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其实也和古人一样,每个人都有“名”,也有“字”,只是你不知道。
大名,小名,名字,姓名,这些词我们经常使用,甚至可以互相替换,但是他们是一样的吗?大名小名是怎么回事呢?名字和姓名有什么区别?
先说名字
名字,名字,其实我们身份证上的名字其实都是我们的“字”!
而我们的“名”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因为要真论起来,我们的名,其实是指“乳名”,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小名!这个小名,非常敏感,除了你自己知道,你的兄弟姐妹知道,你小时候的玩伴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甚至是你妻子,你的孩子都不知道你的“乳名”!
“乳名”其实就是你的“名”,乳名只在小时候使用,或者只能父母使用,如果别的同辈人对你直呼小名,你会觉得受到很大的冒犯,那么这是为什呢?
中国人的名字很有意思,仔细体会能找到很多文化遗留的痕迹。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大白话说就是“官方制定的规矩或制度”。我们常说古人怎样,怎样,仿佛古人数千年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其实不然,古人也是一天一天过日子,也是非常讲究,有很多繁文缛节,进而形成了非常细致的文化风俗。
中国人的名字就是典型的礼制下的文化。所谓名字,名字,其实是两个意思,是既包含“名”也包含“字”的。名是名,字是字,不能混淆。
据说名和字区分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汤就是名履,字汤。古人贵族都有名有字(草民不算,他们连姓都没有),比如李白,名白,字太白。又如曹操,名操,字孟德。
古人的名,其实就是“乳名”,也有叫小名的,是出生百日后,由父亲起的名字。这个名,是专供长辈、街坊、亲戚等来称呼的,是在未成年是用以被称呼或自称的。这个乳名或小名起好后,还要报官府登记造册,伴随一生。等到20岁的时候,男子要行冠礼,要起一个表示成年的“字”,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要走向社会了,要有一个名字供周围人称呼,不能称呼原来的“名”,那个小名仅供父母长辈称呼。
人们常说“名讳”,这个名,其实也是指“乳名”、小名。因为是长辈,或上司,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叫“名讳”。人们在人去世后,立的墓碑上会刻上去世之人的名字,比如“徐望达”系树碑人的父亲,则刻上“先考徐 讳 望达 之墓”。这里要说的是,这样的刻法是错误的,因为望达显然不是这个人的“名、小名、乳名” ,所以并不用“讳”,“望达”应该是此人在社会上的“大名、学名”,也既是字。字,是不用避讳的,因为字,就是用来让别人称呼的。
当代的中国,似乎已经没有名、字的区分了,就是连称“名字”。不过,话说“礼失求诸野”,在乡野农村,民风淳朴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名是名,字是字的规则,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比如,在农村,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有个小名,小名各种叫法都有,通常只有一个字,比如“明”、“强”、“刚”、“得意”,还有很多是非常俗的名(注意:先秦的时候孩子小名也有很多很俗的名),比如我们熟知的狗剩,铁蛋,招娣之类,女生叫嫚,二嫚,囡,甚至有的直接叫排行,什么老三,十二等等等等。农村地区虽然没有成人礼(冠礼)了。但是每个孩子上学前,都要有个学名,其实这个学名就是“字”。这是我国古老名字文化留下的文化痕迹,许多人不知道罢了。也就是说,论起来,我们身份证上的名字,都是姓+字,你的名是爹妈小时候叫的,那叫名。身份证上的那是字。
这一点和古人不同之处是,古人造册登记是要登记“名”的,我们现在小时候的“名”并不会登记到正式文件中。不过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填表格,表格中出了姓名一格,还有一格是曾用“名”,这个就是指你小时候的“名”,哈哈,这个大家都很忌讳,绝对不会填的。
其实现在在都市中,也是有名有字的。每个小孩出生父母都会起个小名,现在用重字的很多,比如多多,兰兰,成成,按说就是一个字,重字我觉得就是昵称,类似英语的Michael,昵称为mike,显得可爱。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小孩在医院出生,出院前办理登记,就要给孩子起正式的“名字”,也即古人所称的“字”,这个“字”要在户口簿、身份证上正式登记造册。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我们名是名,字是字的文化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是令人欣慰的。
再说说姓
姓,从女从生。顾名思义,就是女人生了孩子跟随母亲而有了姓。上古时期,仍然保留了母系社会的一些习惯和文化。母系社会时,由于知识水平限制,婚姻制度还没有形成,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部落之间为了区分,形成以女性为中心的“姓”,说白了其实就是部落名称。这是姓的最初来源。华夏族上古八大古姓,都是带女字旁的,如姬、姜、姒、嬴、妘、妫、姚、妊,这都是母系社会部落留下的痕迹。
后来,以女性为中心的部落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盖因技术进步,私有制产生,婚姻制度确立,部落人口开始以父亲中心组成家庭,并四处散布,虽然他们还是一个姓,一个部落,但是逐渐形成以父亲为中心的氏族。这就是氏的产生。
临近的氏族都是同一个部落,氏族有不同名称,有以地名为氏族名号的,如周,韩,郑。有以职业为氏族名号的如张,曹。有以分封为氏族名号的如王,侯,等等不一而足。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分姓和氏,比如孔子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世逐渐不再区分姓氏,一律问您的姓氏是什么啊?
至于咱们现在大部分人的姓,其实都是氏,来自父系,也有一些母系的姓也仍然保留下来,仍在使用,如上文讲到的八大古姓。
至于号,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外号”,也叫诨号,绰号。一个人在社会上混,根据某人特点,个性,或者是混得有声有色的总会有个外号,比如有的人叫“四眼”,一般是戴眼镜的人。比如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龙哥”。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号不富”,说的就是你要是每个外号,可能你混得还不风生水起,好要努力呢。
都有记载,如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佛印的称号为佛印禅师,可他还有个外号叫“秃驴”,这种正史就不记载了。
综上所述,你是否明白了小名、大名、字、名字、姓名、姓氏这些词的区别了呢?在此,我也做出呼吁,也邀请大家一起呼吁,我们把自己的“名”和“字”进一步规范起来,努力把这种姓名文化保留下去,传承下去。
我也呼吁有司,通过某些规定或法规,对姓名进行规范,恢复传统的名、字传统,在文书、文件中正式区分名和字。
我们有很好的姓名文化和传统,我们拥有传承,甚至民间还有好多遗存,却不得不到有司承认,那口口声声的继承传统又从何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