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反无人机战术,给俄罗斯陆军上了一课?近日,俄媒公开曝光了,解放军最新采用的,一套反无人机战术,画面中130多名解放军,通过批量释放烟雾弹,在战场制造起“弥天大雾”,一度被世人戏称为,现代版本的“扬雾运动”。而扔烟雾弹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只需拼命往前扔就好,实则进行起来,一点儿也不容易。毕竟在烟雾之中,己方坦克部队的行进,也会受到视线的干扰,而要是烟雾量不足,又会暴露自身坐标,导致坦克被无人机自爆。
事实上,早在2021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就有军事专家提出过,面对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攻势,亚美尼亚陆军,除了烟雾弹屏蔽,几乎别无他法。而俄罗斯能否抄作业成功,还得看乌军无人机的密度。此前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本来俄军已占据了,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最终却还是因为,装甲部队行进过缓,导致了部分不必要的伤亡。
俄罗斯库尔斯克战役,到底是怎样反制无人机的?众所周知,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诸国频频给乌克兰,输送大批量的无人机,以至于在俄乌战场上,无人机几乎成了目前,乌军的常态化打击武器。事实上,无人机体积小、成本低,且十分便于携带,因此在城市巷战里,其杀伤力十分高效。
同时,乌克兰派出的无人机体量很大,在俄罗斯多个城市飞行时,很难被雷达信号全面侦测,无论是发电厂、炼油厂,还是俄军停靠的港口仓库,都受到了乌军的火力创伤。不过,目前对无人机的反制战术,并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俄罗斯对乌军的措施,主打一个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首先,俄军士兵在野外作战时,会2-3人并作一组,携带1台自杀式无人机,每当乌军派出无人机,俄军也直接启用,双方无人机正面硬碰,这样一来,俄军地面的坦克部队,就得到了喘息之机。
俄军便携式单兵系统,竟成了反无人机的利器?众所周知,乌军目前的一大优势,就是来自欧美提供的,高端自杀式无人机,在乌军无人机刚亮相之初,俄军由于没有经验,前线士兵和坦克部队,可谓是吃了大亏。在2024年3月,俄国防部发布的视频中,俄罗斯防空军使用AK-47突击步枪、以及RPK轻机枪,成功打下1架无人机,于是在这一基础上,俄军立马推出“女妖”式,无人机反制装备。
据公开了解,俄军使用1款K-1000型,FPV反无人机手提箱,不仅尺寸小、操作简单,总重也不到2公斤,无论是城市作战,还是荒野单兵行动,组装起来都十分方便。而且在高功率模式下,方圆250m半径内的无人机,都会受到电子信号干扰,最终迫使无人机失灵。至于K-1000手提箱的造价,目前预估为145万人民币,但在前线突防中,携带K-1000的俄军士兵,伤亡率着实大大降低,俄乌最近一次交锋作战,俄军坦克已能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