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入土后,王震转头对身后众老将说:你们可不能学他啊

历史的丰碑 2023-12-19 15:08:55
前言

1985年10月22日,曾经为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许世友与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告别仪式上,同为上将的王震这时候却是转头便对身旁的众位老将军说道:

“他呀,是个特例中的特例,你们可不准学许世友呀啊!”

原来是早在1950年时候,当时在毛主席的倡议下,全国皆开始全面推行起了火葬制度,而许世友将军却是是唯一一位破例被允许土葬的开国将领。

许世友在活着的时候,他曾向毛主席打过报告,希望准许他土葬,这份申请很快就得到了主席的批准。

晚年许世友

许世友将军在 1976 年 8 月迎来了自己 70 岁的生日,他的妻子田普和三哥许援朝都希望可以为他好好庆祝一下,过一个大寿。不过,许世友却实并不讲究祝寿,原因有三点。

第一个原因是,许世友十分赞同毛主席对国寿的观点。毛主席就曾反对过其他人为他祝寿,

主席曾经对许世友这样讲道:

“祝寿,祝寿,可不一定长寿呦。你看古来的那些个帝王将相都在讲究个祝寿,但他们却全是短命鬼。后梁 16 年就结束了,后唐 15 年国破,后晋更少,仅有 10 年。我是不大相信咱们的命是能祝出来的。”对于毛主席的说法许世友是非常认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则是许世友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无法去支持他大操大办。

在开国以后,不要以为许世友是上将,更是在大军区担任司令员,每个月都会有津贴,可这些却也只能维持他们一家的简单的日常生活。

根据《许世友传》中所载:“许世友除却长子许光在老家生活以外,他还有 6 个孩子,这些人都需要吃穿供养,加上许世友他还特别喜欢喝茅台酒,这基本上一个月到最后,许世友的工资也就基本没多少了。”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许世友并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因此,许世友将军的 70 大寿没有请别人,只是和几个亲人在家中,简简单单地吃了个团圆饭。

许世友此生心中最大的遗憾,还得是他对自己儿子与母亲的亏欠。根据《许世友传》所记载的:“许世友他因为多年以来一直忙于军务,都没有时间回到老家去为自己的母亲尽孝,就只好将自己的长子许光叫回了老家替自己尽孝,要知道当时他的大儿子还是当着兵。”

许母

在战争年代,许家是国民党反动派“清乡团”眼中的钉子,他们企图除掉许家兄弟。许母虽然是一个平凡妇人,但她聪慧机敏,善恶分明,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数日过后,许母下山置办物资的时候,谁料在路上不幸被“清乡团”的人捕获。

许世友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即便是审问,却是一无所获,国民党的人折磨许母,想以此泄心头之愤。

当时他们的首领李静轩就下达过命令,让自己手下的人对许母必须进行严刑拷打,以此来逼许母交代问出许世友下落。

谁成想,许母不过一介弱女子,但是她身上却是有着一股子铮铮铁骨,硬是扛过了酷刑,并且还一言不发。在许世友得知自己的母亲被捕消息后,也是不禁怒火中烧,拿起手中的笔,就给“清乡团”寄去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许世友写道:“你们这些‘清乡团’的人不知是否能扛得住我的大炮啊?”

这时候的许世友还是担任着炮队队长,而“清乡团”不过只是一群没什么实力的组织罢了,更何况这个李静轩也就是个色厉内荏角色,他这让极为贪生怕死,还未等许世友动真格,却是已经匆忙将许母给释放了。

当天夜里,许世友便回到了家中,入眼看到的是自己母亲此刻已遍体鳞伤,形如枯槁,那粗硬的皮鞭,竟是划破了自己母亲那单薄的衣服,还在身上留下了阵阵血痕。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此情此景许世友见到母亲后,却是忍不住心疼得痛哭起来,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自己的母亲连连磕头,接着许世友赶紧向母亲赔罪道:“娘都是孩子不孝顺,害苦您啦。当初我就不该去搞革命,就该踏踏实实的去种地,这样您也就不会受苦了。”

许母听后佯装发怒的斥责许世友道:“你这是胡说!不去搞革命,我现在就打死你。”

随后许母竟是又将自己的儿子搂入了怀中,安慰他道:“孩子呀,我不怪你。共产党做的是救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好事,你必须得跟着他们好好干,这样娘心里头也高兴。如果每个人总是只想着自己过日子,那你说这个世道还有救么。”

