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金山”掘金

汽车预言师 2025-02-12 12:42:26

在年后开工第一天,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宣布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

早在几年前,雷克萨斯就传出国产化的消息,此次靴子落地,无疑是丰田电动化转型中浓墨重彩的关键一笔。虽然此次官宣未披露投资金额,但丰田明确表示将采取独资形式设立纯电动汽车及电池公司。

这一建厂规划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在2024年6月,就有外媒报道丰田在与上海方面接触。关于建厂选址,业内也有诸多猜测,关于落户临港、嘉定、松江还是金山,每一个选项都引发业界的激烈探讨。鉴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长期享受税收优惠等优厚政策,外界普遍猜测丰田或许会追随特斯拉的脚步,选择临港开启国产化征程。

而在去年11月,一份《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工业区JSS3-0405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初步方案公示》流传出来。据该规划透露,金山工业区拟引入新能源汽车和尖端电池产业项目,用地面积约252.52公顷,近乎是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占地面积(约86公顷)的三倍之多。此次官宣无疑为当初的公示内容提供了有力印证。

提及金山,因其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也导致在上海16区中存在感较低,偏远、化工厂、房价低以及环境不佳等等也成为留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那么丰田为何毅然选择金山而非呼声颇高的临港呢?

在地产行业的专业人士看来,丰田选择金山,正是因为以为其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本身紧邻浙江,是沿海产业带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上海“南北转型”战略的核心区域。尽管当前来看金山的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其地理位置优势甚至超越临港。从这个角度来看,丰田此次不太在大众预期之内的选择其实是更有深意的一种规划。

在他看来,丰田落子金山,一方面寄望于以此为基地,构建起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的全流程本地化布局;另一方面,金山新工厂与浙江省宁波前湾新区相距仅30多公里,待沪甬通道建成后,两地产业有望实现深度融合,新工厂有望将宁波的汽车产业布局虹吸到金山,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又能将金山的部分产业合理转移至宁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无疑将为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真正实现“落下一子,激活全盘”的战略构想,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无限可能。

对于金山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雷克萨斯的入驻,不仅有助于金山区摆脱以往“化工区”的固有印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能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稳定当地就业形势,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在分析人士看来,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车企之间的单打独斗,更是各地政府在产业政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全方位较量。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里,北京有北汽集团、小米和理想,深圳有比亚迪、华为,广州有广汽集团、小鹏,上海除了有上汽集团,其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一张关键名片是特斯拉。对于上海来说,从传统汽车产业重镇迈向“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需求,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上海而言,既意味着现在,又意味着未来。”同时,他也指出汽车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社零总额占比高,带动效应强。新能源车无疑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将逐步支撑起整个行业对经济的贡献,并将拉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产业的落地。

从当前的上海汽车产业布局来看,西北部有上汽扎根于嘉定,浦东新区有特斯拉发展得如火如荼,而金山区的汽车产业布局虽然相对于前两者较为薄弱,但也具备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因此,业内人士也指出,上海汽车产业若想实现飞跃式发展,单纯依靠分散布局、多点开花的模式是难以达成的,当务之急是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从过往成功经验来看,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优势是单点布局难以企及的。比如底特律,凭借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中心,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让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得以高效流通。上海已在嘉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产业集群,而丰田选择金山,正是上海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又一关键布局。

更有观察人士指出,“作为全球头部车企的丰田,其‘野心’一定不是成为第二个‘特斯拉’,而是要建立自己在新能源时代的‘底特律’。”丰田方面也表示,将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先进技术应用等各类举措。值得一提的是,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常熟高新区,也将和新工厂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按照目前规划,金山工厂将于两年后正式投产。面对这一计划,也有人提出疑问,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投产时间是否稍显滞后?丰田能否真正挖到“金山”?毕竟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常激烈,未来的市场走向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面临多少挑战与变数,这是丰田和雷克萨斯必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丰富的技术创新资源,无疑是丰田打造高端豪华纯电产品的关键阵地。在这里,丰田不仅能够获取巨大的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更能积累宝贵的电动化经验,实现技术的反哺与提升,为其全球战略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对于雷克萨斯来说,其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2024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实现了正增长,这得益于其严格的品质控制和独特的品牌理念,也证明其依然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中国制造所具备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也无疑将助力雷克萨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按照丰田此前的规划,到2030年,其纯电车型销量目标将达到350万辆,其中雷克萨斯品牌计划贡献100万辆。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实现100%纯电动化。这也是此次雷克萨斯国产化更关注纯电车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丰田早已开启全方位布局。在中国市场,丰田陆续导入多款BZ系列纯电车型,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丰田与Momenta等科技企业达成合作,提升智能化竞争力。在去年北京车展,雷克萨斯还发布LF-ZC和LF-ZL两款全新概念车,并宣布量产车型将于2026年之后正式发布。到如今,丰田正式宣布国内建厂投产,种种迹象表明,丰田始终按照既定战略稳步前行,其量产车型极有可能在金山新工厂顺利实现生产。

而丰田这一系列的大动作也值得行业深思。近年来,唱衰跨国车企的观点甚嚣尘上,其认为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已风光不再,不仅难以契合消费者需求,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赛道上也远远落后。更有人断言,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辉煌已然成为过去式,似乎它们即将黯然退场,与中国市场挥手作别。

然而,丰田此次的重大产业投资决策,无疑有力地回击了这一论断,也用实际行动再次向世人表明,在中国市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轻易躺平认输。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且充满活力,为各类车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跨国品牌,都能在这里各展所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丰田对中国市场的坚定看好,绝非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精心的产业布局,展现出其深耕中国市场、积极参与竞争的决心与信心。

丰田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市场地位,也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恰恰说明深入研究其战略布局,对于理解国际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锚定金山,无疑是丰田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棋局中落下的一枚极具战略意义的棋子,再次彰显出其面对电动化改革的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而雷克萨斯的国产化,将成为丰田全面转型的重要支点,也将加速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

0 阅读:4
汽车预言师

汽车预言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