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从“愚孝”的庄超英,谈孔子的“孝”

肆点和肆点 2024-11-20 02:42:21

《小巷人家》从“愚孝”的庄超英,谈孔子的“孝”

《小巷人家》全剧终了。庄超英,这个人物,有人评价他愚孝,有人评价他自私,冷血,敏感,自卑,虚伪,凤凰男。。。。。。总之这个人物,一般的印象都是负面,负面的原因,其实从逻辑上,从情绪上很好理解:对谁都客客气气,唯独对老婆黄玲不好,对女儿庄筱婷不好!

那么庄超英的这些行为,到底是愚孝?还是什么原因呢?庄超英得病了!得病了!得病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

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

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

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

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第一 少年时期:恐惧、害怕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弟弟妹妹出生,越加被忽视的家庭地位

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父母身心疲惫,动辄被辱骂,被鞭打

一般家庭的父母都爱幺儿,刚开始其实这种偏爱是客观规律:幺儿小,帮不上忙;大的孩子已经懂事了,至少比幺儿懂事,就自然而然要求大的孩子像大人一样开始承担责任。有二孩的家庭,对此应该有体会。老大经常挨揍,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仅仅,是因为没有照顾好老幺——而老大或许也不过五六岁的年纪,老幺才一两岁。

而庄超英是三孩家庭,他老大,还有一个妹妹,弟弟是老三。

所以,在老庄家,老大、老二都被家里踢了出去,只留下老三。第二 青少年时期:同情

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逐渐开始懂事,接触社会,愈加理解父母的不易,但还未工作,没有变成“血包”这个时候,庄超英逐渐长大,由于历史原因,做了知青,在艰苦的地方,更能感受人生的不易。但这时候,还是知青,没有收入,可能,还需要家庭补贴。对于父母的耳提命面,不仅没有抵触,反而进一步的接受。

第三 青年时期:帮助

实际上,当庄超英开始工作的前后,其父母的心态可能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也老了。

像黄玲对庄超英说的:我指望不上你!

但庄父母开始意识自己老了,而大儿子、女儿都在外地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指望不上了。于是,他们对小儿子从原来的偏心,变成开始押宝——所有的资源,尽可能的往小儿子身上堆。那庄超英回城以后,庄父母为什么不改变策略呢?一 沉没成本——之前对小儿子的无限投入,对大儿子、女儿的刻薄;二 风险——目前模式下,庄超英并没有抱怨,如果改变策略,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呢?甚至,两个儿子都翻脸呢?

所以,庄超英回城以后,庄父母不仅不改变策略,反而不断加深对庄超英一家的“PUA”,如果不是黄玲,抗住了,庄超英一家,就是小儿子家的超大“血包”!

当我们用庄超英,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能很好理解黄玲的这句话:他(庄超英)知道我的对的,但是他恨我。

庄父母,从哪里得来的“秘籍”,得以让庄超英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儒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史记·李斯传》:“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

庄父母,就是用这一套“秘籍”,让庄超英用“庄家”“庄家男丁”“庄家长子”这些套子把自己一圈又一圈的套住。什么叫“愚孝”?就是,人人都觉得不对,甚至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么做不对,但是就必须这么做了!——黄玲:他(庄超英)知道我的对的,但是他恨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是儒家的孝!为统治需要定义的孝!你看,效果多好!

庄父母,明明是偏心,吸血,但是把自己包装的多么高大上、多位睿智——为了庄家!——到底是为了庄家?还是为了自己?

《论语》中与儒家的孝相近,这几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如何理解这几句?《论语》中也有几篇可以解读以上内容。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什么是孝?孔子说:一个礼,一个敬。孔子没说,钱多钱少,物质多物质少。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孔子不是一个教条主义,不是一个本本主义,不会刻舟求剑。

后人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解读为“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巧言令色”,不懂“礼”!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孝,亦如是!

《论语》20篇492章,合计约16000字。篇章的划分,十分不友好。第一 一个篇,几十章,包含的若干主题;而, 同样的主题,分散在不同篇里面。第二 缺乏递进:同样主题,也分主体思想、认知层次、案例分享。。。但是因为篇章的内容参差不齐,造成理解起来需要思维跳跃,无法由浅入深,对新手极其不友好;建议有搞国学的,出一版优化版,便于对国学有兴趣的人,能由易到难,从学习方法、治家理国、礼等不同主体,更好的阅读《论语》。



0 阅读:4
肆点和肆点

肆点和肆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