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人患癌风险和死亡风险

童童的笔记 2025-02-06 10:17:00

导读:糖尿病的危害极高,其与胰腺癌的关系很密切,切不可对血糖高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童医生

胰腺癌,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它是第 12 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第 6 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仅为 12%,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的机会,预后极差。

长期患有糖尿病,尤其是 2 型糖尿病,被广泛认为是胰腺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这种风险的增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系统性炎症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可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其次,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各种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为癌细胞的滋生提供了可能的环境。再者,胰岛素抵抗使得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而身体为了补偿这一现象,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这也可能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另一方面,新发糖尿病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之一,约有 25%的胰腺癌患者在患病初期会出现新发糖尿病的症状。然而,由于胰腺癌缺乏准确的检测方法,且现有的筛查手段假阳性率较高,这给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并不建议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胰腺癌筛查。

在此背景下,寻找其他有效的预防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药物预防,特别是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特定药物,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性策略,以期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阿司匹林,一种常见的药物,已被证实对其他消化系统癌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它是否有助于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胰腺癌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

近期,一项发表于消化领域权威期刊 GUT 的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巧妙地运用了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HA)临床数据分析和报告系统(CDARS)的电子数据库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他们的目标是探究新诊断为 2 型糖尿病后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与后续胰腺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GUT

该研究纳入了在 2001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间新诊断为 2 型糖尿病的多达 343966 例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 58.8 岁,其中男性占比 52.2%,平均体重指数(BMI)为 26.2 kg/m²,31.2%的患者有吸烟史,4.7%的患者有饮酒史。为了避免胰腺癌与 2 型糖尿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团队精心设计,排除了确诊 2 型糖尿病后 1 年内即被诊断为胰腺癌以及随访时间不足 1 年的患者,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经过中位时间为 10.5 年的漫长随访期后,研究人员有了重要的发现:在这新诊断的 343966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共有 1224 例(0.36%)患者不幸发生了胰腺癌。进一步分析显示,服用阿司匹林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其胰腺癌发病率有着显著差异,分别为 3.1/10000 人-年和 4.1/10000 人-年。

为了更精确地评估阿司匹林的作用,研究人员采用了时间依赖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建模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即以每年至少服用 180 天为标准,动态地评估其在整个观察期内的服用情况。通过这种严谨的分析,结果表明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降低 42%相关(校正风险比[aHR] 0.58;95% CI:0.49-0.69)。不仅如此,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的二次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服用阿司匹林与风险降低 39%相关(aHR 0.61;95% CI:0.48-0.77)。

倾向评分匹配是一种按照 1:4 的比例,针对每个阿司匹林服用者,匹配个体情况接近的非服用者进行对照分析的方法,它有助于平衡两组患者在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阿司匹林的效果。

除了关注胰腺癌的发生率,该研究的次要结局还包括死亡风险。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共发生了 51151 例(14.9%)死亡(包含各种死因),其中 787 例(0.2%)死于胰腺癌。令人欣喜的是,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降低了 57%(aHR 0.43;95% CI:0.34-0.53),全因死亡风险也降低了 22%(aHR 0.78;95% CI:0.76-0.80)。同样,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进行的分析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

研究团队还深入探讨了阿司匹林服用剂量和持续时间与胰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阿司匹林服用剂量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都与胰腺癌风险呈负相关(P<0.001)。具体而言,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胰腺癌风险逐渐降低。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在 5 年以下、5-10 年及 10 年以上分别与胰腺癌风险降低 16%、42%和 69%相关(P<0.001)。而按照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进行分组后分析显示,≤100 mg 和>100 mg 剂量(每隔一天用药)分别与胰腺癌风险降低 28%和 46%相关(P<0.001)。

此外,亚组分析结果也显示出了一致性。在不同年龄、性别、BMI、吸烟状况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对胰腺癌的发生都具有一致的预防作用。这意味着,阿司匹林的潜在益处可能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特征的新诊断 2 型糖尿病患者。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首次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与胰腺癌风险及胰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而且,更高的服用剂量以及更长的服用时间与更低的胰腺癌风险紧密相连。这一发现或许为癌症预防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策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论尚需在未来更多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和完善。

尽管阿司匹林在该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谨慎考虑。患者在决定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服用的剂量和时间时,应充分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健康状况、其他疾病的存在、出血风险等因素,来做出最为合适的决策。

此外,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阿司匹林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以及确定最佳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同时,也需要开展更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关注阿司匹林的潜在益处外,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这包括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以及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等。通过综合管理,不仅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胰腺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0 阅读:216

评论列表

医学的正确认识

医学的正确认识

1
2025-02-07 13:43

自欺欺人的愚蠢医学

童童的笔记

童童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