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少将,59年因拒绝批彭总而被停职,先后两次受冲击

追梦的年 2024-08-08 21:41:58

从1955年到1965年,新中国共有1360位被授予或晋升为少将的干部,他们被统称为开国少将。

由于人数过多,除了丁盛、钟伟、李德生、汪东兴等极具代表性的以外,其他少将知名度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不过,军衔也好,知名度也好,都不能代表一切,有些少将在面临风浪时的勇气,要胜过许多更高级的干部,比如开国少将刘苏。

他战争年代的经历属于稳步上升,没有特别耀眼的亮点,但在1959年风向已很明朗的背景下,他却敢顶住压力坚决不附和,导致他承受了两次较大的冲击,这就映衬得他的身影无比高大了!

刘苏1913年出生于山西应城,早年在家乡读书,14岁时被阎锡山部炮兵副司令辜仁发看中,拉进军中成为勤务兵,次年又是在辜仁发的帮助下进入北方军官学校学习。

1930年底,刘苏从军校毕业,这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辜仁发转投了蒋介石。作为一个山西人,刘苏没有意向要去老蒋的部队,遂进入晋军66师393团任职,逐步升为一名排长。

这段从军经历,让刘苏视野变得开阔,他开始思考国家的命运和前路,希望能走上一条自立富强之路。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苏感于国难当头,主动辞去晋军军职,转到前线张家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兵运活动,担任过察绥游击军军部副官长、1支队队长等职。

因为表现突出,37年10月刘苏就被吸纳入党,这么短的时间能经过组织考验,在当年非常少见。

此后刘苏率部深入雁北敌后,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辟出一片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了日寇侵略势力,他所在的雁北支队(主要由察绥游击支队改编)也被誉为“晋察冀西北角的一支铁军”。

到解放战争时期,刘苏也一直在晋察冀/华北任职,率部先后参与了大同集宁、保定、石家庄、平津、太原等重大战事,立下不少功劳。

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刘苏作为志愿军66军参谋长入朝参战,亲历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中,刘苏带领部队突破三八线,穿插敌后与兄弟部队会师济介里、截断敌退路,成功歼敌3000人。

第四次战役中,刘苏率部阻敌五个昼夜,歼敌1500人。这些表现都可圈可点。

1951年4月,66军奉命回国休整,刘苏随部返回没多久,又接到指令改任67军参谋长,继续在朝鲜作战。

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命令,是因为前几次战役刘苏打得太好,被彭老总点名要过去的。在67军,刘苏协助指挥秋季防御战、金城反击战,后又被安排担任志愿军参谋学校校长。

这可是火线调动,可见刘苏参谋工作是赢得上下一致认可,组织希望他能培养更多参谋人才!

直到1955年,刘苏才接到回国命令,算起来他在朝鲜足足战斗了五年,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军一级干部非常少见。

在刘苏回国这年,组织为他授予了大校军衔,且认为他在军事教育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就任命他为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投身于我军的现代化教育之中。

本来他只是想兢兢业业工作,但没料到,很多事情在其位就无法避开。

1958年,中央军委掀起了反“教条主义”运动,军事学院受到的影响比较重,院长刘伯承为避免扩大牵连,迅速主动辞去职务,让刘苏等中层干部得以安然度过。

但,此事让刘苏感觉很诧异,内心非常厌恶这些斗争。1959年,彭老总因为一封信成了风波中心,在各种力量交织之下,问题越扩越大。

不仅在庐山上批,下山后各军区、各部门也要批,几乎人人要过关。如此背景下,很多人即便持同情心理,也不敢帮忙说话,被迫违心之人也不在少数。

而刘苏抗美援朝时跟彭老总多有接触,很钦佩对方的为人,且他认为信上的许多内容是客观存在的,故而拒绝批判。

这种极有勇气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可也让当时的他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连带着挨批了很多次,工作也被停止数年。

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中央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许多人被“解放”出来,刘苏才得以转到国防科研战线。

先后担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所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六院二所所长、国防科委空气动力试验指挥部副主任,为我国尖端国防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无论在哪一行都做得出众,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

好不容易看起来柳暗花明,结果大运动开始后刘苏又遭到冲击,导致被批、关押、审查多年。

身处逆境,刘苏还是坚持自己的所思所想,一直跟“造反派”做斗争。直到相关集团被粉碎,他才得以恢复一切名誉、继续在国防事业上发光发热。

1981年,刘苏离休,晚年他致力于以亲身经历来还原党史、军史,是晋察冀人民抗日斗争史编委会的主任。

1992年刘苏病逝,结束自己坚韧无比的一生,他虽然军衔不高,但面对压力时的勇气却比天高,值得敬佩!

1 阅读:98

追梦的年

简介:所谓合适,是指要碰上那个你能降得住又能降得住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