后来的许世友之所以可以成长为,那个心怀家国的良将,是与他的母亲教导是分不开的。

尽管说许母是女流之辈,他的生活也从未离开过那一亩三分地,不过许母的气魄却是并不输给名将岳飞之母,一样的深明大义,一样的浑身侠肝义胆。

许世友离世

1979年10月22日,从南疆前线回到国内的许世友,这时候她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加上他也清楚自己年龄也大了,他这一生都在为国奋战,却是没有好好照顾母亲,亏钱母亲的太多了,这也让他暗暗下定决心,在自己离世后可以与母亲相伴。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许世友给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并且给自己的儿子邮寄了一些钱。

在信中委托自己的儿子能为自己购买一口棺材。他希望在死后可以不火化,而是埋在家乡,这样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或者为了精忠报国,死后他也想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1985 年,这时的许世友也察觉到自己恐怕已是时日无多了,于是他特意交待自己的秘书提交了一份报告,请求党中央可以同意他进行土葬的要求。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这份请求或许会引起一些争议,不过他最后还是决定特事特办,希望中央可以理解他此刻的心情。

中央对于许世友的请求感到十分棘手,假如允许了许世友土葬的话,那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不过最后邓小平还是决定特事特办,他做出了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0 月 31 日,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召开召开。当天许世友上将的灵堂内聚集了大约有3000 来号人,其中包括: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等中顾委领导送来花圈,除此以外还有姚玉林、王兆国、王平、李德生、陈锡联等他的老战友,专门前来的慰问。

也就在这个时候,似乎老天爷也感受到了众人的阵阵哀痛声,原本还是万里无云的天空,忽然间却是变得雷声滚滚、暴雨倾盆起来。这场暴雨累计持续了 20 分钟,等到天空才再次放晴的时候。

这时有人忍不住说道:“或许这就是老天爷在为咱们的许司令送行吧!”

等到许世友的葬礼结束后,他的遗体被装人了一个由楠木所制成的棺材中,这个棺材的原料是尤太忠专门从广西原始森林里采伐的。南京军区后勤家具厂更是承担了这个棺木的制作任务。

当天王震目送着许世友的棺材缓缓离去,接着他转过头便对周围参加葬礼的众位老将军说道:“你们可不准想学他呀!”

对于当时和往后的众位领导人来讲,许世友的土葬是前有古人,但恐怕是后无来者的。

许世友墓碑故事

11 月 7 日的晚上,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范志伦负责护送灵柩任务的队伍悄悄地出发了。当他们看到手表指针指向零点时,范志伦低声地命令车队出发。很快,一辆北京吉普指挥车,一辆三菱面包车以及两辆解放牌卡车悄悄地穿过了长江大桥,悄悄地穿过了六安、固始,于凌晨将许世友送到了新县老家。

在许世友父母合葬墓东北面约 50 米的地方,战士们庄重地将许世友的灵柩放入墓穴,然后给墓丘堆砌上一层厚厚的水泥。至此,离家数十年的许世友终于和父母团聚了。

接着许世友夫人田普率领着一家老小对着父母的坟墓便是三鞠躬,之后就将许世友生前最爱喝的酒,洒在了他的坟头上。

田普哽咽着说道:“世友呀,你为国家奔波劳累了一生,如今的你终于回到母亲身边。你到那边该和母亲好好的说说话,这样也可以好好歇歇了。

有关许世友墓碑上的那几个字,实际上还是有段故事的。

最初众人立碑之时也曾向上级报告过几个方案,不过最后所有人本着一切低调从简原则,最后确定了只写“许世友同志之墓”这7个字。

不过这7个字该由谁来写呢?最初定的是山东兵团的书法家武中奇。

在许世友过80岁生日时,武中奇就曾专门为他写过一幅“寿”字,来给许世友当作贺礼,当时的许世友看了那幅字后,很是喜欢,忍不住就多拍了好几张照片,用作留念。

没多久治丧办公室就联系到了武中奇,不过双方就在商量起具体的细节时,另一边却是传来了消息说许世友妻子田普已经选好人了,此人就是当时著名画家范曾。

原来是许世友与这个范曾在此之前并不相识,是许世友女儿许华山范曾将其介绍给父亲,当时的许世友说想看看范曾有哪些作品。

于是范曾便画了一幅《牧牛图》,其中所描绘的便是许世友幼年时放牛,遗憾的是许世友还未来的及看到这幅画,却是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范曾后来得知消息后,也是悲痛万分,他还专门在画上题了一首诗以示对许世友的哀思。

