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谁也没有想到,当年蘅塘退士孙洙为儿童编写的启蒙读物《唐诗三百首》,会成为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成书缘起《唐诗三百首》是乾隆二十九年蘅塘退士和夫人一同编写的。这个蘅塘退士现在基本确认是江苏无锡人孙洙(1711—1744)。
孙洙,江苏无锡人,号蘅塘,晚号退士。家境贫困,聪明好学。中过举人和进士,当过知县、官学教习、县教谕、府学教授。
从他的经历来看,除了干过几年县令外,从事的都是和教育考试有关的工作。作为考官,他参加了两次山东乡试,因此他对考生水平、阅卷标准和阅卷人的心理都很了解。孙洙感到当时通行的蒙学读物《千家诗》已不适合当前的考试形式,于是着手编纂新的诗歌启蒙选本。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言中把自己编写此书的目的写得很清楚:
一、不满意当时最流行的蒙学读物《千家诗》,要让学生学习正统的唐诗,这样才能在科举选拔中一举中第。
二、代替《千家诗》成为儿童的家塾课本。
三、验证一下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真伪。
《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的原因孙洙不是著名诗论家,也不是著名诗人,和学界大咖相比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却能广受欢迎,流布广泛久远。《唐诗三百首》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注重精品
孙洙“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现在统计出的唐诗前一百榜单中,《唐诗三百首》收录的诗作占了74首。精品意识是《唐诗三百首》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
二、题材广泛
《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歌题材较为广泛、匀称,不单调,思乡、送别、边塞风光、山水情怀、题画、音乐等题材都有。正由于孙洙在选诗时重艺术,博采众长,多元组合,使《唐诗三百首》两百年来经久不衰。
三、读者定位准确
儿童、老人是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读者定位。因此他注重选取朗朗上口、易于成诵的精品,让《唐诗三百首》成为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普适读物。
四、契合考试制度
高考是当今教育的“指挥棒”,在清朝,科举中第则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而《唐诗三百首》就是一本指导学子应试的“辅导书”。
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巳卯科乡试开始,试帖诗成为清朝科举考试的重要考试内容之一,童试、乡试、会试以及岁考、科考、复试、朝考中均增考试帖诗。
清代科举考试中对试帖诗的要求极尽严格,乡、会试所考的五言八韵,童试所考的五言六韵,用的全是仄起格。《唐诗三百首》选编的五言律诗有80首,其中用仄起格的就有51 首。
科举制度中试帖诗对作诗结构上的要求同八股文一样讲究“起承转合”,《唐诗三百首》在收入诗歌时也将“起承转合”结构,作为其收录的重要标准。
《唐诗三百首》得以广泛流传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契合了当时的考试制度,符合试帖诗在结构和用韵上对诗歌的要求。
《唐诗三百首》的不足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部诗歌选本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唐诗三百首》也不例外。
《唐诗三百首》最大不足是一些经典的唐诗没有收录。前面提到了《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诗百大榜中的74首,比例虽高,但还是有26首经典之作没有收录。具体到个人,像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的大诗人李贺,竟然没有一首诗入选。
我们耳熟能详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独坐敬亭山》、王维《鸟鸣涧》《使至塞上》、王昌龄《从军行》、杜牧《江南春绝句》、杜甫《春夜喜雨》等名作都因不符合孙洙的选诗标准,而没被收录。
当然这些都属于“软伤”,此外《唐诗三百首》还有将作者张冠李戴、诗体分类不当、随意缩减原诗题目等“硬伤”。
《唐诗三百首》还适合今天的唐诗普及吗?《文艺研究》杂志编辑陈斐认为“不太合适”。他认为诗歌教育,要通过诗歌选本让学生或诗词爱好者了解唐诗的发展史、流变史,也就是应该是唐诗的微缩景观。作为选本,不应该倾注作者过多的审美倾向。
《诗刊》副主编霍俊明却认为,“《唐诗三百首》能够流传至今,说明它能经受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深受大众喜爱,我们不能因为有差错,就把它的经典价值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