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9年九月一天,浙江义乌的吴坎头村热闹非凡,皆因新调任此地的军官戚继光到村里募兵。
今日吴坎头村
当时在场的吴惟忠对这事没有兴趣,那时他二十六岁。他朝家门走时,一人忽然拦住他,此人正是负责募兵的戚继光,他邀请吴惟忠参军入伍。
吴惟忠拒绝了,还说:你去找其他人吧,我没兴趣当兵。
戚继光道:我到吴坎头村就是专门找你的。
吴惟忠还是拒绝,戚继光询问他为何不想入伍。
戚继光
吴惟忠给出解释:你们朝廷军队就是一群吃空饷的老鼠,打倭寇不行,欺压我们义乌父老倒有一套,我大男汉子不跟你们这种人为伍。
戚继光解释他要建立的部队不但要成为百胜之师,还要真正做到济世安民,匡扶国家!
吴惟忠只见戚继光双眼炯炯有神,且一身正气。吴惟忠思考一阵后便选择相信戚继光,接着吴惟忠通知全村青年跟他一起参加戚继光的部队。
义乌就成为了戚家军的重要兵源,吴惟忠等义乌弟子不但跟着戚继光在浙江等地荡平来犯倭寇,还担负守卫北疆的重任。
义乌兵团足迹不但遍布江南和塞北,还在朝鲜留下了光彩的印记。壬辰倭乱明朝援军中的浙江兵共7000人,一半人是戚继光创立的义乌兵团。
老将吴惟忠在平壤大捷中的牡丹峰战斗立下汗马功劳‘,中弹负伤仍在战斗的事迹被朝鲜广为传播,由于前线司令李如松对吴惟忠赏罚不公,连朝鲜国王李昖都为其鸣不平。(《宣祖实录》)
吴惟忠还是东征明军在朝鲜口碑最佳者,柳成龙在《惩毖录》称吴惟忠最“廉操”。
吴惟忠
朝鲜百姓将吴惟忠尊称为“天将吴候”,为其立碑,至今还有几块保存于韩国境内。
大军返还1593年6月13日,丰臣秀吉在跟明朝和谈期间指使在朝鲜日军发动了对晋州城的攻击,当时吴惟忠、刘綎等明军部队就驻扎在晋州附近一带。由于没有上级命令,吴惟忠等明军将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晋州被日军攻打。
历经半个月血战,日军于6月29日攻陷了晋州城,并对全城军民展开屠杀,共六万余人遇害,堪称壬辰倭乱第一惨案。
攻陷晋州后的日军愈发猖獗,开始举兵侵犯庆尚、全罗道等城镇。
沿路烧杀劫掠。这里讲下,日军刚入侵朝鲜时,丰臣秀吉以为他未来可以统治朝鲜,所以下令军队不得屠城,由于后来战局发生变化,丰臣秀吉破罐子破摔,明文规定军队要摧毁朝鲜当地的一切。
屠杀晋州就是丰臣秀吉本人的命令,这时的侵朝日军彻底成为恶魔。
当时浙军将领骆尚志驻扎在南原,骆尚志是第一个平壤大捷先登的明将,面对日军来犯他下令严防死守。
可上司查大受害怕日军锋芒,竟然被吓得放弃城池离开,查大受就是那个在碧蹄馆中诱敌之计的辽军将领。查大受逃跑引起一系列恶果,一起留守朝鲜军跟着逃跑。骆尚志被迫离开南原。(《宣祖实录》)
驻扎在大邱的刘綎听闻日军攻占南原后,急忙派兵增援,才把日军赶跑,但日军直到7月9日才退回晋州,之后再退回庆尚道一带。
《乱中杂录》记载这期间驻扎在朝鲜的明军士兵由于不堪长期在外征战以及害怕日军锋芒,所以部队里出现不少逃兵,以辽东军居多。
好在日军没有重新发动攻势,原来是丰臣秀吉得知晋州沦陷后,报了去年日军在晋州战败之耻,再加上小西行长和沈惟敬哄骗丰臣秀吉明国已经屈服,于是在7月29日,丰臣秀吉下令撤回在朝鲜的五万军队。
回国的将领有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宇喜多秀家、上杉景胜、伊达政宗、细川忠兴等人。虽然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和总目付石田三成回国了,但是加藤清正、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等先锋军长依然留守在当地,他们比先回去的这批人要晚两年回国,立花宗茂、岛津义弘等九州大名也在其中。
