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各地寒潮来袭,很多地方都飘起了飞雪,甚至有些地方降温高达20度左右。确实目前的气温算是最近几年比较冷的一年了,但是要说今年的寒冷程度在历史上来说并不算冷,别说和历史上的寒冷期比了,就是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年的寒冷程度都差远了,毕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一直都处于气候变暖阶段。
冬季是从古至今都没法避开的气候变化,我们现代人在气候寒冷时可以穿羽绒服来保暖防寒,还有暖气、空调、壁挂炉、高科技的被动房等等一系列的保暖保温设备或房子。
可是要知道按照史料记载在历史上一直到北宋末期才开始普及棉被、棉衣,那么在没有棉被和棉衣且古代气候还要比现在更冷的情况下,古人如何熬过这个冬天?
我们现代人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变暖期,目前来说全球变暖是一个整体的气候趋势,所以我们现代人经历的寒冬跟古人可不是一个级别。
根据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竺可桢先生总结出我国历史近五千年来共经历了四个寒冰期。
第一个寒冰期是发生在西周时期,史称西周寒冰期(公元前1000-公元前850年),这个寒冰期持续了大约一百五十多年,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称当时是“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孟子》中记载为“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按照《竹书纪年》和《孟子》的记载,说明了那时候冬季有多冷,牛马被冻死,江河都被冻成冰,连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这些动物都被冻的被迫迁居,可见那时候气候有多么寒冷。
第二个寒冰期 是发生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初年-公元600年),这个寒冰期大约持续了五百多年,根据研究表明,这时期的温度要比我们现代还低2-4摄氏度左右。
据《晋书》记载,在公元333年到336年这三年期间,辽东湾西北岸到东南岸沿海连续三年全部结冰,而在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当时草木发芽的时间要比我们现代晚了半个多月,海水结冰,草木发芽都延后,可见这时期的寒冷程度。
第三个寒冰期 是发生在宋辽金时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这个寒冰期持续了大约二百年左右,而且这一时期也是这前三个寒冰期中最冷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在这一时期华北的梅树不能生长,北方普遍在九月份就开始下雪,京杭大运河处于南方的苏州段结冰成常态。
更夸张的是据史料记载公元1111年太湖结冰被冰封,太湖沿岸的橘树全部被冻死,黄河和洞庭湖在这之后结冰也成常态。
连气候相对温暖一些的江南地区都受到如此冰冻,可见这时期的气候有多么寒冷。
第四个寒冰期 是明清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这个寒冰期持续了大概500年左右,也是距离我们现代人最近的寒冰期,这个寒冰期在世界上称之为小冰期,在我国则被称之为明清小冰期。
根据气象研究,在明朝中期时,北京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代低了3摄氏度左右,据史料记载明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时,淮河流域从九月份就开始普降大雪,降雪期一直持续到次年二月才停止。而清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冬季平均温度要比现代低7摄氏度左右。
可以想象淮河流域连续近半年年持续降雪,东南沿海地区温度比现在低了那么多,古人面临的冬季要比我们现代人残酷的多。
其实对于古代的平民百姓来说每一个冬季对他们都是一次残酷的生存考验,因为在物资不发达的古代,普通人真的是十分缺乏保暖和取暖物品,所以每一年的冬季对于普通平民来说都是残酷的生存考验。
现代人有保暖内衣、秋衣秋裤、大棉袄二棉裤、羽绒服等各式各样的保暖衣服,但是在北宋末年之前棉花种植没有被普及,即便后来普及了棉花种植,但棉衣棉裤对古代的平民百姓来说也算是奢侈品。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棉花传入中国,不过当时只是在一些边境苦寒地区种植,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种植,所以当时的棉花产量非常低,只有一些达官贵族才能有消费能力去购买棉被和棉衣棉裤。
古人过冬是按贫富来区分的,在没有棉花之前,古代富人的过冬衣物主要就是现代东北人所钟爱的皮草,现代的东北人不管男人和女人都酷爱穿貂,他们就很有古代达官贵人过冬的风范。
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猎取动物身上的皮毛来过冬,皮草保暖性非常好,整体优点很多,所以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东北人都比较爱穿皮草过冬。但是皮草也有一个缺点,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获取难度较大。
动物的毛皮都是需要打猎获得,而汉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化,所以狩猎获取动物皮毛对古人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皮草在古代也属于是和棉花差不多的奢侈品。
