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飞一通到百发百中,中国重型迫击炮的升级之路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1-23 04:40:59

从乱飞一通到百发百中,中国重型迫击炮的升级之路

引言

1947年陕州之战,一种奇特的武器让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它外形酷似大油桶,发射时需要点燃导火索,炮弹在空中毫无规律地飞行,但落地后却能掀起惊天动地的爆炸。这种被敌人称为"没良心炮"的简陋武器,竟成为解放军攻坚战中的制胜法宝。从这种原始的抛射装置,到今天精确制导的重型迫击炮,中国的重型迫击炮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解放军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这样一种看似粗糙的武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土法上马的"没良心炮"时代

1947年春,陕州战役前夕,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队的工兵们正为一个难题发愁。敌军在城内构筑了大量坚固的碉堡工事,普通步兵难以攻克。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解放军缺乏重型火炮,攻坚时只能让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接近碉堡,用炸药包强行炸毁。这种打法伤亡惨重。

4纵11旅工兵连连长聂佩彰带领工兵们反复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8号雷管爆炸时,能将5.62公斤重的物体抛出100米远。这个发现让聂佩彰灵光一闪:何不利用炸药的爆炸力,把大型炸药包送到敌人碉堡附近?

经过反复试验,聂佩彰和战友们制作出了第一代抛射筒。这是一个用废弃汽油桶改装的简易发射装置,筒长1米,口径0.3米,底部安装了专门的药室。这种土制武器能将重达6-8公斤的炸药包抛出300余米,爆炸后的冲击波可以摧毁方圆10米内的一切目标。

陕州战役中,这种武器首次投入实战。东门战斗打响后,工兵们架设了15具抛射筒。第一轮齐射,就将敌军前沿的铁丝网和火力点炸得粉碎。紧接着的连续轰击中,十几个总重近千斤的炸药包同时落地爆炸,震得附近的房屋都摇摇欲坠。

这种威力惊人的武器很快在解放军各部队中推广开来。各地工兵分队开始自行制造改良版本。有的部队将口径加大到400毫米,能发射20公斤重的炸药包;有的改进了瞄准装置,提高了命中精度;还有的制作了专门的击发机构,提升了作战效率。

在淮海战役的李围子战斗中,抛射筒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解放军集中了一个排的抛射筒,采用梯次发射战术。第一波3具抛射筒负责清除障碍,其余抛射筒则在总攻开始后密集开火。十几个炸药包的连续爆炸,不仅摧毁了敌军的工事,还在心理上给守军造成了巨大压力。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给这种武器起了个绰号叫"没良心炮"。这个名字形象地道出了它的特点:发射时看不出方向,落地时威力奇大。板桥集战役中,一发炸药包就让敌军一个突击排全军覆没,被炸死的士兵几乎都是被震波夺去了生命。

虽然这种武器存在着射程近、精度差等缺点,但在解放军缺乏重型火炮的困难时期,它为解放军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援。即便到了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仍在使用改进型抛射筒对付联合国军的坚固工事。这种看似粗糙的武器,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困难条件下的创新精神。

二、首次仿制的艰难探索

朝鲜战争之后,解放军逐步开始了火炮装备的现代化转型。1955年,第一批仿制苏联M43式120毫米迫击炮的样品在工厂里诞生。这是解放军首次尝试生产重型迫击炮,技术人员面临着重重困难。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连最基本的钢材质量都难以保证。第一批试制的炮管,有三分之一出现了裂纹。技术人员反复改进工艺,终于在1956年完成了55式120毫米迫击炮的设计定型。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1956年初,军方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研制160毫米口径的重型迫击炮。这个口径在当时堪称"巨无霸",一发炮弹就重达62公斤,是55式120毫米迫击炮弹重量的四倍。

为了保证安全性能,技术人员在研制过程中采取了特殊的设计。炮管采用双层结构,内层用特殊钢材制造,外层则用普通钢材包裹,这样既保证了强度,又节约了珍贵的特种钢材。

1956年8月,第一门56式160毫米迫击炮在靶场进行试射。发射时的场面令人难忘: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颤抖,炮弹落地后炸出了一个直径5米、深2.5米的弹坑。

