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三国(1):天灾与人祸齐飞,烂到无可救药的东汉末年

水水过去 2024-06-23 10:52:19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家好,我是今晚哥,从今天开始,咱们单独开一个系列,尝试着从更新的视角,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聊一聊那段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历史。

水平有限,不喜勿喷啊。

1、汉末崩塌

聊三国历史,那必然得从汉末崩塌,天下大乱聊起。

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实在是一个天怒人怨,烂到没法再烂的时代了,像什么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等等,几乎是一个王朝晚期所有的症状全都给集齐了。就这么个腐朽落后的玩意儿,确实也到了该毁灭的时候了。

每每谈到此处,总有许多人恨铁不成钢,觉得天胡开局,曾经令四海臣服,牛X的不可一世大汉,竟然被一帮不肖子孙硬是玩得个七零八落,实在是愧对祖宗。

但事实上,东汉这个王朝,自打娘胎里就有毛病。

当年,刘秀之所以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南阳村里的一介穷小子,迅速拉起队伍,成长为席卷八方,气吞山河的光武大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得到了那些前朝的余孽,地方豪强们的大力支持。

人家地方豪强支持你刘秀从无到有,做大做强,肯定不是一心渴望奉献,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活雷锋”。

他们的这些操作,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投资,都是生意。

既然是生意投资,那成功名就之后,找你刘秀讨要一点分红回报、爵位赏赐什么的,不算过分吧?

而刘秀又是一个厚道的人,对于帮助过他的人和团体,往往又是给予了充分的厚待。

这一番操作下来,表面上看君臣和睦,皆大欢喜,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实际上,这么搞后患无穷,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利益的蛋糕就那么大,你们世家豪强、功臣集团分的蛋糕多了,老百姓们分到的利益自然就少了。

用某位历史大V的说法是,东汉刚一建立,就呈现出了“土地兼并,阶层固化、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底层生活困苦、百姓揭竿而起”等一系列王朝晚期的症状。

也就是说,自王莽改革开始的“斗地主,分田地”运动,搞了个寂寞。最终,黄四郎还是那“南国一霸”的黄老爷,鹅城的“刁民们”依旧还是穷鬼。导致前朝覆灭的各种社会矛盾,丝毫没有得到解决改善。

光武帝在的时候,尚且还能够依靠他的位面之子光环,强悍的手腕,勉强撑着场子不出啥大乱子。随着他的离世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开始压不住了,再加上东汉后续的那帮子皇帝,普遍都是“少年得志”,十几岁,甚至是几岁就继位出道了,这如何能够HOLD住场子?

(《后汉书》记载,汉孝殇帝刘隆登基之时,未满一岁,只是一个刚刚过了百天的婴儿)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小皇帝年纪太小,不具备执政、治理国家的能力,权力不可避免的就会落到了外戚和宦官的手中。随后,外戚和宦官接力式的上位、下野,互相攻讦内斗,将原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堂,弄得越发乌烟瘴气。

尤其是桓、灵二帝上位之时,更是骚操作不断,居然公开卖官鬻爵,上至公卿,下至县令,均是可以交易的,而且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更牛逼的是,如果您实在太想进步,太想当官,但又一时拿不出钱来,还能够先行赊账,等到上任之后,再分期慢慢还。

满朝文武,从皇帝到官员,都跟那汤师爷一样,秉承着“挣钱嘛,不磕掺”的行事准则,使劲地嚯嚯,往死里作。

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帮子官员上了台,除了拼命地压榨地方,拼命地“捞钱”以外还能干什么?您能指望这帮蛀虫吸血鬼治理地方,安抚百姓?

实话实说,如此腐朽不堪的王朝不灭亡,那才真是老天不开眼呢。

结果现实就跟史书里记载的那般,遍地狼烟,起义不断。很长一段时间里,东汉朝廷就像在打地鼠一般,整天疲于奔命,忙于镇压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叛乱。

“屋漏偏逢连夜雨”,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刘焉向皇帝上书进言,为了更好的镇压剿灭各地的叛乱,为了我大汉的江山永固,应该从中央选派一批可靠的办事专员,充分赋权,安排他们前往地方统筹规划,做好当地的维稳工作。(“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他的这一建议被朝廷采纳,很快得到了落实,而这也为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埋下了祸根。

客观地来说,刘焉设置牧首的这一建议,对东汉王朝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为它实质上是把东汉从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逐渐异化为了落后混乱的分封制国度。

0 阅读:3

水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