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是个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年轻人,这一年他决定要自己动手种菜。
租了一个小菜园,他兴致勃勃地种上了豆角、黄瓜、番茄、辣椒和茄子。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蔬菜的长势却让他犯愁了。
豆角的藤蔓长得乱糟糟的,黄瓜的结果太少,番茄叶子黄了,辣椒秧瘦弱,茄子叶子也病怏怏的。
小赵开始在网上四处搜罗解决办法,结果越看越迷糊。
各种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要打顶,有的说不能打,还有的说该摘叶。
眼看菠菜就该收了,他的蔬菜却没一个长得像样。
这天,他碰见了经验丰富的老王,老王一眼就看出他的困扰:“小赵啊,你这些菜没打理对路子呀!
”
豆角打叉和打顶诀窍老王先带小赵到了豆角旁边。
豆角长得高高的,但结果并不多。
老王表示,这是因为小赵没有及时给豆角“打叉”。
豆角的主藤蔓长到1米5到2米时,要把顶尖掐掉,让它不要再往上蹿。
这样可以避免秧苗徒长、长势太旺。
“你看啊,豆角要摘掉最底下,靠近地面的两个分叉。
”老王边比划边解释:“上面的分叉得留着,等上面开花结果的时候,再把分叉的顶尖掐了。
这样不仅能提高豆角的结实力,还能预防病害。
”
豆角的枝叶也需要管理。
如果开花结果时叶子太密实,老王建议适当疏掉一些底部的叶片,保持通风和透光,这不仅有助于豆角健康生长,还能多结豆角。
黄瓜整枝细节接下来,老王带小赵来到了黄瓜架前。
黄瓜的藤蔓似乎长得不错,但仔细一看,果实却很少。
老王示范说,黄瓜是不用给主蔓打顶的,只需打掉最下面靠近地面的分枝,等上面的分枝结瓜了,再把分枝的顶端掐掉就可以。
“记住啊,主枝长多高都不要动,一动会影响它的生长。
”老王继续强调:“而那些发黄或者有病虫害的叶片要及时摘掉,这样能减少病害传播。
”
小赵恍然大悟,原来他之前是把上面健康的叶子摘掉了,导致黄瓜结得少。
现在知道了这些,以后操作就有数了。
番茄的打叉和摘叶技巧在番茄地头,老王问小赵:“番茄你是不是没打叉啊?
你看这些分枝都快赶上主干了!
”小赵点头说:“对,网上说有些分枝能自己长成果实来。
”
老王摇摇头:“那不行啊,番茄的分枝能力特别强,不打掉的话,营养都被分枝抢走了。
”老王告诉他,番茄从开花开始,只保留主枝,所有的分枝都要打掉。
打叉的频率很重要,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打一次。
摘叶呢?
老王说,不能摘太早。
等果实膨大了,再摘下面的老叶和有病叶,对于果实底下一片叶子还能留下。
但打顶一般不用,除非特别高了,影响果实发育。
小赵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
辣椒和茄子的管理方法最后来到了辣椒和彩色茄子地,茄子生长相对旺盛,但辣椒显得纤细。
老王说,网上的很多视频对辣椒的管理方法不对。
正确的方法是,底部有发黄或有病虫害的叶片可以摘掉,但上面的好叶片要全部保留,等到辣椒膨大后,再适当摘掉一部分。
“有的视频说把下面所有的叶子都搞掉,这是错的。
”老王说道,“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的,摘光了还怎么养根?
”
而打顶呢,家庭种植辣椒一般不用打,保持自然生长即可,但分枝以下的小分叉要打掉,尤其是门椒以下的小分叉,其余的分枝要留着,等开花结果的时候再疏掉那些过密或不结辣椒的细枝。
关于茄子呢,老王告诉小赵,茄子要摘底叶和分叉。
秧苗缓苗后,先摘掉最下面的两片叶子,然后等秧苗长到20厘米以上时,再摘掉底部的叶片。
等到开花结果时,下面保留两片叶子,其余的都摘掉。
分枝也是这样,靠地面的分叉要摘掉,保留上面的分枝。
老王讲完,小赵如释重负,仿佛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丰收景象。
他明白了,原来种菜不仅仅是栽下去浇水,还得有一套合适的管理方法。
无论是豆角、黄瓜、番茄,还是辣椒、茄子,每种蔬菜都有它的特点。
他由衷感激老王的指导,这些经验不仅仅是几句话,而是老王多少年来悉心栽培、总结出来的智慧。
小赵不仅学会了怎么种菜,更学会了怎么花心思去做好每一件事。
他意识到,一份热爱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作为支撑,也是无法结果的。
种菜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通过这次经历,小赵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他会继续努力种好他的菜园,也会继续探索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