这种大威力的迫击炮很快就在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派上了用场。由于金门岛上地形复杂,很多军事目标都藏在山的背面,一般的榴弹炮打不到。而56式160毫米迫击炮可以实现80度的高射角,正好能打击这些"躲起来"的目标。

解放军在距离金门最近的小峪岛上部署了12门56式重型迫击炮。每次开火,炮弹都会从近乎垂直的角度落下,给金门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国民党军方一直搞不清楚是什么武器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直到发现了一枚未爆炸的炮弹。

不过,这种重型迫击炮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没有安装反后坐装置,每次发射时的后坐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在松软的地面上射击后,炮座会严重下沉,有时甚至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把它挖出来。

此外,架设和装填也十分费时。炮兵们要先挖一个直径两米、深半米的炮座坑,光这一项工作就需要6分钟。装填时还要手工捆扎药包、安装引信,操作十分繁琐。

到了1961年,56式160毫米迫击炮停止了生产,总共制造了400多门。它们主要装备在军师级炮兵团,每个炮兵营配备12门。这些重型迫击炮一直保存到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后一次发挥了作用。在八里河东山战斗中,一发160毫米炮弹就造成了重大杀伤。

三、改革探索与技术突破

1970年代初,解放军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重型迫击炮太重,轻型迫击炮威力又不足。为此,军方决定研制一款全新的迫击炮,这就是后来闻名的71式100毫米迫击炮。

71式迫击炮的研制团队别出心裁,首次采用了分体式设计。整门炮被分解成三个主要部件:炮身重28公斤,底板重25公斤,支架重21公斤。这样一来,一个7人的炮班就能轻松携带一门完整的迫击炮和充足的弹药。

1971年夏天,71式迫击炮在戈壁滩上进行了首次实弹射击试验。技术人员采用了特殊的缓冲装置,使炮弹在发射时能够平稳上升。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射击精度,还减轻了炮手的操作负担。

这款迫击炮很快就在军队中获得好评。一个炮班只需要3分钟就能完成架炮,2分钟就能转移阵地。更重要的是,它的射击精度远超预期。在1000米距离上,50%的炮弹能落在直径40米的圆圈内。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成了71式迫击炮大显身手的舞台。在高平战役中,一个炮兵连被派去支援突击部队。当时越军在山顶构筑了坚固工事,普通步兵难以攻上去。炮兵们把71式迫击炮架在离敌阵地800米的山坡上,利用其高射角优势,连续发射了40发炮弹。

这次精准打击摧毁了越军的三个火力点,为步兵突击扫清了障碍。战后统计显示,在整个高平战役中,71式迫击炮的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85%。

这种出色表现促使军方继续改进这款武器。1989年,改进型的89式100毫米迫击炮问世。新型号在保持轻便性的同时,将最大射程提高到了6000米,比71式提升了整整37%。

89式迫击炮最大的革新是采用了新型制退器。这种装置能有效减少后坐力,使炮弹发射更加平稳。同时,改进了瞄准具的设计,使夜间射击成为可能。

但在与苏制2B11"雪橇"式120毫米迫击炮的对比中,89式迫击炮的不足也逐渐显现。虽然机动性好,但在火力投送量上还是差了一筹。一发89式炮弹的爆炸当量只有2B11的三分之二,在对抗装甲目标时显得力不从心。

这促使解放军重新思考迫击炮的发展方向。是继续追求轻便性,还是回归重型迫击炮的研制?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等到86式120毫米迫击炮的诞生才逐渐明朗。

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1990年代初,一场重大转变正在解放军装甲部队中发生。随着04式步兵战车的列装,配套火力支援武器的需求日益迫切。这时,俄罗斯2S9型120毫米迫榴炮的独特设计引起了中国军方的注意。

2S9迫榴炮最初是为苏联空降部队研制的一款轻型火炮,但它的设计理念却给中国工程师带来了启发。这款武器采用了线膛炮管,配备了半自动装填系统,能发射多种类型的弹药。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能在15秒内完成从停车到发射的全部动作。

