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战争明军收复汉城后,李如松却放弃追击日军的最佳机会

借东皇立花国 2023-09-21 06:11:10
鞭挞柳成龙

1593年3月15日明日双方高层开始和谈,原本约定日军4月8日退出汉城,但日军非但违约没有离开汉城,还出城劫掠周边朝鲜人粮食。

明使沈惟敬再次来到汉城交涉时被日军扣押下来,部分日军将领一开始对平壤大战前被欺诈一事耿耿于怀,还想加害沈惟敬。好在被小西行长等鸽派拦下。

小西行长让沈惟敬向宋应昌和李如松传达丰臣秀吉的要求,比如要明国嫁公主,承认日本平等地位,重新贸易等。

宋应昌和李如松得知后,他们明白秀吉的条件基本都不会被同意。可宋应昌和李如松也不想再打下去了,于是他俩一起想出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先对明国朝廷声称日军已经投降,并愿意退回日本国内。

宋、李二人还打算找人假扮明国高官作为使者前往日本,代表所谓明国朝廷去跟秀吉妥协。除了找人假扮使者外,宋、李二人还打算找个国内美少女去假扮明国公主前去跟日本和亲。

假扮明国公主这件事最后没成,但是宋、李却挑选在朝鲜的明军将领谢用梓和徐一贯二人冒充朝廷高官。让军人来冒充外交部长放在哪国都是严重造假。

但宋、李二人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当谢用梓和徐一贯两个人听说要去出使日本,竟然嚎啕大哭,谢用梓和徐一贯一看又是倭寇的国家,出使那里恐怕十有八九回不来。

但在宋、李强制要求下,谢用梓和徐一贯只能穿上定制的蟒袍,带着几十个随从冒充其明国高级使团,先于4月17日抵达汉城日军大营。

石田三成、小西行长见谢用梓和徐一贯的“使团”来了,大松一口气,看来大功终于告成了。他们也从沈惟敬口中也得知了这个使团是假冒的,三成等人接下来只要让冒牌使团配合他们演戏。让秀吉以为明国已经妥协,那么这场战争就不用再打了。

随后石田三成等日军高层也开始准备撤出汉城。当明军将士听说议和成功以后,于是高兴坏了,欢庆的声音非常之大,大到营外的朝鲜人都听得见。

其实早在日军通知明军和谈时,最先知道的查大受就狂喜。可见当时明军已经没啥战意了。

李如松不但令明军停止跟日军交手,还不让朝鲜军去打日军。柳成龙为此找了李如松,李如松拿出万历皇帝赐他的牌子,来要挟柳成龙。

柳成龙不从,原因不是不愿意拜万历皇帝,而是不愿意遵守禁止打倭寇命令。

李如松就以柳成龙不尊敬万历皇帝为由责罚柳成龙。最终柳成龙经其他朝鲜大臣苦苦劝说下,还是向李如松道歉。

之后柳成龙为求李如松还跪下了,再后来甚至国王李昖都向万历皇帝御牌跪下来了,表面上是跪万历,其实相当于是跪李如松求下令他打日本人。

可能有人要说李如松有契约精神,才不打日本人。问题是平壤大战前李如松已经派沈惟敬和小西行长和谈,结果李如松突袭了小西行长,也就是说平壤大战就是在议和期间发生的,李如松又不是没有撕毁过和约。

李如松

而且万历皇帝从头到尾都坚持抗日,李如松这么做也是违背皇帝命令。

和谈期间还有一天,李如松把柳成龙抓起来打了四十大板。原因是明使要乘船渡临津江到汉城去倭营。结果发现船不见了,有人就说是柳成龙为了阻止他们和谈才藏匿船只。

柳成龙

李如松听后大怒,就把柳成龙给打了,一说没有打。其实柳成龙没有藏船,事后李如松自己都承认搞错了。我李如松打不了日本人我还不能打你朝鲜人?

