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恒大地产被申请破产案,如何变成“一日游”

调查清样 2023-07-19 21:50:05

7月18日,人们一睁眼就被两则有关X大的消息震到摇晃。

首先是已经“难产”两年、突然选在17日夜间发布的三份“地表最炸裂”财报。两年8120亿、合计2.4万亿的史上最大负债规模与亏损速度,让“7.17”成为当代企业史中最“闪爆”的一个夜晚。

与财报“相映成趣”的还有一个消息:恒大地产集团西安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

该消息最早出处是“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的案件公开时间为7月17日。

鉴于财报是于17日深夜发布,破产案的信息公开时间理应在先,只是到18日上午才陆续被大数据抓取、媒体广泛报道。

申请人叫做西安卫宁商贸有限公司,从公开信息分析,不难看出其应为一家商票贴现公司。此类公司一般是向商人购进承兑汇票再向下家商票公司或直接面向银行出售,从中获取现利差。

理论上,银行虽然本身也可贴现商人的票据,但他们愿意通过贴现公司购进所需要的不同期限、不同金额的票据,以便合理安排其资金。所以从票据贴现公司过手的商票,最终还是流向了银行。

这起案件信息没能“存活”太久,大约(18日)当天下午,在天眼查等企业大数据平台上,“被申请破产案”已经被移入历史信息。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无论是用案件号还是企业名称,均已检索不到。

公开列表内,前有(2023)陕01破申173、174、175、176号,后有(2023)陕01破申178、179号,就是不见了恒大地产西安公司的“(2023)陕01破申177号”。

7月19日中午,西安网登载一则消息题为:《网传“恒大地产西安有限公司破产”?案件已撤回!》。

报道称,经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求证,确有破产申请但在西安中院并未正式立案,目前申请人已经撤回申请,因此西安中院已经不存在对恒大地产集团西安有限公司申请破产的案件。

到19日下午,其他媒体也纷纷“求证”到同样的内容。

这番说法显然来自西安中院,但显然也很难自圆其说。

所谓“网传恒大地产西安有限公司破产”,这个表述就相当不准确,严重点甚至可以说与事实不符(当然,网传或传言一说不见得来自西安中院)。

“网传”一词,通常会被理解为社交平台上的个人发布,而该破产申请消息的源头是《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该平台为最高人民法院建立,2016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行。

彼时新华社报道称,平台“由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互联网、企业破产案件法官工作平台、破产管理人工作平台三部分组成。其中,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互联网是按照案件流程全公开原则,对破产案件各类信息分级进行发布的互联网资讯平台。”

这个平台上出来的消息,绝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网传”,理应被视为正式且权威的案件信息发布。

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收到破产申请后,须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而只要申请材料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就会立案。

立案又称破产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收到破产案件申请后,认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而予以接受,并由此开始破产程序的司法行为,比如依法通知所有债权人、债权的申报与登记等等。

也就是说,能上传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且通过该平台正式发布的破产相关信息,至少说明西安中院已经收到有关恒大子公司破产申请且开始审查。

同时也意味着,假如该申请人不撤回破产申请,7天之后西安中院理论上就必须受理。

因为以当前横空出世的这份超级财报来看,恒大系内任何一家子公司拉出来,应该都不会存在“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能。

好在,这家名叫西安卫宁商贸有限公司的破产申请人,及时撤回了申请,否则一旦受理破产,就将成为内陆地区恒大系破产“打响的第一枪”,那西安中院“可真就把事情弄大咧。”

其实,早在去年6月,恒大就已经首次被提请清盘,一家位于太平洋萨摩亚岛的公司通过香港高等法院向中国恒大集团提出清盘呈请。

恒大方面则不断提出延期法庭聆讯,眼下正处于第四次延期阶段,最后截止日期为7月31日。

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0 阅读:63

调查清样

简介:阅读清样,观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