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石达开受凌迟之刑时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而是根本不能吭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2-05 16:19:18

清朝末年,在我国南方一带发生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举起对抗腐败清廷的旗帜。

在这群起义军中,最为瞩目的便是一名叫石达开的将领,他征战四方,最后为保护手下部将投降。

投降后,石达开在行刑时却一言不发,这是为何?

少年自强

石达开和大部分太平军将领差不多,都出生在我国广西一带的农村,从小便认识到底层人的困苦。

与他们不同的是,石达开出生在一个地主乡绅之家。

石家早些年靠着放牛、养牛赚了一些钱,后来买了不少地,成为当地一个小地主。

如果生活能这样继续下去,石达开也不会走上起义之路。

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在他还没十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病死,家中生意一落千丈。

一大家子都要吃饭,所以石达开便早早离开私塾,十二岁时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当时他也想学父亲去做养牛生意,于是带着一大笔钱来到城中买小牛犊。

卖牛之人看到石达开年纪尚小,便把几头生病的小牛卖给了他。

石达开知道自己上当后,将计就计,将这些生病的小牛牵到县衙门口,高呼当地出现牛瘟。

一时间引得县城养牛户纷纷急售自家牛犊,价格暴跌。石达开大肆收购,待到第二年再卖出,赚得盆满钵满。

靠着出色的经商头脑,他很快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成为大富豪后,石达开丝毫不吝啬金钱,广交各界人士,为人极其大方豪爽。

后来,他又开辟了木炭生意,利用山多树密的地理优势,再次大赚一笔。

在赚钱的同时,他还十分关心底层民众,如果对方穷苦买不起木炭,他也会将木炭送给对方应急。

就这样,石达开在广西一带积攒下乐善好施的美名。

但随着清朝腐败,再加上西方列强入侵,割地赔款,导致底层民众为赋税所累,生活愈加困难。

很多家庭因为交不起赋税,被官兵活活逼死。

这些都被石达开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可这时的他真是有心无力,什么都做不了。

突然有一支外来宗教传入广西地区,掀起一股入教潮,都说入教后能吃饱饭、睡好觉。

而石达开也听说过这个叫作“上帝会”的组织,并与领头人洪秀全相交甚好,他在其号召之下,加入教会。

随着宣传,入教人数猛增,很快形成了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这也引来了当地官府的注意。

随着矛盾激发,石达开与洪秀全等人商议,一味的躲藏不是长久之计,干脆直接起兵造反。

于是,众人在金田发起了震惊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石达开积极发动群众,并用“变戏法升旗”等手段,激起民众迷信心理。

一时间,上帝会一呼百应,快速拉起一支庞大的起义队伍。

石达开被封为“翼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创建五王之一,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

石达开就这样离开家乡,开始征战沙场,从地位低下的商人之身,变成一军之将。

接下来的日子,石达开异常勇猛,每经之地,必然摧城拔寨,无所不利。

而在太平天国大刀阔斧地开拓领土时,内部却出现了问题……

内乱纷争

刚开始的时候,太平军十分团结,五路大军如同五根手指一样,协同作战,配合默契。

因此太平军推进速度很快,快速占领南昌、武昌附近区域。

没错,虽然太平天国崛起于广西,但主要活动范围却在长江下游一带,占据我国富饶之地。

虽然在此期间,五王之一的西王战死沙场,但终归来说,太平军还是打得清军找不到北。

腐败的清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士气根本没法比。

每次两军一碰面,在清军还在考虑要不要打的时候,出身底层的太平军已经如恶狼一般扑上去了。

清军打仗是为了朝廷打的,而太平军都是为了吃饭活命。

立场不同,所以刚开始太平天国的推进非常迅猛,甚至让清朝感到害怕,同时也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

在攻破金陵(南京)后,之前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从未见过这般繁华,一入城便疯了一般,烧杀抢砸。