其实壬辰倭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不是整场朝鲜战争结束。因为后面明朝和日本和谈失败,丰臣秀吉在1596年发动了第二次入侵朝鲜的战役,朝鲜叫作丁酉再乱,日本叫庆长之役。
据弗洛伊斯在《日本史》在的记载,壬辰倭乱日本军共阵亡5万人。根据我统计的日军伤亡数正好跟这个差不多,其中大部分日军是朝鲜人打死。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问不应该是明军吗?其实也很好理解,据统计壬辰倭乱共发生近一百场大小战斗,其中大部分是朝鲜军和日军交战。明军在开战后8个月才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只参与了数场战斗。国内书籍里对壬辰倭乱描述只注重明朝,所以给人一种“朝鲜人一直在挂机”的错觉。
根据日本史料《太阁记》记载,两次晋州之战日军共三万余人阵亡,所以日军大多数是被朝鲜人打死这也很好理解吧。
需要强调的壬辰倭乱是东亚三国交战,只站在其中一方视觉了解这段历史就是盲人摸象。
站在日本视觉来看,第一次入侵朝鲜无疑是失败的,丰臣秀吉一开始想打到印度去,随着入侵朝鲜以后,残酷现实来临,征服目标越变越小,到明军进入前,丰臣秀吉发现能稳固朝鲜就不错了。现在朝鲜的日占区萎缩至南部沿海一带。
朝鲜半岛倭城分布图
可对于当时丰臣秀吉而言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在下达超过半数日军归国命令后不久,当年8月3日,秀吉的爱妾茶茶在大阪为他诞生一个男婴,后来这个新生儿被命名为丰臣秀赖。
丰臣秀吉欣喜若狂,终于可以让丰臣政权由他的亲生儿子来继承了,从历史结果来看,秀赖的出生却将丰臣政权推向灭亡。具体原因可以看《丰臣秀次之死》这篇文章。
日本远征军在朝鲜辛苦作战期间,留在国内的丰臣秀吉却贪图享乐,他迷恋上了表演歌剧,还亲自撰写剧本,作品有《明智讨》《柴田讨》《北条讨》,讲的是他自己如何打败明智光秀、柴田胜家、北条氏政的故事。
其实我们都知道被丰臣秀吉击败的日本大名不止这三个,因为明智光秀等人是被彻底打灭那种,像毛利、岛津虽然也被秀吉打败了,但秀吉还要利用他们入侵朝鲜,所以编打败岛津什么不太好。
秀吉编导的歌剧情节还有明国派出使臣向日本低三下四地求和,歌剧里明国使者特地表演得非常猥琐,以此丑化对手。
7月8日,小西行长的家臣内藤如安充当日本使者前往北京,不久后,日军将加藤清正之前抓到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名朝鲜王子释放。
明军高层宋应昌、李如松见日方先是撤走半数以上兵力,再释放朝鲜王子,认为这可以跟朝廷交差了,于是也开始大规模撤军,但为预防万一,只留刘綎、吴惟忠等部共1.6万南军将士驻扎在大邱、庆州一带。
9月13日,宋、李率大部分明军主力从朝鲜回国。但我们都知道朝鲜并未完全光复,还有部分日军驻扎在釜山等沿海城市。
李如松为了对朝廷谎称自己将倭寇彻底驱除,他将釜山等沿海城市都说成是海岛。
可能有人说朝鲜不也光复得差不多了吗,只剩下南部沿海一些地方了,这么看待的话就是鼠目寸光。首先失地不以大小来论,香港和澳门也是沿海小地方,新中国为了收复它们而付出不少努力。
战略意义上来讲,明军这项决定也是非常致命的。举个例子,抗日战争前,日本在中国大陆一直拥有两块飞地,一个是大连,一个是上海虹口区。九一八事变和淞沪会战最先发起侵略的日军都是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大连和虹口也成为为日本本土部队的重要落脚点。