有一次李如松嫌柳成龙求他求烦了,还命家丁鞭挞柳成龙连同他的马匹,迫使他的马带他向北走。

讲到这里,我说句个人看法,查阅史料时看到明军主要是辽东军这个表现,我是非常失望的。壬辰倭乱初期,朝鲜军一次次被倭寇各种吊打,甚至还有光教山之战这样五万大军被两千倭寇锤爆的惨案。

可是朝鲜军一直在打,朝鲜各道人民一直在反抗。明军在平壤重创小西行长前提下遭遇碧蹄馆战败,按照现在国内主流所说碧蹄馆是次“小失利”,可宋应昌和李如松还一心一意跟倭寇议和。

碧蹄馆战败后李如松的消极

明军又不是弱于日军,武器装备,战术理念都是当时东亚最先进的一个。也别说没粮食,万历皇帝在这年三月就组织全各省给前线明军筹粮,而且过了那么长时间辽东骑兵也该休息好了吧。

《明实录》:甲寅敕谕东征将士顷者,倭奴猖獗攻陷朝鲜…尔等悬军深入急难,全胜饥寒暴露疾病死伤势所不免,朕用是痛心流涕卧,不安寝已令所司亟发银十五万两赍赴军前从宜犒赏优恤。

把壬辰倭乱比喻三国志的话,日本和朝鲜连蜀国都算不上,今天四川省面积都比整个日本大,而明国是个巨大号魏国,魏国名分上还是“汉贼”,而明国还有支援朝鲜的“大义”在。结果宋应昌和李如松却表现得一言难尽。

当时东亚三国悬殊比魏蜀吴还大得多

李如松和辽东骑兵出征朝鲜纯粹是为了完成万历皇帝的命令,是冲着战功而来。辽东军遇到胜仗会想方设法抢夺其他地方部队的功劳。一旦打败就会推卸责任。

吴惟忠、骆尚志等浙将军将士是诚心帮助朝鲜百姓和抗击日军,因为浙江在嘉靖年间没少被倭寇侵害,所以浙江兵和朝鲜人有着共鸣。而明朝时辽东几乎没被倭寇侵犯,所以辽东兵在倭寇积极方面自然远不如浙江兵。

汉城惨状

1593年4月19日,汉城内所有日军开始南撤,随日军一起南下的还有被加藤清正俘虏的两名王子,以及沈惟敬和两名冒牌明使。

第二天(20日),柳成龙、金命元等朝鲜将臣总算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国都。但这座国都已经物是人非,皆因为被倭寇和先前的朝鲜乱民破坏殆尽。

据柳成龙和日本史料的记述汉城街上到处都是尸体,臭味弥漫整座城市。

城内死去的百姓大多数都是饥饿而死,仅剩活下来的人基本什么都吃,史料记载一个明军士兵呕吐了,这些饥民都争先恐后吃明兵的胃液。

汉城惨状

朝鲜官员急忙开仓济民,但有些不幸的人没有等到粮食发到手上时候就饿死了。

令朝鲜人痛心疾首的是,朝鲜王陵此刻也是惨不忍睹,日军大将宇喜多秀家授意手下挖了成宗和中宗两名国王以及他们妃子的坟墓。

倭寇为了戏弄朝鲜人,把中宗大王的尸体扔了,随便找了一个朝鲜男性尸体戴上王袍,放在中宗大王棺材旁边。

中宗大王距离现在李昖的年代不算太远,犹如嘉靖距离万历的时代长度。朝鲜方找了一个侍奉过中宗大王的老御医来辨认。那名老御医摇头说这不是先王本人。

但是朝鲜方仍把这个假尸体以国王礼仪重新安葬。

柳成龙命人将城内尸体堆积起来,堆积高度甚至都超越城墙三米,随后进行焚烧。

汉城惨状

柳成龙看着火焰,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在忠州,朝鲜将军申砬率领精锐骑兵在弹琴台冲向日军,可结果被日军的火枪粉碎了阵型,日军士兵挥刀犹如切菜似的砍杀不少朝鲜士兵。朝鲜军全军覆没后,最后申砬跳江自尽。之后日军开始北上驶向汉城…

一名士兵浑身是血,他刚从弹琴台战场上一路跑回汉城,他说申砬将军的部队被倭寇歼灭了。没等汉城朝廷做出反应,恐慌情绪已经在全城蔓延,当天大批百姓举家带口离开汉城,夜里逃亡百姓依旧络绎不绝。

