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两千多年,尸体到底腐烂了没有?

科学与历史 2020-03-01 23:14:51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名为嬴政,秦朝未创立时,他是诸侯国秦国的国君,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自此便制定远大战略目标,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先后覆灭六大诸侯国。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覆灭时,秦始皇正值三十九岁,至此,统一大业目标完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死后留下的巨大陵寝就神秘莫测了。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

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园布局复杂,封土、地宫、内外城等设计,皆与先秦时期的国君陵园不同。通过史料可知,秦始皇陵园的建设,是仿照当时秦咸阳城的布局。换言之,整个庞大的地下王国等于是翻版的“咸阳城”,成为世界奇观。发现了这么久却一直不得开掘,引发了众人无限遐想,其中一个便是关于秦始皇的尸体是否完好的保存下来呢?

首先,秦始皇死后的棺椁就不怎么好,属于木头棺,铜椁,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史记》中记载“下铜而致椁”所以,有学家提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椁,但是根据现在考察先秦和西汉墓葬的制度,发现当时“黄肠题凑”的木椁,便是当时天子实行的特权,但是,秦始皇是谁呢?怎么可能会使用木这种棺椁呢?而且,《汉书》中记载到,“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饰以翡翠”并且特别华丽,最主要是前无古人,就属我最豪华,但,如果棺椁上涂有涂漆,就只能是木椁了,因为只有木椁才可以是有漆。

其次,秦始皇死的时候,尸体没有保存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一些史料的记载来看,秦汉时期尸体的防腐技术,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都知道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良好的尸体防腐技术,因为在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一具女尸,尸骨保存特别完好,最主要的是秦朝和西汉之间的时间相差不远,所以秦始皇的尸体应该能保护的很好,但是,秦始皇的尸体例外。

还有,史载秦始皇病逝的时候乃是炎热的夏季,司马迁的《史记》中曾如此记载:“棺载辒凉车中……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魚,以乱其臭。”也就是说炎热的夏天,秦始皇的尸体于马车中运输,且马车内温度更高,尸体不由的散发出腐臭之味,且当时赵高为了隐瞒秦始皇已经病逝的消息,为避免走漏风声便将一筐鲍鱼放入车内,以此掩盖尸体的腥臭味。而后进宫长达两个月的运输,尸体才送回咸阳。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0 阅读:31
科学与历史

科学与历史

天文使人开阔眼界,历史使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