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24407b6600d1e56c9cd1cd0b76878a.jpg)
马上到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老黄也不例外。
按说他不用准备什么,两个孩子,一个人给他买点东西就够了;偏偏今年有点不一样,前些日子,老伴跟儿媳大吵一架,闹得不欢而散;女婿那边,因为钱的事也对老两口颇有微词。
算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今年就在老家过年,哪里也不去。
孩子就是孩子,不管多大都跟孩子一样。儿媳跟婆婆生了气,儿子也跟着没好气;女婿对岳父岳母颇有微词,女儿也不好说什么。
搞不好两个孩子都不回来过年,也不会给家里买什么东西了。老黄得做好两手准备。
他一个人去了镇上,备点年货;老伴在家里洗洗涮涮,把屋子收拾一下。也是,往常过年不是儿子过来给接到城里,就是一大家人在老家的院子里一起度过,今年,难说。
老黄骑着电动三轮,盘算着该买些什么东西。花生瓜子糖果,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过年的时候屋里会有过来拜年的,小孩子也不少,一个人抓一把,不值什么钱,热闹。
买肉,五花肉、里脊肉、排骨什么的;买条鱼,先搁盆里养着,到除夕夜的时候再吃;牛肉跟羊肉还买吗?如果是孩子给买的,虽然也心疼钱,但是说到底不是自己花钱,心里高兴;换自己往外掏钱,还真舍不得买。
想了想,还是算了,有肉吃就行了,什么牛肉羊肉的,猪肉一样吃。还讲究什么。
路过服装店,老黄停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还是去年女儿给买的。她基本上每年都给买老两口衣服,不光是过年,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她给买。
一儿一女像是有分工一样,儿子给买肉,买酒;女儿给买衣服,买保健品,两个孩子还都给过年的红包。
回想起这些,老黄有些恍惚,日子真是越过越不如从前。儿子做生意赔了本,老黄夫妻俩找女儿商量,让她给垫些钱。说是垫钱,以前也给垫,其实也没有还过。
一个“垫”字,颇有些艺术成分在里边。
在老黄夫妻俩看来,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是亲姐弟,谁帮谁都应该,哪能为这点小事生气;可是老两口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个孩子都成家了,有自己的家庭,姐弟之间的事情已经不单是两个人的事,还牵扯到他们各自的伴侣和家庭。
一碗水端不平,结果导致一儿一女跟自己的关系都僵硬起来。不值得!不值得!
老黄抬起头又看了服装店一眼,算了,买什么衣服,钱这个东西不好挣,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吧。年轻人挣钱或许还容易一些,到了他这把年纪,挣钱也不容易了,花一分少一分。
抿了抿嘴,老黄开着电动三轮就走了。
逛了一上午,车厢里也没装满,晃晃悠悠回了家。老伴看了一眼,开始往下拎东西,什么也没说。能说什么呢?
要说做父母的有什么坏心思,无非是想让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好一点。他们觉得自己没错。
年越来越近了,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只是,到现在老黄还没有收到儿女的年货,心里有一丝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