弹琴台之战

最后国王李昖也出走了,当天还下起大雨,十分影响国王一行人出行。汉城百姓们听说国王要离开都城霎时间觉得他们被国家给抛弃了,有些百姓还向国王的队伍仍石头,并大声质问国王。

汉城内,感到绝望的百姓愤怒地冲入景福宫,将这里洗劫一空,然后烧毁。这次劫难还使得朝鲜大量文献古籍被烧毁。由于当地暴民作乱,汉城已是一片狼藉。

朝鲜国王出逃

再之后明—朝鲜联军到来,汉城内百姓开始暴动反抗日军,日军开始对城内百姓进行清洗,无数百姓丧命……

想到这里,柳成龙不由怒吼,他骑马来到东坡明军营地,再次拜求李如松去追击日军。李如松却说他没有足够船只渡过汉江,无法追击日军。

却不料柳成龙找到给之前幸州守军输送物资的水军将领李薲,李薲水师有足够的船运送明军,可然后李如松又说他生病了,追击倭寇就等他病好吧。

柳成龙气出眼泪来了,转头就离开了东坡大营。柳成龙走后不久,浙军将领吴惟忠和骆尚志来了,他们也质问李如松为何不去追击倭寇。

吴惟忠说皇上马上要增兵朝鲜,并派一个很厉害的人来统领。援军既然要到了现在就应该追击。

骆尚志指出正在撤退的倭寇大军处于松懈阶段,现在追击大概率能成功。

骆尚志说的不无道理。根据《宣祖实录》和一些日本史料披露,南撤的日军大部队行动非常缓慢每天只走15公里,行军非常缓慢,而且还绕道。

缓慢而行的日军

日军军士们身旁基本都跟着从朝鲜当地掳走的美女、乐师、舞者、奴隶等,他们仿佛不像是撤退,而是在开狂欢节。

日军队伍中,名叫高桥统增的将领还保持着几丝警惕之心,他问哥哥立花宗茂大家都这样慢悠悠地走,真不会被明军追击吗?

边骑马边喝酒的立花宗茂断定明军不敢对他们怎样。

这时小早川秀包告知立花宗茂队尾后面有追兵。宗茂略惊讶,难道明军打来了?小早川秀包摇头,说是朝鲜军的追击。

倭贼殿后护送之将

原来李如松不打算让明军追击,但朝鲜人仍然组织起对日军的追击。朝鲜方计划李忠带领千余名步兵埋伏在竹山。竹山是险要位置,也是丰臣秀吉第二次入侵朝鲜日军打到最远地方。

此刻日军南下必定经过竹山,朝鲜方计划在竹山一带阻击日军。

然而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并不是被日军识破了,而是被李如松阻止了。李如松还派钱世桢率兵在汉江拦截朝鲜军。尽管钱世桢之前没少被李如松打压,可这次钱世桢照样执行李如松的命令。

竹山位置

柳成龙质问钱世桢为何要拦路,钱世桢却说我们大明是你们宗主国,宗主国的一切命令都得遵守。

柳成龙疑问难道不追杀倭寇的命令也要遵守?

钱世桢接下来回复大意是:你们国王都被倭寇打得逃到义州去了,你们朝鲜军去追击能打得赢倭寇?

总而言之钱世桢为李如松或则说为正在南撤的日本人,挡住了朝鲜的追兵。李如松还把权栗、李蘋等朝鲜将领统统扣押。

丰臣秀吉发动战争最初目就是攻打明国,占领并迁都北京。壬辰倭乱初期郑拨、宋象贤、申元吉等人都是因为拒绝给日本人借道攻打明国而牺牲的。

宋象贤还有一句著名话:

战死易,借道难。

虽然汉江北的朝鲜军被拦截,但留在江南的部分朝鲜军对落单的日军部队展开攻击,颇有斩获。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听闻后,急忙带兵去救这些日军部队。

由于联军主力没有南下追击,再加上南方各地义军自保有余,进攻不足,所以南撤的日军几乎没受到阻碍。

4月29日,日军大部队慢悠悠地退回尚州。去年这时候小西行长从李镒手中攻下了尚州。但还有几支日军部队没有退回南方,比如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仍在搜寻落单的日军士兵。

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移动到庆尚道北部的闻庆,并在这里休整。立花宗茂见闻庆当地百姓正在纪念这里前任县长申元吉。

