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高速的兄弟姐妹们发现没?导航里冷不丁弹出个 “请谨慎使用辅助驾驶” 的提醒,浙江、广东的交警还专门发通知,说暴雨天、隧道里最好关掉这些功能。按理说现在车企都在吹智能驾驶多厉害,怎么官方反而泼冷水呢?这事啊,跟咱们开车的安全息息相关,得掰扯掰扯。
有个车主大哥在网上吐槽:开着 “自动跟车” 功能走神,结果前车急刹,车子愣是没反应,差点撞上。这可不是个例!中消协去年调查过,60% 的人以为辅助驾驶就是 “全自动”,30% 的人觉得开了就能解放双手,直接在车上玩手机、喝水,心是真挺大!为啥会这样?你看车企广告咋吹的:“全程 0 接管”“自动变道如老司机”,配上画面里司机双手抱臂的样子,谁看了不迷糊?但现实是,现在大部分车还是 L2 级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 “你开车,系统帮你搭把手”。遇到暴雨天摄像头看不清、白实线磨损、前车突然加塞,系统分分钟 “掉线”,最后还得你踩刹车。高速上的提醒,说白了就是喊醒那些把辅助驾驶当 “代驾” 的人:技术再好,也代替不了你的眼睛和脑子!
网友评论特别扎心:“小米根本没智驾,靠手机支架充数;华为的智驾是真能打,事故率超低。” 这话糙理不糙。你去 4S 店看,有的车宣传 “智能驾驶”,结果就是装个摄像头,连车道居中都歪歪扭扭;但华为、小鹏这些,砸了几百亿搞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人家的智驾在高速上能自己超车、进出匝道,事故率比普通司机还低。问题就出在这儿:市场上有认真搞技术的,也有靠营销骗钱的。普通老百姓哪分得清谁真谁假?交警统一喊 “慎用”,其实是给所有人提个醒:别管车企吹得多神,先搞清楚你的车到底有啥功能。就像网友说的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万一遇到个假智驾出了事,最后整个行业的信任都得跟着买单。
最扯皮的就是责任问题。比如有车主开辅助驾驶撞了,找车企索赔,车企说 “说明书里写了要随时接管,是你自己没注意”;车主不服:“你广告说‘自动跟车’,我才放松的!” 更有甚者,有的车企悄悄把 “辅助驾驶” 改成 “智能驾驶”,玩文字游戏,让用户误以为更高级。交警说得明白:不管系统叫啥名,法律规定驾驶员永远是第一责任人。举个简单例子:你雇了个帮手(辅助驾驶),结果帮手没干好,难道你能说 “这事儿跟我没关系”?该盯着路况还得盯着,别想着甩锅。
现在智能驾驶装车率越来越高,40% 的新车都有这功能,但很多人根本没搞懂咋用。就像当年电动车刚出来,大家只知道充电,不知道电池咋保养。现在高速的提醒,其实是帮咱们补 “用户教育” 这一课:辅助驾驶是工具,不是大爷,你得会用、慎用,不能依赖。网友有句话说得好:“别因为有的车不行,就说所有智驾都不行;也别因为有的车行,就觉得自己的车也能行。” 技术好不好,得看车企有没有真投入;但安全不安全,全在咱们自己有没有绷紧那根弦。下次开车时,记住这两句:手可以搭在方向盘上,但脑子必须全程在线;辅助驾驶能省力,但省不了责任。
说到底,开车这事儿,技术是助力,人才是核心。那些导航里的提醒,不是不让用辅助驾驶,而是让咱们别高估技术、低估风险。你说,这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心里是不是更踏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