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制”格局下高帝、高后对秦法路线的调整

乔羽寻史 2023-03-10 13:40:48

秦朝起初,只是西部边陲的一个小国,后来经过历代君臣励精图治,终于促成了最后大秦帝国的煌煌伟业,成为了历史中一代传奇,千古一帝名不虚传。

其实,秦朝之所以伟大,既离不开秦始皇嬴政的天下抱负,但更离不开秦国恪守了一百多年的祖宗之法,也就是自秦孝公以来固定不变的秦法——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乃秦孝公为求强秦之策,而觅得商鞅这样一位贤臣,因而制定出的独特的国家法典,在商鞅变法实施之下,秦国彻底从一个贫弱的西方小国,变成了富饶殷实的大型战国,一部法典,功德如此,当真亘古罕有。

秦立国开朝以后,六国统一,帝王专制,中央集权,逐渐成了例治,历朝历代都会效仿。

汉朝是秦朝之后的第一个封建皇朝,汉朝所用制度,基本都传承于秦朝,谓之“汉承秦制”,比如三公九卿制度,又比如中央集权制度,汉朝都从善如流,应用尽用。

不过,大汉终究也是一个独立的皇朝,是以,汉代虽然承袭秦制,但又有所不同,而汉朝所用的秦制,是汉高帝及其皇后调整过后的版本,符合大汉的国情及体制。

那么,“汉承秦制”格局下,汉高祖皇帝和皇后,究竟对秦法做了哪些改变?他们的改变是否收到成效?而受到改动后的法制,对汉代有什么影响呢?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汉王朝的开国者汉高祖刘邦,算是一个难得的皇帝。

刘邦能够击败项羽等竞争者,靠的可不是兵力与蛮力,而是精于计算的头脑。

汉朝初立,百废俱兴,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订立一套符合汉朝国情的制度。

订立朝纲这种事情,需要耗费的时间那可多了去了,然而汉高祖的时间却不充裕,因为需要他费心的事情,可太多了。

外边还有蠢蠢欲动的草原异族,国内还有贼心不死的前朝贼子,所以,为了少费点时间在治国方略的订立上,多挤点时间做点利国利民的事,汉高祖刘邦决定抄作业。

刘邦召集臣子,研究了一下秦朝的国制国法,然后依照循例,制定了最初的汉朝朝纲,以及汉朝法令。

商鞅虽然被车裂了,但是商君的一些话,却是流传了下来。

比如,商鞅说,但凡是利国利民的生活必需品,必须要牢牢地攥在国家手里。

秦朝正是这么做的。

茶叶,国家专营。

盐铁,国家专营。

官窑,国家经营。

战马,很少流入民间,每一匹马在国家那里都有编号定数,一丁点也不允许错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但凡是生活必需品,或者说是军工必需品,如果掌握在个人手中,则有可能变成谋朝乱政的资本,这样对于国家而言,是十分危险的。

战国时的东方六国,虽然也将一些东西专营,但做得没有那么彻底,因为六国之中,都有自私自利的世家大族,说是专营,其实利润都分散到各家了。

而秦国对于盐铁、茶叶、马屁的控制十分严格,一点也不往民间流通,财富因而也集中到国家手里,使得秦国更加富强,所以最后统一天下的是秦国。

秦国对专营权看重,这一点汉朝也是认可的,所以这个优点,就被刘邦抄作业了。

1 阅读:21
乔羽寻史

乔羽寻史

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