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摩棱斯克战役,一场德军迟到的围歼战,间接挽救了莫斯科(上)

一林话历史 2024-04-01 22:49:22

法国战役

1940年5月中旬,二战的法国战场。

刚刚穿越阿登森林的纳粹德军A集团军群第19装甲军正在“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带领下,向着正在比利时境内和德军B集团军群死磕的英法主力的后路抄来,目标直指英法联军撤退的必经港口——敦刻尔克。

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长驱直入,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切断英法主力的海上退路,把他们包了饺子。以至于他在路上遇到一股股溃散的法军士兵,都不愿耽搁时间去俘虏他们,而是用扩音器喊:“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自己放下武器,离开道路,不要挡路。”

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加来、格拉夫林,离敦刻尔克还有10英里了,只要再踩一脚油门,就能马上把正在敦刻尔克慌乱撤退的几十万英法联军给连窝端了。

装甲悍将此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建不世之功业,就在今朝。

然而,正当古德里安抽袋烟,喝口水,准备继续再接再厉,再打一个漂亮的围歼战时,他亲爱的元首却发来一项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敦刻尔克之敌将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

接到命令后,古德里安气地把望远镜一摔,愤愤道:“宁愿相信母猪能上树,也不愿相信戈林能完成任务”。

但没办法,君命难违,古德里安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逃出生天,奇迹没出现,母猪没上树,戈林也果然没有完成任务。

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想不到的是,一年后的1941年6月,苏德战场上,不同的地点,相似的情景再次上演。

这一次,还是他亲爱的元首又一次叫停了古德里安的大胆进攻,使本应提前获得重大战果的战役再次推迟半个月。而这宝贵的半个月,不仅使苏联方面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挽救了莫斯科,而且使古德里安的独门秘籍“装甲闪击战”的核心要领被苏联红军掌握了,从此,闪击战不再是德军的专利,在以后的岁月里,德军陷入了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苏军的旷日持久消耗战。

这场战役就是苏德双方在中部战线上的第二战——斯摩棱斯克围歼战。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场迟到的战役以及他的影响:

说到斯摩棱斯克战役,我们就得先回顾一下前面明斯克战役。

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军兵分三路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对苏联发动全面入侵后,因为中央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是经明斯克、斯摩棱斯克、最后目标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所以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相比其他两路是最强的,下辖第2和第3两个装甲集群,分别有古德里安和霍特率领,另外还下辖两个步兵集群。

战役打响后,两只装甲集群向两把铁钳一样分别从苏联明斯克地区的主力——西方面军的两翼布列斯特和比亚韦斯托克向苏军纵深的后方指挥部明斯克冲去。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巴普洛夫大将顿时慌了手脚,在通讯不畅,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他把主力集团军不是派往两翼去阻挡古德里安和霍特,而是一头扎进了布列斯特和比亚韦斯托克中间的突出部地带,这正好掉进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另外两路步兵集群,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的口袋里,等于是西方面军主力和德军的两支装甲集群一路上根本没碰面。

所以,古德里安和霍特的两支装甲集群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仅仅用了3天时间,6月26日,两支装甲集群就到了明斯克的外围附近,直接切断了苏联西方面军的后路,西方面军顿时陷入绝境。

但是,古德里安和霍特在一路风驰电掣般的进攻中,通过零星的战斗很快发现了苏军筑垒防御上的缺陷和使用装甲力量作战的笨拙之处,说白了就是在实战经验丰富的德军面前,苏军的打仗水平就是小学毕业,进攻和防御战术都是一团乱麻。

于是,古德里安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打算按原计划在明斯克扎紧口袋全歼西方面军了,他认为以苏军目前的战术水平,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步兵集群就可以完成围歼西方面军的任务。而它和霍特应该继续扩大战果,继续向东推进322公里,跨越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在莫斯科的西大门斯摩棱斯克完成一个大纵深的大包围圈,实现“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围歼战。

这一想法与霍特不谋而合,也得到了上司博克元帅的同意。

正当二位急先锋厉兵秣马,准备继续东进时,元首的最新命令下来了,要求他们在明斯克扎进口袋,和两个步兵集团军全歼包围圈里的西方方面军。希特勒的想法是,几十万西方面军已经装入口袋,没必要在冒险去迂回到斯摩棱斯克去进行大包围。

同时,为了约束这两个不安分的手下,希特勒还在中央集团军群之下,第2,第3装甲集群之上凭空设立了个第4装甲集团军,由行事保守、固执认真的步兵第4步兵集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兼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以此来约束两位急先锋。

两位急先锋只好在明斯克扎进口袋,配合两个步兵集群完成明斯克围歼战,战果虽然巨大,但还是让20多万残兵逃出生天。

对于苏德战争中,德军在莫斯科战役进攻受阻的原因,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德军统帅部没有按巴巴罗萨计划走,推迟进攻时间造成的,推迟的原因就是后来派古德里安舍近求远去打基辅,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去完成基辅围歼战。

其实,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希特勒再一次叫停了古德里安提前发起的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纵深大围歼战,使斯摩棱斯克战役推迟半个月,如果加上战役期间因希特勒和将领们撕逼争吵而浪费的时间,算下来推迟了有一个月。

那么,对于古德里安计划发动的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迂回大纵深战役,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是,是有一定的冒险,这个风险就是补给线延长,有可能让后面苏军切断了古德里安的补给线。但是,任何军事行动都是有冒险性的,最安全,不冒险的办法就是希特勒不发动侵略战争,和现在的默大婶一样通过经济手段成为欧盟的核心,但元首还是发动了。

