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毛主席嫡孙、40岁毛新宇晋升少将,他坦言背后有家庭因素

喜见Talk 2025-04-21 15:36:00

2010年7月20号,对毛新宇来说,真的是个挺特别的日子。这天,他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的工作单位,办了个挺热闹的授衔典礼。军事科学院的政委,刘源上将,还亲自上手,给毛新宇发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

这一年,毛新宇才40岁,他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第一个“70后”少将。这事儿一传出来,立马就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大新闻。不过,也有人琢磨,毛新宇能这么快升到少将,恐怕跟他的家庭背景脱不了干系。

要是记者直接问毛新宇这个问题,他会咋说呢?身为毛主席的亲孙子,毛新宇心里头会不会有压力?这事儿啊,得从毛岸青和邵华结婚那会儿讲起。1950年11月,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了,那时候他才28岁。

毛岸英离世后,毛主席对毛岸青倾注了更多的父亲关怀。那时候,毛岸青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想当年,他和哥哥毛岸英在上海的街头漂泊时,脑袋被巡捕狠狠打了一下,落下了个治不好的老毛病,一受刺激头就像要裂开一样疼。

但是,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到家里,毛岸青的头疼病又犯了,疼得他整天受不了。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医疗条件不行,毛主席就安排毛岸青去苏联看病。可遗憾的是,苏联的大夫说,因为这伤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治。

1959年那会儿,毛岸青在苏联看好病后就回到了国内,选择在大连养身体。没过多久,张文秋就带着她闺女邵华一块儿去看望他。听说啊,张文秋这次去探望,其实心里头有点想给两个孩子牵牵线的意思,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俩还真就看对眼了。

邵华那时候在北大中文系学习,大连之行匆匆十几天就过去了。不过,她一回北京,就跟毛岸青书信来往不断,两人之间慢慢生出了情愫。转眼到了1960年春天,邵华和姐姐刘思齐一块儿又到了大连,这次她们还特意带上了毛主席亲手写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岸青孩子:我之前给你写的信,想必你已经收到了吧。我挺挂念你的。听说你现在的身体好多了,我真是特别高兴。还是得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争取早点完全康复。千万别着急。你嫂嫂思齐和她妹妹少华,就是邵华,来看望你了,她很担心你的身体状况,你得好好招待招待她们。我听说你和少华通了不少信,有这么回事吗?你们俩是不是有那意思,想做朋友啊?少华这孩子挺不错的,你可以跟她聊聊。有信的话,就让思齐和少华带回去,以后都这样,别麻烦别人转了。当然了,娇娇也能帮忙转信。还有啊,那些在大连市委帮你的同志,医疗组的各位同志,你一定得好好谢谢人家,他们真的很关心你,为你费了不少心。这信给他们瞅瞅,我替你跟他们说声谢谢。祝你每天都开心!父亲

毛主席对毛岸青和邵华交往的事挺赞成。毛岸青看到信后乐坏了,他和邵华就商量着要办婚礼。那年6月25号,两人在大连举办了婚礼。婚礼上,37岁的毛岸青穿了套深蓝色的中山装,22岁的邵华则是穿了套淡蓝色的西装裙子,他们胸前都别了朵大红花,特别喜庆。

婚礼是由大连市委的一把手郭述申亲自来操办的,他还上台讲了话,给新人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邵华替毛岸青也说了几句,她向所有来参加她和毛岸青婚礼的亲朋、好友、宾客表达了谢意。她说:“岸青和我,我们是真心相爱的。现在结婚,只是我们爱情长跑的一个新起点。以后的日子,有快乐也会有烦恼,但只要咱俩心往一处使,相互扶持,那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肯定能一起创造个美好的生活!”