等到画被送到田普手中后,田普看后非常的感动,当下便决定让起来为自己的丈夫许世友题写碑文。

治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自然要尊重家属的意见,最后题写碑文的人便定成了范曾。

许世友大儿子许光

在许光回到新县之后,他依旧穿着那一身海军部队的军便服。

每日出门上班以后,他总是身着一身破旧的蓝布上衣、以及那洗得发白的“的确良”军裤,手里则是捏着一盒最便宜的烟,然后他会骑着一辆自行车缓慢的行驶向县里。

后来许光因为自己孩子住院的原因,当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便在迫不得已只能卖掉这辆自行车,用于去交医药费。

自从他卖掉自行车之后,许光也就只好走路上下班了,因为这时候的他说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再去购买一辆车了。

许光一生勤俭,自他记事以来就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了晚年。

后来他的儿子便亲自接待了众人,有记者曾提问询问许光可否去他的故居看一看,对此许光并未拒绝。

不过当记者们沿着小潢河,一路来到许光的故居时候,所有人都感到了十分的吃惊。共产党员,

尽管说众人早就清楚,许光是位十分节俭的共产党员,不过所有人都很难想象,他这位开国上将的儿子竟是会住在这样一个破旧狭小的屋子中:

狭小的60平米单元屋子中,装的竟然大半是上个世纪的家具,其中厨房与卧室的地面竟然还是粗糙的水泥地,其中甚至是有些家具已经被破皮掉了油漆。

晚年许光时已罹患癌症,可是这样的情况却是并未改善过,对于这些,他的孩子许道仑向记者们解释说:

“尽管说我的父亲的物质上不怎么富裕,不过父亲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是让我受益匪浅!”

2010 年一个周六,81 岁的许光因为穿了过长时间的布鞋却是在这天给坏了,这时候他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的一家修鞋摊。

这时候的他的瘦高个儿戴着眼镜,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解放鞋,手中还提着一双半旧的千层底布鞋,拄手里则是拐杖正缓缓的走来。

当时,新县香山湖管理处书记的杨桂枝很巧的是,他也来到这里修鞋,恰巧见证了这一幕。

起初,杨桂枝并不认识许光,但看到这位老人手里提着一双已经穿有些破旧的布鞋时,她却是忍不住感到十分的惊讶。

在她看来,老人即使再穷,也不至于鞋底穿破了还得去修呀!因此,她对眼前这位贫苦的老人也不禁产生了怜悯之心。

当杨桂枝露出惊讶的表情时候,许光见状却是耐心地解释道:“我这双布鞋是手工做的,是人家一针一线给我缝出来的,穿着很是舒服,穿的时间也长了,现在都穿习惯了。”

顿了顿,他接着说:“我这一次来就是想为这双鞋再加上一层底子,这样以后我在雨天也可以穿咯。”

在修鞋的时候,许光还与修鞋的老人聊起了生活,这是的许光问起了对方这些年的生意如何,家里的地的收成还好不好。

等到他修好鞋后,许光就拿起鞋子离开了。

此时,老人转过头,小声地对杨桂枝炫耀道:“小姑娘,我看啊你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吧?他可是咱们许世友将军的大儿子啊!”

望着那位老人远去的背影,杨桂枝却是感到惊愕万分。尽管说他们只有一面之缘,不过这一幕却是让杨桂枝铭记一生,受益无穷。

后来有次,一个外地人到新县购买化肥,因为不认识许光,他找到了许光帮忙。对此许光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化肥厂就给这个外乡人调来了几吨化肥,这才解决了对方的困难。

外乡人很是感激许光的援手,专门为许光买下了许多水果,

可是许光却是不肯收,坚决要对方将其拿走。许光的妻子看到这一幕,就出声“斥责”许光不懂人情。

许光笑赶忙着笑着上前解释说:“我是帮人家买化肥,可也是害怕影响生产嘛,这又如何可以再收他的水果呀?那岂不就成了不正之风啦?”

许光帮助外乡人,为的从来不是图回报或者是聚财,他全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善良与公义。

2012 年,许光生病住进了医院。这时候他的孩子许道仑借此机会,请人重新粉刷一下自己父母的老房子,并专门“漏掉了”父亲的卧室。

不过遗憾的是,许光却是仅仅居住了月余,便又再度住院了。当时的医生查出了许光此刻肺部已是有阴影了,医生建议他要去大一些的医院做更进一步的治疗,但是对此许光却是拒绝了。

之后广州军区医师蔡克银还曾到许光家中劝他去,听到对方的话后许光点点头,然后叮嘱自己的儿女们,所有费用都该由自己去支付。

在医院住下的许光,他拒绝了条件好的病房,也拒绝国家给予补助,每日里只吃馒头。他不允许医生给他用进口药,不准给他度治疗,他说真的不想给自己的儿女们增添麻烦啊。

20天后,许光坚持要出院,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3 阅读:498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