不过古代的达官贵人都十分钟爱皮草,比如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就写过: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像苏轼这样的贵族阶层,过冬靠的就是我们现代东北人酷爱的貂,也就是皮草制品。
当然,貂可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的,平民百姓稍微富裕点的,顶多能穿上羊或狗身上的皮草制品就不错了。
至于经济条件差的平民,他们根本穿不起皮草,他们只能穿一些加厚点的粗布衣服,南方穿着加厚的粗布衣服或许可以过冬,可北方却不行,因此古人就会想办法往里面添加填充物以此来过冬。
由于当时没有普及棉花,因此填充物是五花八门,诸如柳絮、芦花、麻絮等等,这还算是条件不错的填充物了,要是条件再差的,就只能往衣服里填充茅草了,单衣叫粗布麻衣,而填充了这些麻絮等东西的衣服就叫袍。
当然,这些东西起不到太大的保温作用,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多少有点保温效果就比没有强。
这是唐朝之前的古人过冬衣物,贵族和富裕的人以棉衣和皮草过冬,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平民只能靠往衣服里填充柳絮、麻絮甚至茅草过冬了。
进入唐朝时期,经历了大唐盛世,中国人口出现了暴涨,桑麻产量也不足以供应普通百姓来填充衣物过冬了,于是古人又发明了纸裘。
所谓纸裘就是纸做的衣服,唐朝时期纸其实算是一种织物,而纸裘的主要原料为丝绵和藤纸,这两样东西本身就很有韧性,再经过加工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风效果,而且还能用水去洗涤,最关键是价钱便宜。
而且纸裘不光普通老百姓喜欢,连一些达官贵族文人雅士也都十分喜欢,还是苏轼就曾写过: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底日深无事,高眠不出门。
北宋时期朝廷赈济四川灾民就曾发放过十万件纸裘,可以说纸裘在唐宋时期是比较受到追捧,是当时畅销的过冬衣服。
在唐朝时期,古人不仅知道使用棉花填充衣服,还知道使用动物羽毛和蚕丝等填充衣服,这个保暖效果比棉花还要好一些,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穿的羽绒服。但是也有缺点,由于古人处理不太好羽毛中的异味,因此那时期的羽绒衣服异味比较严重些,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穿得起的,也都是一些不太讲究的富人才能穿的上。
除了这些之外,普通百姓过冬的衣物还有蓑衣,唐朝大诗人柳宗元就曾写过:孤舟苏笠翁,独钓寒江雪。
按照诗中描写,江上飘雪,老翁穿着蓑衣即可,确实蓑衣也是古代经济条件不好的平民百姓过冬必备衣物。
古代的蓑衣是用蓑草和稻草编制,穿上蓑衣还得再披上斗篷,然后戴上斗笠,这才是过冬必备。蓑衣不仅非常厚实,还能防雨雪,冬天防雪,夏天防雨,可谓实用性很强,性价比很高。
古人盖的被子也是如此填充,有钱的人盖以棉花为填充物的棉被,没钱的人那就只能盖布衾,其用料和粗布麻衣差不多。北方以麻为主,南方以葛为主,填充物还大多是芦花、柳絮、茅草这些比较廉价的东西。
这种布衾优点就是便宜、保暖,但是缺点也很让人痛苦,那就是使用时间越长,保暖效果越差,最后还会变薄变硬。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就是来描述布衾用旧之后的缺点。
床上铺的也是过冬保暖的一部分,同样还是有钱人想铺啥就铺啥,比如丝褥还有填充了鸭绒、鹅绒的床褥等等。而没钱的人那就只能选择一些廉价的东西铺床了,没钱的人最常见的就是用干茅草铺床,干茅草质地松软,防潮效果不错,还便于晾晒,价格还便宜,因此这就是成了穷人首选的床垫。
还有就是古人在建造房屋时也要注意保暖,建造房屋时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保证光照充足,这样屋子里也会暖和一些。
再就是要生火取暖,这也分为贫富两个基层,有钱人用木炭生火取暖,没钱的人只能去拾柴火取暖。
在生火取暖这古人还发明了火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利用土炕的保温效果来取暖过冬。
除此之外,古人还初具现代的被动房保温技术,在建造房屋时把墙体和地面加厚建造,然后利用火炕原理制热,使得房屋内温暖起来,还能保证房屋的温度不会很快散去,这种房子古人称之为暖阁,比如宫廷中就有专门的这种房子。
而且古人还早就发明了暖宝,古人称之为暖炉,是一种小巧随身携带的手炉。这种手炉体型非常小巧便携,可以放进袖子里,炉内没有明火只是炉灰所,罩上一个保护罩,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不止有手炉,还有被中香炉,外表为球形,内部有两三层同心圆,最内部为半球形炉体,利用的是陀螺原理,无论如何运动,它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撒出来。
当然,不论是暖阁还是手炉亦或是被中香炉,这些都是古代的达官贵人才能用的上的,实际上古代达官贵人的取暖和保温设备方式并不比我们现代人少,只不过普通的底层平民是很难用到的。
古代的普通底层平民大多是一件蓑衣、一床布衾外加茅草床过冬,条件略微好点的就是来一身麻絮填充的袍子,所以古人穷人和富人的过冬方式是不同的,富人的过冬方式多种多样,穷人那自然就只剩这些廉价产品过冬了。
正所谓“穷过夏,富过冬”就是这个道理,想要取暖保温得先有经济实力,但是在古代毕竟富人少穷人多,因此每一个冬天对于古代的那些穷苦民众来说都是一次残酷的生存挑战。
牙牙乐
柳絮,芦苇絮
用户12xxx69
据说,把桔梗搅碎再添草,其保暖能力不亚于棉絮。棉花只是不容易腐败,同时轻便而已。
牙牙乐
羽绒服
Frankey
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