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欺负,你还在教孩子以牙还牙?聪明家长早已改变策略

宝妈丽丽在修行 2019-07-04 12:10:52

在孩子受委屈、被欺负时,我相信很多父母肯定会教孩子:以牙还牙。

大家都认为自己孩子厉害点儿,对方就不敢再招惹他了。

而事实往往是你打我,我打你,你来我往,恶性循环。

小孩子之间有矛盾很正常。

如果他们只会以暴制暴的话,将来跟别人相处肯定有问题。

孩子都比较情绪化,以牙还牙,会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化解纠纷。

如何引导?我举个例子先。

昨天孩子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有小朋友在幼儿园咬了我一口。比打针疼多了,你看。老师用冰给我“镇”了一下。

我看了一下,确实很严重。齿痕明显,红彤彤一片。小孩子下口没轻重。

当时我就不乐意了。

但看孩子描述的时候很平淡,我就想自己不能紧张,不然孩子也会觉得紧张、事儿大。

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我换了轻松的口吻说:这个孩子的嘴好厉害呀,那他的嘴是不是特别大呀?像鳄鱼一样snap,snap个没完?(用手比划了一个鳄鱼)

孩子:不是啦,你别搞笑了。

我:那我猜是你的肉太白嫩了,我看着都想咬一口,让我也尝尝吧?(作势去咬她) 

她笑了说:不是啦。我把他的粉笔弄碎了。他一生气就咬了我。

我:哦,是你有错在先。但即使这样,咬人好像也不对吧?

她:我告诉老师了,老师给我冰了一下。

我:嗯,求助是个好方法。我好骄傲,你遇到问题会求助他人,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那我们再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她想了一会儿说:我也可以跟他说清楚,比如道个歉什么的。

我:嗯,把事情讲明白,主动承认错误是个好方法。我要向你学习,下次遇到问题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虽然孩子受了委屈,我并没教她还手。而是教她如何处理,从而提高她自己应对冲突的能力。

在这里有三个步骤:

第一,稳住。

你紧张孩子也紧张,他会觉得这事情太严重,从而承受过大的压力。

平静,甚至带着笑容问一问到底怎么回事。

有时问题出在孩子这里他们不乐意说,可以用演或者游戏的方式,跟他们拉近关系,让他们觉得你是可信任的,从而说给你听。

有时主要是对方孩子的错,孩子又会夸大事实,把错推给他人。这时你就要有判断,不要听风就是雨。

也不要偏向自己孩子,就事论事,客观公正,做好示范,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第二,帮孩子分析,辩证地看待问题

别人欺负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时候是误会,有时候是玩闹升级了,有时候是双方都太情绪化……对方故意欺负人的情况很少见。

分析清楚,孩子就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

第三,采取对策

通过上一步的分析,已经明白哪里出了问题。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教孩子不同的策略。

比如,有的孩子纯粹是闹着玩儿,如果你不喜欢这样,下次很郑重地跟他讲清楚;如果对方还故技重施,那再告诉老师,一般都这个地步问题就解决了;

有的是误会或者非故意,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耐心点儿,讲清楚,各退一步;宽容能让孩子不拘泥于小事,更豁达,生活得更自在;

有些更小的孩子,不会表达,他们打人可能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这种可以跟他们父母反映一下,让他们注意引导。

很多问题都没有我们想象中严重。只有个别孩子真的是有问题。

比如爱拿别人取乐,爱嘲笑他人,故意欺负他人以获得力量感。

这种孩子往往在生活中得不到关注,有挫败感,然后通过欺负他人,来获得一定的满足。其实他们自己也不好受。

如果经分析,对方确实如此,或者自己的孩子有这种倾向,那这就构成校园暴力了。

那么,我们要教孩子:

首先

学会保护自己,离这种人远一些;

其次,

告诉老师,让老师通知家长,对他们进行帮助;

最后,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了,反击他,让他们知道你不怕他。他从你这里得不到力量感。

因为这时候其他招式都不能立即见效,如果需要温和的教育,那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承担起教育另一个孩子的责任。

孩子们有自己的“小社会”。在学校里,并不是身材矮小,性格温柔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而是默默无闻,不受关注的孩子。

学习好的孩子,有老师关注,别人不敢欺负;家境富裕、有特长的孩子,在人群中比较有威望,也不是欺负对象;人缘好的,也不是。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在学校过得好,要么情商高,要么学习好。再不济,也要有一技之长,在人群中站住脚。

有人会说,这么费事干啥,直接怼回去不就行了。

还真不行。

首先,

对自己孩子不好,交往、相处、智慧地处理分歧是很重要的技能。

这是一个讲究合作的社会,不会跟人合作的人最有可能被淘汰;

其次,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传递正能量,构建一个和谐共同体,对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好处。

这不是空话,而是心理学的共识:你的正向期待,你的努力会带来好的结果。

所以,不要一味地教孩子以牙还牙。多动脑,将孩子导向更好的方向!

谢谢阅读

作者:小禾每天都成长

本原创作品(包括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使用。

0 阅读:1
宝妈丽丽在修行

宝妈丽丽在修行

一个践行终身学习的逗比宝妈