂的大众消费品,汽车身上有上万个零件,再大的车企也不可能自己全造了,所以只能依赖供应链。但供应链可不是好掌控的。
比如2021年的芯片短缺潮,让整车厂无芯可用,只能对着订单默默流泪。但是有2家例外,谁呢?特斯拉和比亚迪。
在别人因为缺芯片不得不停产时,他们仍然大干快上,抢占市场。
这背后除了研发实力强、可以实现自研芯片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供应链的垂直整合。
比如比亚迪,它控制着电池、电机、汽车电子、模具、功率半导体和内外饰等成本最高的零件的制造,除了玻璃、轮胎和钢铁,它都能自己做。
2020年,比亚迪把这些业务打包成弗迪系公司:弗迪动力做电机和混动系统、弗迪电池做动力电池、弗迪视觉做车灯、弗迪科技做汽车电子和底盘。王传福的野心是把弗迪做成新能源领域的博世。
这靠的是20多年的深耕。而新势力们还太年轻了,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领域,比如三电系统、外观设计、铺设渠道等等。至于供应链,大家只能做个整合者。
当然了,小米财大气粗,这两年投了60多家供应链企业,比较大的,做电池的有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做芯片的有比亚迪半导体、积塔,看上去把最核心的零部件解决了。可惜投资不是万能的,这次小米SU7电池用的是比亚迪刀片电池,核心芯片来自高通和英伟达,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雷军说,小米造车虽然晚,但晚有晚的好处,有后发优势,小米是在整个中国工业的基础上接过了接力棒,再往前推一步。但是雷军也说过,如果销量进不了全球前五,是活不下去的。造车是一场持久战,小米还有很多难关要过。你会考虑小米SU7吗?你看好小米的未来吗?评论区聊聊吧。
作者 |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