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提拔起一大将,40年后他儿子却带兵入宫,把皇上赶下台

梦竹谈历史文化 2024-12-26 09:43:12

李世民与程名振:从辽东战场到皇权更迭的命运交响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戏剧化。

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因为一场对话被彻底改写,而他的后代却能用一场行动掀翻整个权力的棋盘。

程名振,这位被李世民慧眼识珠的将才,曾在辽东战场上以少胜多,立下赫赫战功。

而四十年后,他的儿子程务挺却带兵闯入皇宫,亲手废掉了大唐的皇帝李显。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要从李世民晚年的一场战争说起。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

他的决定,让曾经的秦王旧部一个个摩拳擦掌,就连尉迟恭,这位早已归隐修仙的猛将,也一头扎回了军营。

这场大战的重点并不在尉迟恭的归来,而在于李世民的目光投向了年轻一代的将领。

他需要找到新的军事力量,来接替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

于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年文官程名振,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程名振的经历,说起来颇为坎坷。

他早年曾在窦建德麾下效力,后来归顺李渊,却被派回河北负责开拓地盘。

用今天的话他是个能文能武的“斜杠青年”。

一次夜袭行动中,他用区区千人俘虏了敌军上千人,战斗力惊人。

后来,他又在平叛刘黑闼叛乱的战役中,截断叛军粮道,为李世民立下大功。

这些功绩并没有立刻让他飞黄腾达。

直到辽东战役,李世民才真正注意到他,亲自召见并破格提拔。

这场面试,堪称惊心动魄。

程名振不仅在李世民的怒火面前毫无惧色,还用冷静的回答打动了这位一代明君。

李世民怒喝他“无礼”,他却坦然表示自己只是个粗人,不懂皇宫礼仪。

这份从容不迫,反倒让李世民大喜过望,直接拍板任命他为右骁卫将军兼平壤道行军总管。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眼光没有错。

程名振在辽东战场上接连攻破沙卑城、独山阵,以少胜多,成为唐军的中流砥柱。

历史的齿轮从不会因为某人的功绩而停下。

转眼四十年过去,大唐的皇位已经传到了李显手中。

可惜,这位新皇帝并没有真正掌握大权,他的母亲武则天牢牢控制着朝局。

李显试图通过提拔外戚来摆脱母亲的压制,却因用人不当,引起了朝臣的不满。

其中,托孤重臣裴炎的反对尤为激烈。

李显一怒之下,竟脱口而出一句“我就算把皇位送给我的岳父又怎样!”这句话,成了他失去皇位的导火索。

武则天听说此事后,立刻决定废掉李显。

而执行这项隐秘任务的,正是程名振的儿子程务挺。

程务挺并非等闲之辈。

他在早年的大黑山之战中,作为副将协助大唐击退突厥,战功赫赫,是当时朝中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

他接到武则天的密旨后,带着羽林军直奔皇宫,将李显从龙椅上“扶”了下来。

史书虽用“扶”字,但从这位身经百战的武将身上,恐怕能感受到不小的力量。

李显被废,李旦登基,武则天的皇权之路由此铺平。

程务挺的结局却并不光彩。

功成之后,他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荣耀,反而被武则天以“隐患”之名处死。

这一决定,直接削弱了大唐的军事力量,也让北方的突厥趁机卷土重来。

有人说,如果程务挺没有被杀,大唐的边疆局势或许不会如此动荡。

从程名振到程务挺,父子两代的命运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历史剧。

他们一个在战场上为大唐开疆拓土,一个在宫廷中掀翻皇权棋局。

他们的功绩不容否认,但也因各自的选择而陷入历史的洪流。

有人感叹,武则天的决绝成就了她自己的传奇,却也让大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历史从不偏爱谁,但它会记住那些曾经站在风口浪尖的人。

0 阅读:43
梦竹谈历史文化

梦竹谈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