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究其一生没有得到天下?庞统临终前一句话,只有孔明能懂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5-02-01 03:08:47

前言

因受到演义的影响,在提到三国时期的故事时,后人总会更加欣赏刘备,刘备的仁义和宽厚一直都后世所推崇的,也正是因为在刘备的身上有很多品质,让后世敬仰,是以对于他究其一生都没有得到天下也更加让人惋惜。

其实对于刘备的失败,有一个人早就看明白了,此人就是庞统,庞统逝世前留下的一句话就已经露出端倪。

一、究其一生

对于刘备究其一生不能实现统一这件事也是后世很多人的遗憾,在三国的这些势力中,刘备绝对是在后世留下影响最大的一位,是以共鸣的人也就更多了,其实根据当时三国的局势来看,刘备根本就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资本。

可能有人会说刘备的身边拥有很多的人才,像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并且刘备自己也十分努力。为什么达到这两个条件的刘备依旧是不能统一天下。别说是在封建王朝中了就是放在今天,一个人想要成事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出身。

很多事情后天都能够弥补,但就是出身不能,这是你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的。在三国的势力中刘备的出身不高,这也就代表他的起点也是最低的。可能有人会说他是刘家的后代,出身怎么就低了。

但经历了几百年,刘备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了,虽说曹操是宦官之后,被当时很多的世家大族看不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三方势力中曹操的出身是最好的一个。孙权虽说是孙武的后代,但是他家的影响力仅仅是在江东,和曹操相比还是逊色一些的。

刘备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在政治资源和背景上他是完全比不过其他两人的。这也就表示在最开始起事的时候就势弱一些,更不要说刘备起兵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整个中原在经历多年战乱后,局势也大致定下了。

此时能给刘备的资源就少得不能再少了,当年整个天下是分为了十三个州,在这十三个州中曹操一个人就占据了九个,孙权手中有两个,刘备手中有两个。并且孙权所占据的是江东一带,和刘备手中的荆州和益州这种地方是完全不同的。

即使是孙权加上刘备手中的人口也比不上曹操,在乱世中所看重的是什么不过就是领地和百姓,这两点上刘备都不能占据优势,别说是和曹操相比了就是和孙权相比也是比不过的。

刘备想要实现天下的统一,他所面对的是什么局势呢,是要用手中的这两个州来对抗其他的十一个州,甚至能说单是想想都是惊世骇俗的事情。

刘备很有可能自己没有实现统一,并且还因为手中的实力太弱小了,被曹操直接给吞并了。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刘备自保都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他还想着实现统一,不是痴人说梦吗,等他站稳脚跟再考虑还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刘备选择和孙权联盟的原因。

虽说刘备阵营也有不少的能人异士,但和其他的两个国家相比就有些不够看了,人员不足也是刘备阵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和曹魏和东吴相比刘备手中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一只手就能够数的过来。

曹操肯定就不用说了,他手中是整个天下人才最多的,单单是谋臣就有不少,更不要说他手中还有夏侯家,以及许褚等大将。东吴的人才也不少,和他们相比刘备的人才是最少的,尤其是在庞统逝世后,刘备的身边就只剩下诸葛亮一人了。

刘备手中能用的也不过就是五虎上将和诸葛亮了,遗憾的是到了后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被杀,关羽被杀不久后张飞也被他的部下所杀,五虎上将一下子就折损了两员大将。赵云的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很多时间都是在刘备身边保护着他。

黄忠也是一员老将,他也难逃战死沙场的结局,还有一位马超就更不用说了,马超不仅不是从最开始就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并且他的身份也很敏感,让刘备根本就不敢用他。赵云和马超这两员虎将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发挥自己真正能力的。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刘备虽说在军事上的能力不是很突出,但他在政治上是没话说的,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政治层面的思考。

在这就能够得出第二个原因了,刘备的手中有不少的人才,但却不能让这些人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用处。

最致命的当然就是战略性的错误了,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和关羽本人也是有着干系的。在关羽被杀后刘备执意要发动夷陵之战更是让本就大伤元气的蜀汉雪上加霜,这一次的战役也是彻底地动摇了蜀汉的根基。

二、遗憾

在当时的三国也流传着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刘备的运气确实是不错这卧龙凤雏两人都在他的身边,刘备是先结识的诸葛亮,是以他之后的路线诸葛亮也给他进行了大致的规划。

刘备对于诸葛亮十分地信任,遗憾的是在庞统来到刘备阵营的时候就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可能是时间的原因,最开始因为他的长相让刘备对他并不看重,最终在诸葛亮几人的推荐之下,刘备才开始注意到庞统,虽说是注意到了庞统,但刘备对庞统的计谋却很难做到接受。

在庞统来到刘备阵营后也给他出了不少主意,但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刘备找各种理由拒绝了,就像当年在刘璋的事情上这两人的意见就是不一样的。根据庞统的意思就是直接将刘璋给杀了,就能得到刘璋手中的地盘了。

但刘备却表示这样做不是君子所为,是以拒绝了他,在庞统给刘备所出的主意中刘备选择了一条最保守的,其实在这也能够看出刘备不能成功的原因,毕竟在成事的路上很多时候还是要敢于冒险的,一直求稳未必能成功。

庞统的一生也是有遗憾的,在被流矢射中的时候他才只有三十六岁,临终前庞统最后一句话就是:“吾死,乃天命也!”庞统将自己的死归咎在天命上,对此刘备当然是没有听懂,但诸葛亮却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三、壮志未酬

可以说按照庞统这样的人应该是很能够看得开的,他为什么还会有这样怨天尤人的举动呢,根据庞统的意思他的死是上天的意思,和其他人都没有关系,其实这也只是表面意思,庞统此时来到刘备阵营也不久。

但因为他和刘备的想法有很多的不同,刘备对他也没有过重用,庞统几乎是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不要忘记了司马徽对他的评价,对于这样的人才早早就逝世了也能够看出蜀汉的未来。

庞统本是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遗憾的是刘备不愿意听从他的建议,在这也就能看出刘备身上的一个负面的性格特点——优柔寡断。刘备所考虑的问题太多了,正是因为他过于小心谨慎缺乏果断,让他在面对机遇的时候也不能很好地掌握。

这样的一位君主若是放在盛世当一个守成之君完全是可以的,但要是放在乱世争夺天下就有些不够看了,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业的。跟随在刘备身边多年的诸葛亮肯定也清楚知道刘备的性格。

结语

这也是庞统说天命的原因,因刘备是不得天意的,是以这天下也注定不能到他的手中,想要成事主公是很重要的。

不过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即使是他知道刘备不能成事,他也会竭尽全力帮助刘备的。

0 阅读:34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