斯摩棱斯克战役

对于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迂回大纵深的包围战役,在当时来说,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虽有一定风险,但成功的概率更大,这时因为:

一、这一大范围作战计划得到了德军普鲁士军官团的一直推崇,不只古德里安,霍特首先提出,而且这一计划也得到了相对保守的德军高层老元帅们的肯定,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总参谋长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博客元帅都赞成这一主张。只有前奥地利“下士”希特勒反对,到不是因为元帅之前的军衔太低。而是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相比整天待在“狼窝”里指手画脚的希特勒,这些将领们最了解前线的情况,他们对敌我的兵力布置,防御特点,敌军的战术特点最了解,因而也最能提出贴合实战的战术规划。

二、行军打仗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苏德战争爆发伊始,苏联被打的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之间的第聂伯河布置有效防线,原有的斯大林防线现在还处于半拉子工程,不能投入使用,而此时的斯摩棱斯克也没有建立有效的重兵集团。所以,此时发起斯摩棱斯克战役,战果会更大,所用时间会更短。

三、最关键的是苏联红军此时还没充分掌握德军闪击战的要领,经常被打的晕头转向摸不着北。说道这里,我们就简单科普下德军装甲闪击战的基本要领,以及战争初期苏军对装甲闪击战的想当然理解。

薄皮大馅的德军3号坦克

德军装甲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装甲师,一个装甲师的编制是:1个装甲团,辖2-3个装甲营;2个摩托化步兵团,辖2个步兵营;1个摩托化炮兵团(不光有摩托车,还有汽车了),装备30多门牵引式榴弹炮;1个侦查营;1个摩托车营;还有1个反坦克营,装备37毫米或50毫米牵引反坦克炮;1个摩托化工兵营。在不算炮兵团的情况下,一个德军装甲师拥有10个作战营,而拥有坦克的装甲营只有2-3个,总计200多辆的坦克,其他都是由摩托化步兵、工兵、反坦克炮兵等支援兵种。可见,德军的装甲部队也不是清一水的坦克和装甲车。

既然一个装甲师辖有大量的步兵和炮兵等单位,这说明坦克并不是德军装甲师唯一的战斗武器,德军也不可能在战争中单纯的使用坦克,否则,他要那么多牵引式火炮不嫌麻烦和累赘吗?那么,德军在战争中,是如何运用这些作战单位的呢?一般来说,德军装甲师分为三个战斗群,每个装甲战斗群都可以独立作战,实施小范围的钳形进攻。

当他们遇到敌军步兵阵地时,德军的坦克装甲车就会设法从敌人的侧翼迂回去突破,突破到步兵阵地后方再从后向前和前面的步兵团一起包饺子。但是,如果遇到敌人强大的坦克部队时该怎么办呢?你的坦克不一定能怼过敌人的坦克。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可还没发明什么虎啊,豹啊的大坦克,他的坦克主力1、2、3号坦克还真不是苏联的T-34和KV系列坦克的对手。

皮糙肉厚的苏军KV坦克

没关系,这难不倒德军,这时德军的做法就类似于隆美尔在北非的战法,德军装甲战斗群就会暂时转入防御,反坦克单位以及步兵就会迅速构筑反坦克陷阱,前方的德军薄皮1、2、3号坦克就会撒丫子后撤,来引诱敌军坦克进入反坦克陷阱,然后用反坦克炮(而不是像隆美尔一样用88毫米高炮)一个一个点名敌军坦克。

装甲集群是当时德军最高级别的装甲单位,一般辖有4-5个装甲师,这样算下来,坦克数量在1000辆作用,几乎所有的德军装甲师也基本上都被编入装甲集群,很少单独使用这些装甲师,这体现了古德里安“闪击战”的核心作战思想,通过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追求闪电战战役级的突破,最终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谋而合:在运动中围歼敌人。

可见,德军装甲战斗群并不是一味的进攻,而是巧妙的结合了进攻和防御战术,以尽可能的减少坦克的损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为后续的进攻做准备。上面这就是古德里安装甲闪击战的精髓,这说明,古德里安的“装甲兵之父”绝非浪得虚名,他也绝不是一个只知道不要命的往前冲的莽汉。

那么,当时的苏军是怎么使用装甲力量作战的呢?其实,“战斗民族”在钢铁导师斯大林的带领下,就遵循一个原则:简单粗暴。1941年的苏军坦克战术非常简单,也非常粗暴,也和大多数人了解得完全一样。苏联红军经常把坦克连成一排一起进行冲锋,各坦克之间距离很近,因为他们的坦克没有安装无线电指挥系统,同时也为了相互壮胆,经常是苏军坦克一出动就是轰隆隆的地动山摇,天地为之变色,这气势绝不辜负“战斗民族”的称号,而且,苏军在作战冲锋时经常打着打着就把后面的步兵甩出老来远,和步兵军团脱节,得不到步兵的掩护。

这种简单而又密集的坦克阵型在诺门坎战役时的确把小鬼吓得屁滚尿流,成了鬼子“武士道”的克星。而且,苏军坦克单位很少在战斗中更改进攻方向和队形,经常是一路冲锋到底,战斗民族不会停止进攻,直至战死方休。

战斗民族的这种勇猛风格正中古德里安的下怀,正好落入德军的反坦克陷阱。所以,古德里安才提出了那么大胆的作战计划。

那么,再被元首叫停后,接下来真实的斯摩棱斯克战役是怎么打的呢?下篇介绍。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