丁酉再乱日军就是通过釜山等地方再次入侵朝鲜,那时明朝就有人为釜山倭寇还没铲除一事而担忧。
未来的明朝首辅叶向高写了一首诗流露出自己看法:
问道釜山犹筑垒,何时听唱凯歌旋。
但不管怎么说,李如松认为他大功圆满告成,回去以后还将碧蹄馆之败谎称为胜利,不过李如松私下许诺日本议和跟和亲一事后也被人揭发。
安康之战当年十一月初,西生浦倭城,驻守在这里加藤清正对他几个手下抱怨:都是因为小西行长跟明军议和,才导致他们不但继续留在朝鲜,而且啥事也做不了。
由于后勤不力,西生浦日军面临缺粮境地,这也是加藤清正要烦恼地方。
清正家臣森本一久说:要不再去安康县抢朝鲜人的粮食,顺便挑衅下庆州的明军。
明朝和日本主力各自撤走后,两边留在当地的驻军还爆发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基本上是加藤清正部日军挑起,十月加藤清正袭骚安康,浙军将领王必迪迎战,此战浙军216人被杀,加藤军损失轻微。(《域外长城》)
加藤清正
因为宋应昌、李如松为了跟日本讲和,下令驻扎在朝鲜明军不得主动攻击倭寇,以至于驻扎在庆州的浙军被倭寇打上门才能反击。
加藤清正这次出兵的借口是出使明国的内藤如安还没回来,一定是被明人杀了,他要给内藤如安报仇,然后加藤清正带着数千士卒再次入侵安康县。
与此同时,驻扎在庆州的将领吴惟忠收到倭寇再次来犯安康消息,吴惟忠决定出兵。
这时骆尚志向吴惟忠强调上峰“不能杀倭”的命令。
狗屁!吴惟忠吐了口唾沫,就是这个“禁止杀倭”导致倭寇愈发猖獗,同时他肚子里憋了第二次晋州之战不能救援杀倭的火。
吴惟忠不顾军令了,他和骆尚志带着数千浙军将士出征讨倭。
浙江军迎战倭寇
安康县已被加藤军已经搞得惨不忍睹,安康至庆州数十里的地方已是尸横遍野。
“把这些统统带走!”加藤清正督促士卒押送着刚抢来的粮食。
“加藤大人!” 负责附近放哨的森本一久跑来告诉清正共数千明军往这里赶来,他调查清楚了,是义乌将领吴惟忠的部队。
加藤清正道:吴惟忠?听小西行长说就是那个平壤之战攻破牡丹峰那名明军悍将,他的浙江兵不好惹,远比辽东兵还要厉害。
加藤清正开始思索作战方案,听说浙兵的鸳鸯阵可厉害了,而且他下令此次兵分六路抢劫,届时他身边只有数百名士卒,数量远少于对手,和浙兵正面打是没多大胜算的。(《域外长城》)
“有办法了!”加藤清正对森本一久道:“你接下来按照我说的去做。”
当吴惟忠、骆尚志二将来到现场后,只见一支规模不到百人的倭寇部队,看样子就是刚刚掠劫完。
森本一久见明军前来,队伍当中有个骑着马的白胡子老将,想必那人就是吴惟忠。
于是森本一久带着几名亲兵凑近过去,说:你就是吴惟忠?听说你有两下子,年轻时是作为戚继光的副将。但你现在跑来朝鲜送死,不过呢我有好生之德,不杀你这老东西,只要你现在给我当场磕头认罪,之后离开朝鲜滚回老家,我就放你一条生路。
森本一久,加藤清正的得力家臣
吴惟忠听后森本一久的翻译传达完意思后,他不屑地笑了笑,随后他怒道:黄口小儿,前来领死!
吴惟忠手持长枪骑着马冲向森本一久劈去,两人打斗起来,经过十余回合较量,两人不分胜负。
吴惟忠累得气喘吁吁,心里感慨自己要是再年轻十岁就把这个倭寇干掉了。
森本一久忽然摆脱开吴惟忠,带着手下部队向南逃循。数千明军跟着吴惟忠追了上去。
当明军追到一个山林里时,他们发现倭寇就不见踪影了。然而躲藏草丛里的加藤清正看见了吴惟忠部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自己布置的埋伏圈,他立刻下令早已埋伏好的火枪手向明军射击!