闻庆位置

立花宗茂经过打听才得知以前的申元吉县长因对小西行长宁死不屈,而被残忍杀害。立花宗茂也不由感叹申元吉是名壮士,并没有干扰当地百姓祭祀。

参与入侵朝鲜的日本战国武将或多或少有恶行,而立花军是恶行最少的部队之一。无论朝鲜还是日本,均没有出现立花军在当地进行屠杀的史料。而且宗茂是个妻管严,他不会奸淫当地妇女。

立花家史料倒是记载过立花宗茂从朝鲜当地掠夺了一些艺人和工匠带回柳川,今日日本柳川市舞狮习俗就是这样传来的。立花掠劫的数量相比加藤和岛津等大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不再专门讨论。

立花宗茂

五月的一天,立花宗茂接到米多比镇久来报,米多比镇久声称他在巡逻时发现了明军靠近闻庆县。

立花宗茂便询问情况,米多比镇久回答是他们在碧蹄馆遭遇到的辽东骑兵,正由李如松亲自统领。

小野镇幸“啪!”的一下站了起来,他扬言现在就去迎战明军,取下李如松首级,给小野成幸等人复仇。

米多比镇久接着解释李如松部队现在即使看见数量很少的日军部队都会保持距离,除非日军数量到个别几人时候明军才会捉拿。一些日军部队说现在遇到明军都比朝鲜军要安全。

小早川秀包这时询问宗茂要不要通知南方的日军主力,请求增兵一起合围李如松。

小野镇幸已经准备通知在附近鸟岭的黑田军,他仿佛计划在闻庆效仿小早川隆景的谋略再打一次碧蹄馆之战。

立花宗茂也在犹豫,但他声称现在是否跟明军交战也由宇喜多秀家等人说的算。为了彻底搞清楚明军动向,宗茂决定请秀包留守闻庆,自己率领数百人部队亲自去侦查李如松。

原来从四月底开始,宋应昌已经下达追击日军的命令,尽管大部分日军已经全身而退,或许宋应昌只是做样子给朝鲜人看。而万历皇帝派出的刘綎7000人部队已经进入朝鲜,就是吴惟忠提到很厉害的那个人。

刘綎和李如松平级,当时都身居总兵,而且刘綎也是当世名将,他和李如松两人互相看不顺眼。李如松怕刘綎立功,但他又害怕一旦和日军交手,怕沈惟敬和自己选的两名假使者被杀,那议和就前功尽弃。

所以李如松一方面想办法派人堵截刘綎,一方面南下对日军追而不击,就这样行径到了闻庆。

闻庆辽东军本阵内,李如松还在骂倭寇怎么走的这么慢。这样一来又让他在国内和朝鲜这边背负不少骂名。忽然他接到来报,有一支少量倭寇部队逼近,这支倭寇部队盔甲都是金色的。

金色?李如松想到该不会是上次在汉城附近遇到的金甲倭军吧。这次他先让李如梅和钱世桢率部去查看,不久就接到李如梅探子,靠近他们的倭寇正是上次的金甲倭兵。

当李如松得知金甲倭寇数量很少时,他断定这又必是敌人的诱敌之计,跟上次一样,我不可能再犯了。于是他开始准备撤退。

这时钱世桢回来拦下李如松,建议他现在就出击消灭金甲倭寇。却遭到李如松和其他辽军将领呵斥,钱世桢无语,碧蹄馆之战前他建议李如松不要追击,现在又反过来了。

钱世桢不敢违背李如松命令,只好跟着辽东军向北撤。

闻庆一处地方,立花宗茂和他的金甲先锋队望着正在北撤的明军。小野镇幸等家臣询问宗茂要不要通知南方日军,组织对李如松追击。

只见宗茂摇头。米多比镇久亦相同看法,经过他打听明国又派出一个很厉害的大将(指刘綎)率军进入朝鲜,明国地大,人数也多,在没搞清楚北方明军现在什么状况前不要轻易出击。