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开始研制新一代车载迫榴炮。这款被命名为0505A式的武器系统,将120毫米迫榴炮安装在04式步兵战车底盘上。为了适应战车平台,设计团队对炮架结构进行了重大改进。

0505A式最大的创新是采用了数字化火控系统。炮手通过电子显示屏就能完成弹道计算和射击诸元调整。系统还能自动记录每次射击数据,不断优化打击精度。在首次实弹试验中,0505A式创下了惊人的战绩:连续发射10发炮弹,全部命中直径30米的目标区。

这种精确打击能力很快在实战演习中得到验证。在2008年的一次合成营演习中,一辆装备0505A式迫榴炮的战车接到任务:在5分钟内摧毁2000米外的三个活动目标。炮手只用了4发炮弹就完成了任务,创下了解放军迫击炮史上的新纪录。

但技术突破还没有停止。2010年,配套的制导炮弹投入使用。这种炮弹头部安装了激光寻的装置,可以自动追踪地面目标发出的激光信号。在靶场测试中,制导炮弹的命中精度提高到了3米以内,相当于普通炮弹的二十分之一。

紧接着,又一项革新技术问世:北斗卫星制导系统。这种系统让迫榴炮具备了"发射后不管"的能力。炮手只需输入目标坐标,系统就能自动完成导引。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打击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炮手的操作难度。

随着合成营改革的深入,0505A式迫榴炮逐渐成为主战装备。一个标准的合成营火力中队配备4辆迫榴炮战车,可以为步兵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火力支援。这种装备方式既保证了火力的集中运用,又能根据战场态势灵活调整。

在最新的实战化演练中,0505A式展现出了超强的战场适应能力。它不仅能够实施精确打击,还能进行面杀伤和区域封锁。配合智能弹药,一个火力中队可以同时控制多个交火区域,为合成营提供立体化的火力支援。

五、未来发展与展望

2018年,一场特殊的火炮实弹演习在戈壁滩上展开。这次演习的主角是一款全新的智能迫击炮系统。它不仅能自动完成装填和瞄准,还能根据战场态势自主选择最佳射击诸元。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新一代复合制导弹药。每发炮弹都装备了多模式导引头,可以同时接收激光、红外和卫星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即使遭遇干扰,也能保持稳定的制导能力。靶场测试显示,即便在强烈沙尘暴中,这种炮弹的命中精度仍然能保持在2米以内。

同时,一种革命性的"网络化"射击模式正在形成。多门迫击炮通过数据链接入同一个火控网络,可以实现火力的智能分配。系统会自动计算每门火炮的最佳射击角度,确保多发炮弹同时命中目标,大大提高了火力效率。

在一次演习中,四门联网的迫击炮接到打击任务:摧毁3000米外的五个不同类型目标。系统仅用了20秒就完成了任务分配,每门炮分别负责最适合的目标。整个过程从接到命令到完成打击,只用了1分钟45秒。

机动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新一代履带式火力平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武器系统的更换。这意味着同一个平台既能携带120毫米迫榴炮,也能根据需要换装其他火力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灵活性。

信息化建设同样取得重大突破。每门迫击炮都配备了综合战场感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气象、地形等环境数据。系统会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对射击诸元进行实时校正,确保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保持高精度打击。

智能弹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新型预制破片弹采用了可编程引信,能根据目标类型自动选择最佳引爆高度和破片扩散模式。穿甲弹则装备了主动防干扰系统,即使面对电子对抗也能准确命中装甲目标。

火力打击模式也在向多维立体方向发展。通过与无人机系统协同,迫击炮能够实现超视距精确打击。无人机不仅负责目标侦察,还能实时传回打击效果评估,为火力打击提供即时反馈。

在最近的一次跨昼夜演习中,这种协同作战模式得到了充分验证。夜间,无人机发现了一处伪装目标,立即将坐标数据传送给火控中心。系统在3秒内完成了任务规划,调度附近的迫击炮实施打击。整个过程完全在暗夜中进行,展现出强大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0 阅读:106

妙春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