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武独立团其实是115师的最高配全团9位将军一起打驿马岭战斗

喜见Talk 2025-04-22 14:17:28

1937年那会儿,红军变成了八路军,原先的中坚力量红一军团就变成了115师,师长是原来的军团长林彪,副师长则是政治委员聂荣臻。红一军团的第一师呢,它就变成了115师底下的一个独立团。说起来,这个独立团的编号你可能听着耳熟,就像电视剧《亮剑》里讲的那样,这种独立团的编号其实就像是没户口的黑户,老蒋不承认,军饷都不给发。不过,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团,它里头后来可是出了9位将军,其中上将就有三位呢,分别是独立团的团长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还有副团长黄永胜。这三位,那名字可是响当当的。

此外,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现今的团参谋长罗元发也在其中,还有五位少将坐上了独立团营级干部的位置。由此可见,这个团的干部阵容那可是真金白银的高配置。

聊聊独立团后,咱们得说说他们一块儿出名的那场战斗——驿马岭阻击战。可能不少人都没咋听说过这场仗,但其实啊,驿马岭阻击战算是平型关大捷的开场戏。那时候,115师打算在平型关给日军来个狠的,让他们瞧瞧八路军的厉害。结果咱们都知道了,干掉了一千多日军。不过,这里面多亏了独立团,他们在驿马岭挡住了敌人的援兵,这才让咱们能痛痛快快地收拾了那么多日军。独立团啊,他们早在平型关大捷头天夜里,就悄悄在驿马岭布好阵了。

我们搞到了日军的情报,说会有一波日军经过,说的是两个连,但其实他们说的是两个联队。因为我们第一次跟日军打交道,对他们的编制不太清楚,误以为就两百多号人,结果一来就是两个团,两千多日军。不过咱们独立团这边也没太落下风,因为咱们有13个连,加起来一千七百多号人呢。

杨成武那时候是这样安排兵力的:第一营去守住驿马岭边上的那个高坡,第二营则去了不远的三山镇守着,第三营就作为后援队伍。杨成武的团部跟着第一营冲在最前面。到了9月25日一大早,第一营就和刚进入驿马岭的日本先锋部队打上了。那时候,第一营的一连在左边,二连在右边,三连守在中间的高地。没过多久,就看到一群个子不高的日本兵走了进来,很多战士一看就说:“这些日本鬼子个子这么小,我一个能打他们两个。”

战士们还没从惊讶中缓过神来,一营的营长曾保堂和副营长袁升平,这两位后来被封为开国少将的指挥官,就已经大声喊出了进攻的命令。轻重机枪一块儿响起,手榴弹也跟着扔了出去,一下子就把日军给打懵了。不过日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开始猛烈反击。这时候,日军的枪法那叫一个准,让我军损失不小。紧接着,日军就开始往高地冲,一营的战士们也不含糊,直接跟日军拼起了刺刀。经过一场恶战,总算是把日军给打退了。等战斗结束,杨成武一看,这才发现日军竟然来了整整两个团的人。

就在这时,平型关的主战场也开打了。老爷岭那头的日军还在死撑,他们就是不肯撤退,就盼着驿马岭那边来救兵。可一直到他们被彻底消灭,援兵都没影儿。原来啊,他们的援兵正被我军挡着呢。因为把日军人数给算错了,独立团一营的战士们伤亡可不小。

当杨成武考虑调整战斗策略的关键时刻,电台突然播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主力部队在平型关取得了大胜利。同时,驻守在驿马岭下的日军似乎也得到了增援无望的情报,于是他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日军心里也清楚,后面可能紧跟着八路军的大部队,继续抵抗只会面临被全歼的风险。杨成武看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立刻下令全团发起追击。在我们的穷追不舍下,日军被迫退出了涞源县城,我军顺势收复了这座城池。这次战斗,独立团成功歼灭了四百多名敌人,给平型关的伏击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胜利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经验丰富的红军老战士英勇牺牲。

从上面说的情况就能明白,这场仗真的挺关键。要不是驿马岭那边挡住了敌人,平型关那边打起来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还有啊,115师的独立团,也是头一回在这种大战里练练手。

0 阅读:11
喜见Talk

喜见Talk

喜见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