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发生一件小事,众金钗因贾宝玉生日得以齐聚,贾家三小姐探春历数众人生日,期间特意提到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跟花袭人属于同天生日。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得。”——第六十二回
曹雪芹这么设置显然是有用意的,否则他完全可以在探春的对话里,将黛玉二月的生日插入其中,没必要让探春忘记颦儿的生日,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引出袭人的那句解释,强调黛玉、袭人同天生日这个事实。
贾宝玉生日
有些读者无法理解这个设置,因为红楼素有“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说法,晴雯才是林黛玉的影子,就算是同天生日,似乎也应该是林黛玉和晴雯同天生日,才更加应景一些。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翻阅脂批本红楼就会发现,“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的说法, 最早出现在甲戌本第八回“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起因是李嬷嬷吃了贾宝玉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晴雯怨言相告,惹得宝玉大怒,差点要去回明贾母、王夫人,把自己的奶娘撵走,此处有一段甲戌双行夹批,写道是:
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愦亦是常情。然特于此处细写一回,与后文袭卿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如袭卿远矣。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假。
诸君要注意,脂砚斋之所以认为“晴有林风”,是因为在第八回里林黛玉、晴雯先后跟李嬷嬷产生交集!
贾宝玉做客梨香院
先是林黛玉,在梨香院薛姨妈家的晚饭上跟李嬷嬷唱对台戏,李嬷嬷不让宝玉喝酒,黛玉偏偏怂恿宝玉喝;
等宝玉回到住处,晴雯也不顾李嬷嬷的面子,将她吃豆腐皮包子的事悉数兜出,导致贾宝玉大怒,虽然最后没有撵走李嬷嬷,但贾宝玉的丫鬟茜雪却成了牺牲品,从贾宝玉的贴身丫鬟名额中被剔除!
因此,“晴有林风”的说法,是有具体情节映射的,脂砚斋是基于黛、晴两人对李嬷嬷的态度,两人皆有伶牙俐齿,懒于为李嬷嬷遮掩,甚至直接表达对李嬷嬷的不满。
贾宝玉做客花家
也正因此,脂砚斋才拿后来的袭人做对比——后文里贾宝玉给袭人留了酥酪,也被李嬷嬷给吃了,袭人担心宝玉生气,就谎称自己不喜欢吃酥酪,将矛盾熄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脂砚斋认为晴卿不如袭卿远矣。
单立足于第八回,确实是“晴有林风”,一丝不错,可如果立足红楼全书,还要僵硬地认为“晴为黛影”则有些不合时宜了。
因为后期的林黛玉不断成长,完全变成了大家闺秀,尖牙利齿挑人刺儿的事越来越少,甚至连赵姨娘,林黛玉都能礼貌招待,故而学界对黛玉性情分析,有一个说法叫林黛玉的性格逐渐“宝钗化”——即年长后的黛玉不再尖酸刻薄,动辄挑别人的毛病,而成为与人为善,和光同尘的大家小姐。
晴雯撕扇
反观晴雯,她的心高气傲已经定型,动辄打骂丫鬟,甚至有时候跟贾宝玉也对着干。
第三十一回晴雯摔坏扇骨,贾宝玉出言责备,晴雯分明不占理,却说: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这也导致晴雯成了怡红院里唯一一个,差点被贾宝玉亲自撵出去的丫鬟,这种性格一直持续到她的结局。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王夫人之所以对晴雯产生反感情绪,纵然其中有王善保家的诽谤作祟,但不得忽略的一个因素是,王夫人曾亲眼看见晴雯插着腰骂人,言行举止十分嚣张,眼见为实成了王夫人厌弃晴雯的重要因素之一。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后期“晴有林风”的唯一证明,只有王夫人的那句: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
但外表形象的相似,并不能代表人物综合品质的相仿,而且红楼梦里的金钗多有容貌相似之处,比如香菱长得像秦可卿,秦可卿又有宝钗之鲜艳妩媚、黛玉之风流袅娜,晴雯又有几分像黛玉,这种容貌因素的重合并非罕见。
故而,“晴为黛影”这个说法既对,也不对,它只能代表某个时期的晴、黛形象,而不是一个放之全书而皆准的结论。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所以曹雪芹没有让黛玉、晴雯同天生日,以示本体和影子的平行关系,而是让黛玉、袭人同天生日,这个设置有更加现实的思想考量,单就《红楼梦》前八十回而言:林黛玉是贾府公认的宝二奶奶,花袭人则是贾府公认的宝玉侍妾。
故而第六十二回,探春历数众人生日,黛、袭两人同天生日处,有姚燮眉批评价道:黛玉为群卉之冠,袭人姓花,皆于二月十二日,其云不是咱家人,句中有眼。探春谓倒是你两个同日,用倒字疑为两家人,却同不是咱家人。
姚燮的评价一针见血,袭人自谓黛玉不是咱家人,俨然视自己为贾家人,殊不知她自己最终“谁知公子无缘”,嫁给了戏子蒋玉菡,也未能如愿成为“咱家人”,故而这段描述,需要结合结局来观,才能看到妙处。
花袭人嫁给蒋玉菡
同时,立足贾宝玉的视角,他也将黛玉、袭人视为自己未来的一妻一妾,为此曹雪芹还设置了一项类比,便是林黛玉丧父、花袭人丧母,贾宝玉对二者的相同反应。
第十五回,贾琏的小厮昭儿回家传信,讲明了林如海去世的消息,曹雪芹专门记录了王熙凤、贾宝玉的不同反应:
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林如海去世,林黛玉彻底沦为孤儿,王熙凤却以“林妹妹在咱家常住”为思路,想着引逗宝玉开心,宝玉关心的却是黛玉的伤心,二者高下立判;
王熙凤叮嘱花袭人
与此类比的是第五十一回,袭人的母亲病重,眼看就要不行了,王熙凤却把袭人叫过来,让她打扮得风风光光的,因为袭人此时已经被内定为“准姨娘”,代表着荣国府的脸面,为此王熙凤还专门赏了袭人衣裳,连包行李的包袱都要拿最好的。
而当贾宝玉得知袭人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在袭人离开之后,到晚间他的反应却是:此时宝玉正坐着纳闷,想袭人之母不知是死是活;
等得知袭人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宝玉又嘱咐麝月打点东西,遣老嬷嬷去看袭人,劝她少哭。
曹雪芹两次用凤姐、宝玉的反应进行对比,凤姐是置身事外,宝玉是体贴至极,这也是曹雪芹对这一妻一妾的平行描述。
如此看来,曹雪芹安排林黛玉、花袭人同天生日,并非是随笔写就,而是有所谋划,胸中有机轴之大家,行文落笔往往如此,《红楼梦》的成功,当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