入住金陵后,洪秀全也被这里的荣华富贵所吸引,将其改名为天京,就此定都。

没想到这里的繁荣也将腐朽太平军的管理层,洪秀全一改之前勤勉之状,变得好大喜功,大肆分封身边亲信。

其他几个王也成长起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中间必然出现分歧。

因为杨秀清一直守在洪秀全身边,权力一封再封,最后一家独大,性格也变得娇纵跋扈。

在各地征战指挥中,杨秀清数次干涉其他天王的作战计划,这引起韦昌辉的不满。

同时不满杨秀清的还有洪秀全,身为太平军的灵魂人物,名义上的领头人,同样不能接受杨秀清的一家独大。

于是韦昌辉在其授意下,大规模诛杀东王亲属,甚至连其手下部将都没有放过。

一时间,天京生灵涂炭,人人自危。

韦昌辉如此大开杀戒,也让洪秀全感到不安,于是叫来石达开,两人开始斥责韦昌辉。

而杀红眼的北王看谁都像敌人,于是将矛头指向前来劝架的石达开,将其所有亲属全部杀害。

幸好石达开预感不妙,提前逃了出去。

离开的石达开号召其他几路太平军,发起对北王的征讨,并且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将其诛灭,但并未伤害韦氏宗亲。

这一仁义之举,让石达开成为太平军中最受欢迎的领袖。众人纷纷涌入旗下,为其效命。

本以为平定了内乱,天京能太平一阵子,没想到洪秀全又搞幺蛾子,又封自己两个哥哥为王。

他们在天京城内勾心斗角,不想着如何开疆拓土,每日为各种细枝末节争论不休。

为了避免再次卷入内乱,石达开决定彻底离开天京。

离开天京后,石达开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攻打清军,拓展领土,将洪秀全的各项旨意全都抛之一边。

此时的石达开有点像二郎神,是听调不听宣,不再受限于天京,开始独自为战。

离开洪秀全后,石达开能否大展拳脚,打下属于自己的天下?

功败垂成

石达开一开始还在按照之前的作战方针,着重攻打浙江一带,想要将其收入囊中,断了清军的粮草。

这一进攻遭到清军的竭力抵抗,再加上此时的太平军连年作战,已经没了当初的冲劲。

打了几年,太平军在长江下游地区没有丝毫进展,反倒有些颓意。

于是石达开决定,不再执着于江浙地区,决定曲线向西,学三国刘备,先进蜀地,然后再慢慢图谋天下。

他率领大军从南向北,越过长江,夺下蜀地。

虽然在此期间遭到了清军数次打击,但他多以游击为主,以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他多次横渡长江,往返两岸作战,让清廷不堪其扰。

但在最后一次出现意外。

当时石达开先是顺利渡过长江,下一步就是越过大渡河。

根据密报,称大渡河对岸并无清军驻扎,石达开率领四万大军,决定在第二天横渡。

就在第一天借船造筏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

石达开站在河边,看着旁边还没造好的船筏,再看看眼前越发汹涌的河水,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可是第二天一早,有士兵来报,说对岸出现了清军的身影。

石达开发现对面人数不多,心中默念:“如果今日雨能停下来,应该不影响渡河。”

可无论他如何祈祷,雨都没停下来,反而下得更凶了。

就这样,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大渡河出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别说人过河了,就连飞鸟都难以飞过去。

而对岸已经出现大规模清军,他们安营扎寨,就等太平军渡河时,趁机阻击。

而此时,后方也出现大规模清军,堵死了退路。

石达开被彻底围困在这里,没有生还之路。

多日过去,军中粮草耗尽,士兵们饥饿难耐,眼看着军中即将出现内乱,石达开决定投降。

清军派来使者,双方谈好条件,石达开用自己的命换三军士兵的命。

能够兵不血刃,清军也是欣然答应。

结果刚投降,清军就违背了承诺,将石达开的亲属全部杀光,再将数万士兵屠戮殆尽。

而清军将领恨透了石达开,根本不可能让他死得那么痛快,而是押入大牢,每日施以酷刑,折磨得他痛不欲生。

清廷下令,判他寸磔之刑,也就是千刀万剐。

临刑前,他们又怕石达开在刑场上乱说,于是往他嘴中塞入尖锐的核桃,不让他说话。

最后,石达开受尽折磨而死,却不能说一句话。

如果石达开能遇明主,内部争斗没那么严重,或许会迎来不一样的结局。

作为社会底层人民,他勇于推翻霸权,为底层人民而战,是值得后人传颂的。

只可惜他过于相信清军的承诺,最后受尽折磨,被千刀万剐。

0 阅读:7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