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视频,樊登说给了自己孩子一项任务:每天教他们家保姆学英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教育专家都主张让孩子“当老师”,以这种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当老师是“输出”方式的一种。
2
什么叫输出呢?
写读后感,给他人讲解,写学习博客,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等,都叫输出。
说白了就是学了东西,你不能学过就算了,还要进行总结整合,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写出来。
输出非常有必要。
因为输出的过程中,也是你的大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反向促进大脑的思考,让你记得更牢,思考得更深。
知识记到脑子里,只是把别人的东西寄存到大脑而已。经过思考和输出,才能变成自己的。
3
在所有这些输出方式中,孩子比较偏好的是当老师。
因为当老师,一是好玩,符合孩子的天性;二是,给了孩子自信和优越感;三,有“学生”,有互动,有反馈。
于是,我也试着让孩子当老师。
4
以前我女儿拍球总拍不好。
跟她说过很多次动作要领,好像都被她当耳旁风过滤掉了。
他们班的小朋友都会了,她不会。就不高兴,觉得落后了不好意思,还情绪化地生气。越来越不想练。
动作要领老师都每天都说,她肯定都记住了。只是没有跟动作联系起来。尽管她在家也努力练习,但效果不好。
5
我想是时候改进策略了。于是,跟她玩儿起了游戏。
我假装不会,在她面前拍得特别差,还模仿她的动作,表演得很滑稽,请她来教我拍球。
她呢,先教我动作要领:什么双手抱球,膝盖弯曲,用你的身体一上一下来带动手,给手力量去拍球·······。说得头头是道。
我就问:老师你能不能给我演示呢?什么叫膝盖弯曲?什么叫身体一上一下?
她就开始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中,她有意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明显比平常拍的好多了。她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她拍得更起劲了。这就是喂给她一个成功,她会更成功。
我在做动作的时候,把她平时的如何拍的,都模仿出来,逐一请教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如何处理,请你帮帮我吧老师。
她就给我讲,你该掌握什么样的动作,像这样,然后,一遍一遍地给我示范。在这个示范的过程中,她拍得越来越好了。
只用了三个晚上,她已经跟班里其他小朋友拍得一样好了。效果惊人。也让她越来越自信。
下一步我打算让她教舅舅学英语!
6
所以,想让孩子乐意学习,又学得好,让孩子当你的老师是很好的一招。
无论是你假装也好,真的也好,你得让孩子觉得你真的不会这件事。
孩子给你讲,你要认真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乐趣,继续给你讲下去。你给他们自信,他们会更自信。
大一些的孩子,你要鼓励他们写读后感,或者建个博客发关于自己当天学习内容总结的东西。
时间长了,他们会越来越有成就感,从而增加自我驱动力。
快来试试吧。
作者:小禾每天都成长
本原创作品(包括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