1970年1月17号那天,邵华在北京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生的时候不太顺利,因为是头一回生孩子,邵华难产了。医院那边急得不行,赶紧就把这事儿跟毛主席说了。

邵华怀上孩子后,毛主席就特别在意宝宝的状况。看了医院的报告,他立马决定:两个人都得留下!他还让秘书跑到医院,跟医生说:“你们得尽全力保证大人小孩都安全!”等邵华平安生下男娃,毛主席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这可是毛主席家的第三代,男娃的出生,也让毛岸英没留下后代的遗憾得到了弥补。

毛主席的嫡亲孙子,出生时老爷子已经77岁高龄,真是老来得孙。毛主席亲自给他起了个名儿,叫“毛新宇”。他跟儿媳邵华说:“新宇,意思就是新的世界,盼着他以后能为社会、为国家出把力。”

毛新宇一出生,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对自己的孩子管教得很严,从不让他们搞特殊化。他总告诉孩子们,要把自己看作老百姓中的一个普通人,绝对不能用他的名义、地位和身份去享受特权或者捞好处。

就好比毛岸英从苏联回来,开始工作后,毛主席多次跟儿子强调:“你上班了,跟同事们相处时,别老拿我出来显摆吓人。得靠你们自己打拼、自己上进。”邵华深知毛主席家里的规矩,因此在教育儿子方面,她也是要求得特别严。

得提一下,有传言说毛主席在世时从未见过自己的孙子,而毛岸青和邵华生前也没特地澄清这事儿,结果导致不少人真就这么信了。但这其实不对。2008年邵华离世后,有些媒体又翻出了这个说法,称毛主席没见过孙子。

我出生于1970年。大概在我三到四岁那年,我妈邵华会时常找机会带我去中南海。我确实见过爷爷,也和他待过一段时间,但并不像很多孙子那样,能一直幸福地陪在爷爷身旁。身为毛主席的孙子,我当然觉得很幸运,不过回想起来,在我小时候,总觉得毛主席特别庄严神圣。

之前说过,毛岸青身体不太好,所以管教孩子的事儿大多得靠邵华来操心。邵华在毛新宇的教育上,真的是下了大力气。毛新宇讲道:“我还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让我去背爷爷的诗词,要是背不出来,妈妈就会不高兴,有时候还严厉到不让我吃饭呢。”

小孩爱玩爱闹挺常见的,但在邵华这儿可就得收敛点。毛新宇提起往事时说:“要是我在学习上掉了链子,或者在学校跟同学搞点小动作,哪怕不是真动手打架,就是逗逗乐子的那种,我妈可不会轻饶我,会直接动手教训。说实话,在我们家,我最怵的就是我妈。”

毛新宇心里一直记得这么一件事,就是他11岁暑假时,全家去了青岛玩。有一天,他贪玩没做完数学作业就溜出去耍了。他妈妈邵华知道后,火冒三丈,直接对他说:“作业没弄完,中午饭就别吃了!”

等毛新宇能自己看书后,邵华就想让他多了解了解毛主席,想让他读读毛主席批注过的《二十四史》,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到了1986年过年那会儿,邵华带着毛新宇去给王震拜年,原本打算简单聊几句就走,结果王震硬是把他们留下了,一块儿吃了顿饭。

吃饭时候,王震了解到毛新宇特别喜欢历史,就问他想不想瞧瞧毛主席亲手批注的《二十四史》。邵华一听,乐坏了,赶紧说自己一直盼着儿子能有这个福气呢。没多久,王震就让秘书给中央办公厅递了个申请,好让毛新宇去丰泽园毛主席的书房里看看那些书。

毛新宇聊起往事时说:“我算是第一个翻看毛主席批阅过的《二十四史》的人了。”邵华不光很早就叮嘱儿子要多读书,还特别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到放暑假,她就会带着毛新宇去那些毛主席曾经战斗过的战场、革命老区,还有主席去过的工厂、农村走走看看。

受邵华的引导,毛新宇慢慢对爷爷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1988年9月,毛新宇成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选了历史系,专攻明清史方向。在大学那会儿,毛新宇一门心思扑在专业课上,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很优秀。

1992年,毛新宇完成大学学业后,心里琢磨着要继续钻研自己特别着迷的明清历史。可就在这时,邵华站了出来,她不赞成儿子的这个念头。有一天,邵华把正在书房埋头看书的毛新宇喊了过去,直接问他接下来的计划是啥。

毛新宇对妈妈说:“我大学的专业是历史,现在特别想继续钻研明清史。”话刚开个头,邵华就接过话茬:“儿子啊,知道你大学攻的是历史,妈妈也支持你追求自己喜欢的。但话说回来,历史你都学了不少了。妈妈就想问问你,那些历史上的皇帝大臣们,跟你爷爷比起来,你觉得谁更有研究的价值呢?”

