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讷到南昌后,特意去看望在那里养病的贺子珍。一见面,她就激动地说:“妈妈,我来看你了!”
贺子珍也相当激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讷是江青的女儿,并不是贺子珍的孩子,为什么称贺子珍为“妈妈”?而且,她们两人是从什么时候起就这么熟络的?
这一切还得从贺子珍前往苏联时说起。
1937年,贺子珍执意要去苏联养病和学习,哪怕毛主席多次挽留,也未能让她改变主意。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将会让她遗憾终身。
1939年,周总理和邓颖超也来到了苏联,给贺子珍带来了一箱书和一封毛主席的信。信的最后写着:“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毛主席虽说得很委婉,但很明确地挑明,他们的婚姻就此结束了,要彻底分手了。
1940年,李讷在延安出生,为了让江青轻松一些,也为了让贺子珍得到慰藉,毛主席就让人将李敏带到苏联与贺子珍团聚。
李敏的到来,确实让贺子珍精神了一些,有了继续挺下去的希望。
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和毛岸青一起回到东北,可是,她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和毛主席再次见面。
建国初期,为了李敏的发展,毛主席将李敏接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而又一次只身一人的贺子珍,也离开了东北,来到上海投奔哥哥贺敏学。
在北京,李敏和李讷相处得很融洽。李敏一直照顾和谦让着李讷,而李讷则像个小跟班一样,对李敏寸步不离。
稍微长大一些后,李敏时常趁着假期,来到上海看望母亲贺子珍,同时也充当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的“传信人”。
李敏多次离家后,李讷对贺子珍越来越好奇,产生了与她见一见的想法。于是,李讷也趁着假期,跟着李敏一起来到上海看望贺子珍。
刚见面初期,李讷相当腼腆,与贺子珍的话很少,但她发现贺子珍既真诚又热情后,就与贺子珍越来越熟络,甚至将贺子珍称为“妈妈”。
1958年,贺子珍离开上海,来到南昌居住和养病。李讷来到南昌后,第一时间就去看望贺子珍。
这个时候,她们已经相当熟了,都把彼此当成了家人。李讷一见面就喊妈妈,贺子珍也像见到亲女儿一样激动不已。
她们的母女情,就这样一直保持了下来。
1976年,毛主席逝世,江青被抓,李讷一夜之间失去了两大依靠,很是无助。
她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一边养病,一边在北京艰难维持生计。最困难的时候,她曾拉着拖车到大街上拉煤和拉菜。
李敏知道李讷母子俩的情况后,积极伸出援手,从本就不多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来援助他们。
贺子珍也很是心疼李讷,给她写信的时候,既对她进行积极的疏导,也时不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贺子珍,成了李讷最能依靠的唯一长辈了。
80年代初,在毛主席前卫士长李银桥的帮助下,李讷与王景清重组家庭,至此才彻底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