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一场「不够燃」的618,部分网民就陷进了一场“上瘾”的免单活动。
21日,由某外卖平台发起的「免单一分钟」营销活动,让不少网友尝到了“资本家的免费午餐”。
活动大概就是:平台提供线索图片→用户解谜获取时间规律→在规定时间内下单包含「关键词」的餐品→有机会享受免单优惠。
在经历第①天的“意外之喜”,第②天的“百发百中”,连续热搜和话题的加持下,让活动在第③天成功发酵成一场现象级活动。
第三天线索
为了一餐饭,一场关于图片的阅读理解被拉开帷幕:显眼的数字、物件的多少,甚至到文字补充的解读... ...
一场2022年式的“六合彩”在互联网悄然在开始。
餐前小吃:“赌狗翻船”由于有了前两天的“精准情报”案例,以及活动说明中的最高200元免单,这场活动也从趣味营销,逐渐演变成不少人赌桌游戏。
「大赌、小赌,赌一波!」成了参加活动的黑话。
即使平台一再提示“按需参加”,也拦不住人群的汹涌。在不恰当的饭点来一次高额的外卖,为2022的迷幻再添一份新素材。
随着全网都在传的“第一场”后的毫无波澜,和官方12点匆匆下场辟谣:第一场免单活动还未开始。
就如同线索图片的参照物一样,「赌狗翻船」成了第一波盲目网友的真实写照。
有人“愿赌服输”含泪下饭,也有在社交平台高喊国足赛后同款的「***,退钱!」声音。
“没有免费的外卖,我凭什么点那么贵。”
“数字那么明显,没道理不免单”
“你为什么要和资本家共情,这是消费者权益”
黑猫投诉网站有关活动的投诉
字字珠玑的退款理由,和激情下单前的模样,对比强烈的如同互联网版《菊与刀》。
矛盾,荒谬,又合情合理。
开餐硬菜:“大师林立”几乎互联网营销的ppt里,都离不开「互动」、「趣味性」这些词语。
成功的营销总是能在话题上百花齐放。
“不想免单,只想知道答案”的看戏心理下,一众营销号KOL也开始了自己的神解读。
人文历史到抽象艺术,互联网的文艺复兴,在话题广场下不断发酵,梦回童年,四岁的你卑隔壁邻居问起晚梦见什么动物,好去下注。
可以想象到,在公布正确答案后,「逻辑清晰」又与答案撞车的推理被截图发掘,评论区满屏的预言家,求大神透露下一期等等。
又或者「信心满满」的中奖图片,言之凿凿的内幕消息,在接着关注、入群获取等熟悉话术。
此时此刻正像彼时彼刻。
餐后甜点:遗憾才是完美做营销的,最离不开的就是各类计算。
但再精准的预测,也仅是预测。
就像你永远不知道π的尽头,活动经过舆论和人数的升级后,享受红利同时,应对「风险」就成了头号难题。
面多加水,水多加面。
「运气类」营销活动经久不消,既是消费心理,也是利用人性,往前有各类游戏开箱活动,往近的也有某视频网站的魔力购跳楼事件。
态度升级后,是加水加面,施惠安抚,静观其变;还是诚恳道歉,匆忙下线?
成功的营销是未必是长久的,因为时间维度越长,热度数据很华丽,但口碑就容易变质。
一旦运营总说的那句「量变引起质变」照进了现实,人群汹涌带来的可不止预测。
如果说梭哈,是赌徒的勇气。
那止损,便是庄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