毛新宇还没吭声,邵华接着说道:“现今不少人都在深挖你爷爷一辈子的事儿,还有他的那些想法。你身为他的血脉传承,自己不参与研究,这跟你的身份搭得上边吗?你心里头就不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毛新宇一听,猛然觉得母亲这话在理,随后就琢磨着得改改自己的研究路了。

1992年9月份,毛新宇听了老妈的话,进了中央党校的理论部门读硕士。到了第二年,他就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研究生读完之后,毛新宇去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待就是五年,他的主要活儿就是整理和研究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文献资料。

邵华以前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位子坐过,1995年还戴上了少将军衔,成了咱们国家15个女将军里的一个。但毛新宇呢,他压根儿没想过要当兵。这时候,邵华又站了出来,跟他说:

儿子,考虑到你的身份背景,你应该重点钻研毛泽东思想,未来把研究你爷爷的思想当成主要事业。所以我们之前提议你去中央党校深造,攻读研究生,深入学习你爷爷的党建理念,以后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现在看来,你这条路走得挺对。那接下来该怎么规划呢?不光是我们党,人民军队也是你爷爷那一代革命家亲手创建的。咱们全家都是军人出身,我们也盼着你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军人,深入钻研你爷爷的军事思想。

毛新宇这回听了老妈的话。2000年9月份,他进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历史研究部门,开始读博,专门研究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就在那时候,毛新宇也参军入伍了。时间一晃到了2003年7月,毛新宇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叫《毛泽东战略进攻思想》,大家都说写得好,还给他评了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说起来,为了这篇论文,他老妈邵华可真是没少操心。毛新宇自己都说:“从选题目、写论文,到最后的发表、上台讲,还有每次去战场实地看,这些零零碎碎的活儿,都是老妈一手盯着的。”

这里有个小故事,毛新宇开始攻读博士之后,学校里的师生都挺想知道他的博士论文究竟会写什么。毛新宇琢磨了好久,最后决定写解放战争里的三大战役。他的导师也挺赞同这个选择,还鼓励他说:

三大战斗非常关键,但从整体思路来看,它们其实是毛泽东战略攻打理念里的一环。你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你爷爷关于军事战略攻打的想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块内容:第一块是战略攻打想法,第二块是战略决胜思路,第三块是战略追击策略。

拿到博士学位后,毛新宇就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安了家,他还没正式授衔前,就是军事科学院里管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的副部长了,还是个副军级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到了2009年9月,有些媒体搞错了,说毛新宇已经升到了少将,但其实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大校军衔。

2010年7月20号那天,毛新宇正式当上了少将。很快,《人民画报》的记者就采访了他。记者直接问:“你现在成了少将,这里面有没有因为你是毛主席的孙子的原因呢?”

毛新宇直接了当地说,没有半点迟疑:“这事儿确实有,是明摆着的事实,我也不会藏着掖着。说实在的,有些人会因为尊敬毛主席,而把这种感情分一点到我这里。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离不开单位栽培、妈妈的教育,还有我自己下的功夫。”

毛新宇这些话真是心里话。邵华在世时经常说起毛新宇受人这事儿,她多次跟毛新宇讲:“你爷爷特别伟大,很多人对他有很深的感情,现在他们把这种感情转移到你身上了,你得好好珍惜啊。”

记者问毛新宇,身为毛主席的孙子,是觉得更幸福还是压力更大。毛新宇回答说,压力确实挺重的,但总的来说,幸福还是占了上风。他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他对他们要求很严,就像他妈妈邵华以前那样。他期望孩子们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现在,在一些缅怀毛主席的活动里,毛新宇一家经常露面。要是有人认出毛新宇,想和他拍照留念,毛新宇从不摆架子,总是耐心配合,直到大家拍出满意的照片为止。

0 阅读:4
喜见Talk

喜见Talk

喜见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