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事儿一出,英伟达股价应声下跌,市值缩水近千亿美元。这不仅是对英伟达的一次打击,更是对中国的一次警醒。
英伟达,这个在全球芯片产业中一家独大的巨头,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受到调查。它的业绩一直高歌猛进,今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94%,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样的业绩背后,却是英伟达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行为。从法国、美国到欧盟,再到中国,英伟达的垄断行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调查。
回顾过去,英伟达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的迈络思,这一收购因涉嫌垄断而遭到反对。关键时刻,中国投下了赞成票,但英伟达却未能遵守承诺,对中国市场的高端GPU断供,转而销售“阉割版”的GPU,这无疑是对中国市场的背刺。
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得益于其在GPU市场的绝对垄断。根据统计,英伟达在GPU市场上的份额超过80%,在数据中心GPU市场上更是高达98%。这样的市场份额,让英伟达在利润上赚得盆满钵满,一张售价3万多美元的H100芯片,成本不到3000美元。
然而,英伟达的垄断地位并非不可撼动。从高通、英特尔、AMD到英伟达自己的客户OpenAI、谷歌、亚马逊,都在加大自研芯片的投入。2023年9月,高通、谷歌、Arm、英特尔等科技巨头联合成立了UXL基金会,被媒体解读为“反英伟达联盟”,旨在开发跨多种AI加速器芯片的软件和工具,绕过英伟达CUDA平台。
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中国老百姓不禁要问:全球反垄断调查,是否给国产芯片带来了崛起的机会?从专家的观点来看,虽然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和地位是自然形成的,但国产芯片在性能上与英伟达的差距依然巨大。华为的昇腾910B虽然性能可以与英伟达A100持平,但英伟达的H100性能是A100的2—3倍,Blackwell B200又是H100的5倍。这样的差距,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国产芯片的发展之路。
芯片产业的国产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从设计、研发到封装、制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突破。即使我们设计出了芯片,但没有先进的光刻机,就难以生产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即使我们可以部分解决7纳米芯片的问题,但产能和技术成熟度都有待提升。
在全球反垄断调查的背景下,我们中国股民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英伟达的垄断行为,虽然短期内给国产芯片带来了压力,但长远来看,这也许是国产芯片发展的一个契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市场上的耐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真正的崛起。
但话说回来,英伟达的垄断行为,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而不是被一家企业所左右。英伟达的垄断,不仅限制了市场的多样性,也限制了技术的创新。这种垄断,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我们中国股民应该拍手称快。这不仅是对英伟达的一种警告,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种净化。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打破英伟达的垄断,让市场回归公平,让技术回归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