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会学关于人类:面对未来多项选择的统计概率话题,目前还没有团队做,即使做了,也不可能有接近实际的统计,因为“希望孩子未来怎么样”隐藏着奢望,部分人不会对外人说真话。
比如,一对偏僻山村的夫妇穷了一辈子,又看到儿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因为呆在山沟里守穷过怕了,他们基本奢求是希望儿子的未来,能走出大山!至于盼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事业,当个集团公司的懂事长;或者盼望儿子步入官场,然后当个厅级干部…都是下一步选项,这种白日梦式的奢望能对外人说吗?所以说,即使有人统计,做家长的也不会说真话。
但能肯定支持孩子做个平凡的人,这种父母极少,本人从概率上看估计,有这种朴素想法的人不会超过5%,因为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是人类的理想常态,理想包含了奢望,会高于实际,会忌讳现实的无为或平凡,这就意味着:只要你有理想,就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做个平凡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混天度日或碌碌无为,与平凡人的表现形式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想做个平凡的人,心理逻辑违背了存在感的追求。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有自尊心首先就有存在感的形式表现需求:穿戴好一点,住的比别人阔气一点,代步的车也不能比别人差一点;
有自尊心就有比拼的需求:别人学习成绩好,我不服输就得拼时间努力追赶;别人有能力创造财富,能买房买车,自己也不甘落后,就不能闲着,得拼命挣钱;发小有能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我也不等着看,也要搞个体创业…
自尊心的核心点,是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收获被他人的尊重,起码要做到“不被他人瞧不起”。也就是说,只要人有自尊心,就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做一个平凡的人!
正因为人是有自尊心的,理想又高于现实,而现实还真有把平凡当成奢望的人,他们就是残疾人群。
正因为他们是残疾,有行为或语言上的障碍,步入社会交流不便,做正常人的工作不便,只能在自己行为可做的小范围內选择,很多工种自然会把残疾人淘汰掉…这让他们成了被社会冷遇的人。
残疾人也要生存,所以他们的父母会希望子女做个平凡的人!
大多数的人只能是平凡
这写的啥?平凡人怎么了?只要孩子健康平安我就知足了。
就这对自尊心的理解还好意思写出来,作者是有多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