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鹏:4000点以上才是救市的基本效果,为何迟迟达不到?

财事酷评 2024-11-26 17:04:44

最近A股市场的情况让不少老股民都感到焦虑,4000点能不能突破?股市到底该如何走?这些问题似乎成了大家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刘纪鹏教授最近公开提到,3000点是比较安全的底线,3500点到4000点之间算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

而要看股市是否能反弹,得等到4000点到4500点,管理层的政策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股市能涨1000点,财富就能增加25万亿,这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现实却是,股市资金流入难,根本原因就是信心不足。

刘教授也分析了管理层的救市政策,说这次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基金中投、国信等机构注入5000亿资金。但到现在为止,这5000亿已经差不多用完了,股市却依然没有起色。今年的三季度GDP增长只有4.6%,上半年是5%,要想实现全年5%的目标,四季度至少得达到5%以上,但从10月的数据来看,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回到5月24日,金融三巨头的讲话,其实也透露出政策的效果远不如他们预期的好。500亿的资金,至今只占计划中的5%,政策显得力度不足。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这次管理层救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刺激股市,而非单纯拉动股市本身,目的是通过股市的活跃来带动经济恢复。

但问题来了,央行的两项货币政策看上去也没能给股市带来明显的推动力。例如,央行让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用股票、ETF等资产去和央行进行置换,央行从中注入流动性。这种操作其实很复杂,背后涉及到央行资金通过多重环节才能流入股市,这其中的风险不容小觑。一旦股市下跌,央行的资金就可能陷入困境。这种政策听起来像是为了应对市场低迷,但执行起来却充满不确定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资金并不是直接流入股市,而是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多次互换操作。这种模式看似解决了流动性问题,但实际上可能带来更多的隐患。就像美国那种逆周期的操作模式一样,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效果如何,谁也不敢打包票。

这次政策的“匆忙”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举措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比如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政策,虽然给了低利率优惠,但却没有明确的限制措施。回购后,上市公司可以随时卖出,缺乏对市场的保护。尤其是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管理层本应加强对回购资金的管理,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但这方面的约束措施显然不足。

刘纪鹏教授最后总结道,显然,管理层这次救市并不顺利,很多措施显得过于粗糙,没有有效的执行细节。如果说股市的下跌是不正常的,那么回购股份的政策就应该带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要求上市公司持股3年以上,不能轻易卖出。这些约束不仅能提高政策的稳定性,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0 阅读:0

财事酷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