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和“有”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这对概念搞不明白,可以说《道德经》基本上是白瞎,只能在文字上打转转。本人学习《道德经》至今,鲜见有正确理解者。
特别说明:所谓“正确理解”,我的标准:一是符合基本的科学或事实,二是符合《道德经》文本逻辑。我所批评的“不正确”,就是基于这两条原则。我的文字也欢迎基于这两条标准的批评,请各位读者朋友平等、文明交流。
一、首先,我们阐述“无”和“有”的基本概念“有无相生”。“有”和“无”,它们本身不会相生,必须有一个视角,没有视角,就无所谓“无”和“有”。这个视角一般指认知主体——人类。以上陈述是本人基于科学和事实的基本判断。我发现有的读者十分缺乏认知和思考的基本能力,遇到以上看似绕口实际很简单的哲学问题,自己想不通,就认为我说的不对,一上来就反驳,所以我先堵一下这些人的口,先想清楚再反驳;想不明白,不要张口就否,更不要出口成脏。
《道德经》第2章的文字“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二分法,这种方法是恒定不变的,人类从一开始认知世界就是如此,而且永远都是如此。而不是说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站在宇宙自然的视角,并没有所谓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实际上还有很多)。这些对立统一的存在,必须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参与。
因此,所谓的“有无”,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基本客观存在状态的一种主观描述。以此类推,所有的对立统一概念无不如此。
在上图中,基于A视角,看到的圆球蓝色如果为“有”,则红色为“无”;如果站在B视角,则红色为“有”,蓝色为“无”。事实是:蓝色和红色都存在,都是“有”。
二、在自然的视角下,没有“无、有”,只有“存在”在自然的视角下,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所有的存在就是存在;如果不存在,就没有这种存在。
这位叫()的朋友的论述才是科学的,是事实的陈述。有不少朋友认为《道德经》中的“无”指无形物质,“有”指有形物质,用哲学的头脑思考一下:无形物质只是你看不见、听不着、搏不得而已,并不是它不存在;你看不见、听不着、搏不得,就说它是“无”?这科学吗?实事求是吗?那么用科学仪器测量的结果是:这些你看不见、听不着、搏不得的物质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你凭什么说它是“无”?
有的研究者显然认识到了“有、无”的原理,觉得用普通的概念来解释是说不清楚的,于是绕了一个大弯,比如朋友的解释是:
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大道既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母”。万物初始未兆时,无形无象,是“无”;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万物有形有象,它又是“有”。
“道”,说它是“有”,是因为万物是实实在在的“有”,因此,倒推万物的来源,作为“生”万物的“母体”,它当然是存在的。故云“有”。
说它是“无”,是因为”道之物,唯恍唯忽”,“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寻寻呵不可名也”,恍惚寂寥,虚无缥缈,混然无可得知,故云“无”。
所以,“有”与“无”,是不同视角下的认知结果,属于形而上的概念。因此对于大道而言,它是虚无的,也是实在的。
……
以上片断摘自
作者虽然硬要往“形而上”的哲学概念上靠,但他所理解的“有、无”,仍然是“不同视角下的认知结果”,实质上并不是“形而上”的概念,给人的阅读体验仍然是云里雾里。
三、那么,自然的物质世界能“无中生有”吗?根据以上的分析,答案已经很明确:自然的物质世界不可能“无中生有”,自然的物质世界只有“变化”——只存在“有中生有”,一种存在演变为另一种存在。
如果谁不服,请举出一个自然界能“大变活人”的生动实例。
在上一篇文章里,有一位练太极拳的读者就追问:既然不能无中生有,那你说说人是从哪儿来的?你是从哪儿来的?以前有人吗?以前有你吗?我没有回答他。我为什么没有回答他,不是因为他的质问很幼稚,而是因为他曾经在评论区留言说我的文章是“放屁”——与这样的人多说一句话我就觉得掉价。我觉得脑子是个好东西,人没有脑子,练太极拳即使能活到50岁,有啥用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自然的物质世界不可能“无中生有”。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这是理解《道德经》“无、有”概念的前提。
四、“无中生有”应该怎样正确理解?有没有确确实实能够“无中生有”的东西和事物?有!比如:谣言。
当然,《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绝对不是谣言,而是与谣言有同类性质的东西:概念(包括思想、主义、道路、制度等等一切思想产物)。
人的思想能够“无中生有”。人类思想产生的所有概念,都是“无中生有”的产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即“天下万物生于概念”。这里的“万物”,指“万+物”。人类赋予“物”以“概念”,才有一物、二物、三物……以至于万物。如果没有人类赋予“物”以概念,“物”不可能成为“万物”,它只能是“有物混成”,只能是“惚恍”,只能是“混沌”。
注:我们要正确理解“有物混成”“惚恍”“混沌”这些概念,指的就是物质世界“无所辨析、无从辨析”的那个阶段,而不是指混杂在一起像咖喱饭的那种状态。我们小时候听盘古开天劈地的神话故事,传说当时的天地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混沌体”,盘古一斧劈开而成天地……成年人们:这是神话传说哟,不要像小孩子那样幼稚地理解了。在哲学语境中,“混沌”指的是尚无概念的物质世界,“无名天地之始”讲的就是物质世界的这个阶段。
“有生于无”,即“概念来自于无概念”,这很好理解,你可以掰着指头数一数看你掌握了多少个概念,再闭着眼睛试着去掉这些概念,想象一下去掉概念后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这个思维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这就是《道德经》第16章描写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把脑子里所有的“万物”的概念清空,回复到没有概念的世界当中……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道和德就打通了,常无欲和常有欲就打通了,就能够“玄之又玄”了,就可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了,就可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了,就可以无为、不争了……
就是这样,很简单,不复杂!!
TP
柤对论
水金木子
也是一种理解与解释
老宋
这样理解对不对?1具体一事物,生之前是“无”,存续谓之“有”,灭后又归“无”。从究竟说,有无同时,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己经发生变化,有变化就有生灭。2从境界说两种有无境界。例如无招胜有招。有招的有局限性,不知变通,如普通人的思维比较僵化,性格比较稳定,。由有招再提升到无招的,能超越局限,根据情况自然出新招,出奇制胜。如开放逆向思维,不按常规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