“砰!”随着连阵枪响,不少明军将士中弹身亡。
面对突如其来袭击,即便是浙江军队伍也溃乱起来。意识到中埋伏的吴惟忠和骆尚志急忙带兵撤退,当明军行径到一个交通要道时,刚才挑衅吴惟忠的森本一久率队杀了过来。
加藤清正出动与森本一久夹击明军,遭遇两头夹击的明军开始不敌倭寇。
“来吧!看我今天能杀多少倭寇。”吴惟忠怒吼道,随后倭寇射出的一发子弹击毙了他的坐骑。
吴惟忠倒地后被一个叫金福的亲兵扶上马,金福道:“吴爷快走吧,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刚一说完这话,一名倭寇持刀从金福背后刺穿了他的胸膛,悲愤交加的吴惟忠便在义乌子弟们掩护下开始突围。
最终吴惟忠、骆尚志等人成功脱险,但是吴惟忠在这一过程见证到不少随自己从义乌家乡来的弟兄命丧沙场。
此战加藤清正仅用数百人就击破了吴惟忠数千人,斩杀明军三百余人,而加藤军损失轻微,堪称“倭寇克星”的浙江军大败。
除了金福以外、可查姓名的浙军阵亡者还有楼大成、王朝禄、杨希凤、杨江三兄弟、侯家三兄弟等人,他们都是义乌人,因支援朝鲜抵抗倭寇而殉职,很多还是兄弟一起战死。
日军那边,森本一久对加藤清正拍马屁道:加藤大人把吴惟忠那个老家伙打得屁滚尿流,可谓用兵如神!
加藤军士兵纷纷阿谀奉承起来:别说是吴惟忠,就是那个什么戚继光来,照样会被加藤大人打败。
这场胜利对日军而言改变了对明军的态度,之前在碧蹄馆之战后日军仍旧忌惮明军原因就是尽管击败了辽东骑兵,但他们依然未能战胜那个在平壤令他们闻风丧胆的浙江军,此刻他们击败了浙江军,而且还是在进攻战中以少胜多。
从这时候起日军彻底不再忌惮明军,也成为后来日本第二次入侵朝鲜的动力。
通过加藤清正在这一战以及后面表现来看,他的战国名将是没什么水分的,撑起了整个“贱岳七本枪”的逼格。
贱岳七本枪
但世界上没有百战百胜之师,也不能因为这一战就否定浙江军在整场战争中的表现。碧蹄馆和安康都是明军败仗,但不同的是碧蹄馆败北是李如松为了抢功所致,属于自作孽不可活。
而吴惟忠出兵目的是真正为了朝鲜百姓以及全明国的荣誉而战,光荣依然属于吴惟忠和全体浙江军!
对吴惟忠不幸的是,此战他非但没能得到朝廷和以前战友的体恤,还得到了控告。原来宋应昌、李如松担心他们“倭寇已经屈服”的谎言被戳穿,歪曲了安康之战的事实,诬陷吴惟忠残害朝鲜老百姓才引起此事。
尽管朝鲜方为吴惟忠申辩过,朝鲜国王都亲自给吴惟忠说话,但朝鲜给明朝申诉都被李如松想方设法拦截。
明廷信了李如松的鬼话,接着将吴惟忠革职并召回国内。吴惟忠也不得不认栽,浙江军离去后,驻朝明军只剩下刘綎部7000人。
吴惟忠离开朝鲜前,国王李昖亲自为其送行,并称吴惟忠“功在三韩”,还赠送吴惟忠豹皮、腰刀等一些有价值物品,李昖并说自己小国没什么东西可回报大人,只有这些可送了。
吴惟忠下次来到朝鲜就是丁酉再乱时了。
参考史料1、一般明军军纪很烂。因为张居正说:
明兵乃三兽,侵吞军队利益时如⽣翼之虎,讨好当局时如媚物之狐,出逢⼤敌时如遁逃之⿏。
2、《戚继光志》:南浙显威,赫赫功归蓬莱将;东瀛丧胆,巍巍胜属义乌兵。
3、《碧梧先生遗稿》:吴副总惟忠,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也,攻平壤,先登功最。
《明实录》:(李如松)称倭奴碧蹄馆一战之后畏威服罪乞哀通贡不出五月可了,夫是役也大将(李如松)仅以身免,倭奴何畏之有。
李德馨:贼(倭寇)之所畏惮者,惟在南兵。
《宣祖实录》:南军(浙军)善于放炮杀贼…(倭寇)多是南兵(浙兵)所杀。
4、安康之战具体过程和伤亡人数出自《唐将书帖》还有明人所著《两朝平攘录》:
十一月初三,倭见小西飞信不回,清正复发兵抢安康。此时三将所统苗兵(其实是浙江军)一千,在庆州未撤,闻之往救,被倭诱入险地。伏起,杀我兵三百余人。
明军阵亡者姓名出自《域外长城》
5、《宣祖实录》:
贼初畏天兵,自是意甚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