不过立花宗茂声称立花军的气势不能输,他派立花成家、小野成久、安东常房三名新的金甲先锋队长率部尾随李如松。

很快李如松察觉到队尾后面有动静,他一看,高举祇園守紋旗的金甲倭兵逼近他们了。他先得意地对钱世桢炫耀他的判断没有错,倭寇见设伏不成开始直接攻击我们了。

李如松接下来下令全军快马加鞭向北奔去!辽东骑兵凭借高超机动性远远地甩开了立花军。

立花成家、小野成久、安东常房并不是要真的追击,原来只负责尾随挑衅,结果没想到辽东骑兵头也不回地跑了。

金甲先锋队返回后,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部队才开始离开闻庆,慢慢地向南驶去。

李如松被吓跑这件事可不是我编的,是史料明确写道:

五月。李提督率兵追贼至闻庆。畏慑不进而还。贼徐徐而行。

万历年间明朝工部尚书张辅之都说:

庸臣惑於邪议,决意主和,至使我兵畏倭如虎,不敢以镞矢相加遗。

由于和谈期间李如松各种雷人行为,比如他自己不去追倭寇,还不让其他人去追倭寇且拦路。

气得朝鲜国王李昖大骂李如松作为中国的将军,可结果专门为倭寇专门殿后。

《宣祖实录》:

堂堂天将,终不过为倭贼殿后护送之将。

金崎之战中藤吉郎(丰臣秀吉)为织田信长冒死殿后,三方原之战中本多忠胜为德川家康拦截武田军,再加上这次“倭贼殿后护送之将”的李如松,他把明—朝鲜两国都堵住了,比前两个都厉害多了,所以这共称日本战国三大殿后战。

丰臣秀真吉应该给李如松颁个“天国无双”称号以此致谢,当然这开个玩笑。

倭贼殿后护送之将

最后总结一下,翻阅正史,李如松这个人名声不好,无论是明朝还是朝鲜史料。

而当年明月在其著作《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李如松大吹特吹,还吹捧辽东军。以至于很多壬辰倭乱题材读物跟着受影响,所以李如松通常给人印象是勇猛,正直。

甚至还有人说李如松不死,就可以在萨尔浒之战挡住努尔哈赤。

实际上,在壬辰倭乱中,明军里的浙江兵作用比辽东军要大,出于种种原因,吴惟忠、骆尚志等浙军将士功劳被忽视,当年明月甚至还在其著作中说“吴惟忠只是个跑龙套”,所幸朝鲜王朝和日本的史料将他们的事迹记载了下来。

参考资料

1、明军听说跟日本人议和成功高兴。《宣祖实录》:

提督军中, 一闻和议之成, 莫不喜悦, 欢声如雷

2、查大受因为议和狂喜。《问月堂先生文集卷》:

天将在平壤无战斗之意。将欲使闻此机。进兵却贼。遂视书于查总兵。总兵甚喜。驰报提督

3、李如松为了跟日本人议和殴打柳成龙。《问月堂先生文集卷》:

一日提督麾下一人言柳体察。退斥临津诸船。使绝倭营往来之路。提督大怒。将欲拿致加罪

4、平壤之战李如松抢夺浙江兵功劳。徐光启:

(平壤之战)而先登者多南将(浙兵),提督李如松不能无内忌。欲立奇功。

5、辽东骑兵每次打败仗都找朝鲜人背锅。《白沙先生文集》:

祖将躁而寡谋。军必败。果大衄。承训归至诬我兵反助倭贼。

6、李如松以无船渡江和生病为由不追击日军。《问月堂先生文集卷》:

请遣兵急追贼后。提督诿言汉江无船可渡。大臣先知此机。即使京畿右巡察使成泳,水使李蘋等。急收诸江船舰。一时来会汉江者至百馀只。具由以报提督。提督遣营将李如柏。率数万兵临江上。以示渡江之状。猝然称病而还。

7、李如松派钱世桢拦路/李如松扣押朝鲜军将领。《问月堂先生文集卷》:

世桢发怒大叱曰若如尔言。尔国君王何弃都城而逃去义州也/军官李忠率步兵千馀。伏兵于竹山要害之地。俄而提督沮戏万端。李蘋以下诸将皆为拘执。

8、朝鲜军追击日军。《问月堂先生文集卷》:

郑希贤李时言等从径路潜出。斩获贼落后者。时官军收复京城。诸臣请贺

0 阅读:5

借东皇立花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